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红学家们之前是觉得这是薛家在为宝钗进荣府做准备,但是再想想。扯关系这个,其实对宝钗的用处真不太明显。
  邢夫人自己都是尴尬人,更何况她娘家的外侄女;让王夫人认义女,有人说是避免让宝玉,宝琴定亲,那个,这个有用,金钏也不用死了。
  而这回薛蝌他们上京较早,在薛二太太办完了丧事就让他们进京了,反正守孝哪哪不是守。又有欧萌萌的预防针,所以退亲退得很快。
  要知道薛蝌是很有骨气的,也知道二房是依附于大房过活,看梅家的样子也就知道,梅家想赖掉婚事。年少轻狂,也怕妹妹去别人家受苦,就是硬气的退了。然后听薛宝钗的话,开始帮着宝钗打理家事。
  这几年,薛家的产业布局已经完成。没了王家的吸血鬼,也没了那败家的薛大傻子,现在薛家其实就像老太太说的,正是他们最好的时候。
  薛蟠也算是国家公职人员了,宝钗的夫婿将来前途大把。薛科现在科举可能性不高,但是替着薛姨妈他们管些庶务,日子也不会差。大可从从容容的给宝琴寻个像金荣那般前途远大的学子。不过是助几两银子,助谁不是助?而最好的是,宝琴和贾家可没什么血缘关系,学里的英才任他们家挑选。
  这会子,梅家又跳出来,真的以为薛家是他们家能耍着玩的?
  “孩儿自是不愿,不过正如您说的,总得听听蝌儿的意思,他是长兄,这几年,让他随着十一子历练,虽说是没法同十一子比,总算过日子还不错。他说,父母之孝虽说已完,但父母相继去世,他们心情悲痛,想在妈妈跟前多尽几年孝,也不枉妈妈养他们一场。惹得妈妈又大哭了一场。”宝钗又叹息了一声,说了半天,她实际想说的是,薛姨妈其实在家被一群人哄着玩罢了。她说是操心,其实也没啥用。他压根不提梅家,只说我们就在家里陪大伯母好好孝顺几年。
  老太太和黛玉一块笑了,觉得薛蝌真的人才了。我不提不愿意的事儿,就是老实说,我们家双重孝才守完,这会不想提亲事。
  其实这会子,宝琴也的确不大,宝钗也才十六,日子还早得很。这时应了梅家,那才真的是错把官盐当私盐卖了。看他这会子就不说,我妹子年纪还小的话,因为人家之前说的也是年纪小,看现在大家都站住了了,这才说了正式结亲。他根本连由头都不找,我们就想在家陪伯母,现在不想找。你咬我啊?就是这样,梅家才不好下嘴。
  “所以有时是不能想太多,就像某人常说的,最新鲜的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欧萌萌笑了,倒是觉得宝钗是个妙人了。
  第374章 计划落空
  余杭那边也知道贾家即将到来的消息,几大家自是要凑一块,说说现在的情况的。而之前在姑苏逃窜的一僧一道也赫然在坐!
  他们分属两大派系,结伴而行,不过是相互监视,但两人倒是各度各的有缘人,颇有些,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现在相关派系都在,自是要听听解释了。
  一僧一道也觉得很无奈啊,原则上他们应该两年前就和宝玉牵上线了。届时,可以让宝玉在内心认同他们。以后就可以直接用教义来影响他了。结果现在别说和宝玉接线了,他们连贾府的边都挨不上。
  之前贾家老太太突然收紧门户,连日常供养的寺庙都不去了。而这几年来,别说他们看出来,只怕全天下的人都看出来了,这家全家都是那不信神佛的主。于是给他们忽悠贾家人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也因此那些神婆、道婆自不能进府。不能进府,那些小动作自是不能用了。
  立即换别的法子,倒是想通过牙婆和一些走街窜户的妇人行商与贾家内部勾连上。结果也不行,他们府里的下人们都清理过了,而且只卖不买,根本没有牙婆发挥的余地。而府里经济也起来了,于是,他们现在买东西,也都是集中购买,挑的也都是百年老店的上等品牌。因为府里量大,人家折扣还比他们行商还大些。于是,这两拨人,也废了。
  府门进不去,好些事都不能施展,纵是有时想买通些下人。其实也难,因为在主子边上伺候的,哪一个不是二主子?二主子们怎么会被他们的小恩小惠打动?而买通下一等的,又没什么用?
  特别是宁荣二府管严了,纵是外头的采买都不好买通了。因为他们又不是一个人,背后,哪一个不是一家人。宁荣二府现在的规矩是,一个犯错,一家发卖!再说了,宁荣府现在规矩是,奴才的私产是公开的,收的赏赐,那是有数的,不是说主子帮你认了都不行,一定查账。账上有的,才能认。说忘记记账了,很好,账房一块重罚。如此这般,在外收的贿赂,那都是给主子收的,查出来了,不仅钱没了,还要全家发卖。如此这般,谁能答应帮他们都是傻子了。
  贾家挨不上边也就算了,僧道觉得最麻烦的是那通灵宝玉废了。贾家那老太太竟然找了一个机会,把那通灵宝玉直接放在新帝的面前。同在的还有刑部第一的断案高手熊幸,还有几位京中出名的儒生。他们曾看过那玉。
  现在京中,谁不知道,贾家麒麟儿从小戴的玉,不过是块贾家给他压命的石头。就是金陵雨花石。并且已经不在贾宝玉的身上了,说是送给老太太了。就是一人间俗物,但也体现了贾珚这孩子的至纯至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