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菜根谭》看过没,之前贾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肉不见肉,说那才时世家的体面。你看贾家会穿衣吃饭吗?”欧萌萌自己出身普通人家,所以在贾家,好些规矩她都没改,只是拼命的让他们学习管理,有时她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像宋时王安石,拼命开源,却不知节流。最后他的变法也就以失败而告终。现在她想问问这位郡主之子了,你们熊家虽说不是高门大户,但郡主却是,总能学点啥吧?
  “贾家若不会,想来京中只怕没有人会了。”熊二举举那菱角米,又咬了几颗。显是他没听懂,也是,贾母是中书令之女,又是国公之妻,一辈子荣华富贵出来的,当然是会的,他哪能想到,这贾母是换了芯的,指指菱角,“此物纵是送到京城也是贵重的稀罕物,也就老太太这般福寿双全之人,才能吃得这般豪气。”
  老太太吃得很熟练,这么随手掰着吃,其实比吃菱角糕要靡费得多。菱角糕里有冰糖,吃一块就饱了。但是这么吃菱角,纵是老太太这样的老人,随便也是一两斤的。
  琥珀不禁瞪圆了眼,这个人,会说话吗?忍不住言道:“熊二大人,老太太到了江南方才这般吃些鲜货。在京中,除了庄中所产,老太太向来俭朴。”
  “这四年多,我很俭朴,之前不。”欧萌萌摇摇头。她笑了,想想记忆里贾母的生活,也非一般人家所有,看看那菱角,想想在贾母的桌上,这样的鲜货,其实也没少见。那时贾母的小厨房,真的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真的是只要神京里找得到的,她贾母的厨房里就能找得到。
  “朝中已经历经百年,奢靡之风渐起,贾家不敢说首当其冲,但前几十年的确靡费得紧,只怕孩子们就要跟书里写的似的,何不食肉靡了。”欧萌萌轻叹了一声,“其实这几年,老身也在身体力行的崇尚节俭。但却不敢削了他们的用度,总不好让人觉得贾家的女孩,不懂世家的规矩。一身小家子气吧!所以时刻在矛盾之中。”
  “其实老太太并没有错,您身体力行,贵府的姑娘们其实已经比一般人家的女子更加务实了。至于说一些官样排场,这个谁还能不会?”这回熊二倒是明白了老太太的意思,他又想到了之前的那个女孩,专注的听他说铺子的摆设,经营,还有平时府中送的饮食,从她的教养也知道,贾家的女孩的标准,他绝对相信,老太太教养之下的女孩都不会差,不会像她所说的,养出一群,一身小家子气的女孩。
  第371章 成长
  “没能留在金陵是不是有点遗憾?”欧萌萌和女孩们一块在甲板上看着两岸风光,她其实是不想午睡,然后在甲板上压腿的,结果女孩们都来了。
  这层就女孩们,中间补给时,熊二和贾赦他们去了学子那船,毕竟熊二不是家人,晚上他也得在那边睡。所以等着熊二他们都走了,女孩们也就出来放风了。
  欧萌萌也找不到可说的话,就随便聊聊吧。一块时,也觉得要和女孩们说说金陵事,毕竟她们出门不易,这里除了宝钗,其它人对金陵只怕都是不熟的。
  “就是不能给祖父扫墓,有点遗憾?”贾瑛忙回道,说不能去玩而遗憾,这是万万不可的。
  “行了,我去过了。过了这么多年,他认识咱们是谁啊?只怕你父亲,他都不认识了。现在不知道多么开心,自由自在呢。”欧萌萌摆摆手。
  自己慢慢的踏上甲板,站在船头,内河显得有些平静,两岸的风似乎都柔和些。
  “老太太怎么那么急的就离开了?”同安郡主也跟着出来。
  “姑苏的事,其实有点张扬了。所以我们不能在金陵久待了。”欧萌萌实话实说。离开金陵,说到底,就是因为姑苏太过张扬,他们其实这会子去余杭都是错的,他们原则上,就该尽快离开江南。
  但是熊二说得也是对的,余杭既然是老剿,他们早就定了行程,这会子若是不去才是错的。只能硬着头皮去了,于是总得和这些女孩们说说,不过说实话,她真的挺烦和这些女孩们说话,有话都不好好说,真烦啊。
  “为什么?”黛玉伸头,现在她有点软糯的意思了。可能就没受过什么憋屈,现在她真的谁也不怕。
  “就是因为太张扬了。”欧萌萌轻轻的拍拍她的脸,然后回身看着江水和两岸,“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祖母,现在是念诗的时候吗?您不是最不喜我们组诗社吗?”贾璮站出来,还是觉得老太太这样随意实在让人不爽。主要是觉得他们像逃出金陵一般。这让心高气傲的贾璮还是觉得气闷。结果这时,老太太还在打打闹闹,自己念起诗来。
  “你们组了诗社,还有空学点别的吗?再说了,组诗社,你们凑一块了吃吃喝喝的,各姊妹之间,无形的添了攀比之心。再说了,若你们有咏絮之才也成,之前你们那些小情小爱,自不能不比诗仙、诗圣,就算同为女子的易安居士,也是大大的不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何等的豪气。带你们出来,就是要开阔心胸,跳出那四方的天地。纵是生为女子,也别整日狗苟蝇营。”老太太没回头,看向了天空。
  她记起了红楼剧里,那些女孩们组了什么海棠诗社,贾母是允了。她们的诗怎么样,欧萌萌是不知道,只知道王熙凤给的一百两银子启动资金,也就玩了四、五回的样子。而一百两银子纵是在荣府,只管这西路众多人口吃喝,也至少能用数月。等那一百两用完了,女孩们各自做东道,无端的惹出不少事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