第379章
大姑爷家还向外说,北静王言五万即可,我们怎么能让北静王家出地又出钱,于是补齐了所有款项,只是家里人手不足,实在无法兼顾,真是对不起北静王府,说着说着,两行泪就下来了。
世人无不赞叹这两家连襟的“情深意重”,气得北静王在家跳脚。甄家写信来,说得很明白,他们真的没钱,还把甄家在京城的一些房地契送来,表明了态度,我们真的已经尽力了。而北静王看邸报也知道,甄家能这样,已经真的用尽全力。上书接人,是他一力促成的。人家没说啥,自己这会真的骂也算白骂了。
北静王府这回就真的被套进了皇家的圈套里,动弹不得。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咬牙把这事圆回去。
建材这东西预计的和实际的总会有误差。而重点是这些旧家的奴才们比较有个性,想想这边荣府修了大观园,那边赖家就修了自己小花园。所以家家最后都缺建材,缺了点又能怎么办,只能去买,想不到山高远长的去产地,就得买高价的。
主要是产地的,他们也买不到,人家也都等着发财,都把产地给把住了,就等着这会大捞一笔。所以等着他们的功夫,他们不如买京城高价的。
等着房子都盖好了,软装部分也就来了,而这会子,贾家庄子的女人们已经开始接定单,开始做一些椅套,桌套了。要知道,像大户人家,这些东西都是成套的。而且都是一定上千套。宅子大,主子多,家里各房不管有没有人住,这些东西都是固定要弄的。
而像八仙桌,太师椅,那可都是固定的模式,根本不会说什么各有各的尺寸一说。之前,他们在沿路买了一批,那会各家子还没想到软装这块,所以按着荣府的定额,他们定了十倍。
别看才十倍,每套的像各类不同材质的竹帘都上千套。还有椅套,桌套这些,荣府一千二百套。所以五套,就是各有五六千套。但既使这样,他们准备的,远远不及京城所以需。
于是想想看,王熙凤在家把几个能干的婆子带上庄子上的女人们,女孩们拢在一起,用府里的丝绸开始拼命赶制,他们还是慢慢的卖,也不说什么物以稀为贵的话了。就是全拼手速了。
在赚钱上,京中各家赶不上贾家也就算了,到了后期,当各家钱不凑手,卖房卖地时,人家也没抢赢贾家。因为谁也没有贾家的现银多。
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而且,人家用的也是阳谋,又没瞒过人,你们需要人送粮送菜,我们服务到家;建材那是我们存着准备给老人、孩子用的,谁知道会有这事;至于说那些日常用的,我们出去看到好看,备了五套,谁知道你们全要。只好开个作坊来做,我们可是应你们的要求做的;至于后来买房买地,那个,你们卖没人管,我们买,你们管?有天理吗?
第344章 江南甄家
江南,贾家的大船终于到金陵,决定以金陵为中心,搭小船到内河,到姑苏,杭州等地走走看看。重点在一些古老的水乡隐镇,颇有野趣。
贾赦到了地方,就收到了驿站送来的信。京中就估摸着时间往他们驻地写信。若是之前的荣府只怕就得有专门送信的人。这个欧萌萌不同意,说他们在船上漂着,你们快马送信,也得沿路的等,这和寄到驿上有什么区别?我们到了地方去驿上取就完了。而京中事,只要不是杀头灭门的事,还用特意飞马过来一趟?
大家一想也是,而十一子这会子就已经都回京城了,连金荣都回去了。和媳妇建立感情很重要,可是抢钱也很重要啊。这种机会不多,不抢对不起自己和媳妇。既然他们都回去了,当家做主的事,他们和贾蓉,秦可卿,王熙凤商量就好。而十一子是知道他们的行程,送信到各地的时间总是掐得很准。也因为这样,京中各式八卦,十一子争相写信过来,和贾赦,贾政吐槽。反正欧萌萌也都领会了一回文人刻薄。
十一子中,最早要回京的是秦钟,省亲的旨意一下,秦邦业还有各风水,营建师都忙了起来。原著里秦某人这会子全家死绝了。自是赶不上这好事,现在大家都不错,自忙着要为子孙谋家底了。
十一子里懂活的不少,自是回京观察了。这个不用教,因人而异,比如王家办喜事,他们就能把账房绑了,帮着王家收拢了银钱,关上门让他们过富足的日子。但那是有贾政和贾珚做主。换别家,他们才不会讨那个嫌,反正少了谁那一份,也不会少了他们的。然后边拿了人家的钱,一边就把人黑了。
贾赦看着京中的信,乐不可支。不得不说,日子过得很开心。贾赦每天都乐呵呵的,谁天天睁开眼睛就赚到钱了,也会这么乐呵呵的。顺便还看到那几家比着花钱,更让他心情舒畅。
贾政也挺高兴的,他可没大哥那么俗气,他想的是,府里传来消息,贾琮考中县试了。要知道,贾琮才多大,第一关,就这么跟着其它的哥哥们过了,弄得那位县尊都有点怀疑人生了。不过考虑到这是贾恩侯的亲儿子,他也不敢说话,毕竟,真等贾恩侯回来,他也怕那位扯皮。而就京里传出来,就是另一段公案了,倒是让人十分开心了。
他们娘仨个正在一屋子说话念信时,说甄家来拜访。
欧萌萌证了一下,甄家来拜访,甄家谁来拜访?这年头大家见客都是男女分开,女人们求见女主子,男人自是由着男人应付。当然了,欧萌萌在这儿,纵是甄应嘉来了,也得先过来请个安,再出去说话。这会子说甄家来人了,甄家来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