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佛(现在是菩萨))
“幸儿,这庙归属于谁?”欧萌萌眼皮跳了一下。她不禁侧头看看熊二,熊二还是对她甜甜的笑着,他们下船都没带着琥珀,就他们两人,欧萌萌觉得有点凶险,真的逃跑都不知道跑不跑得动了。
“归属于一大盐商,传说那位待母极孝,这庙是为母求寿而来。所以别看庙不大,但当初倒是费了不少的心思。后来那老太太去世,葬于后山灵骨塔。为增添人气,家庙开放于众信众,听说这庙求寿颇灵验。”熊二忙说道。
欧萌萌左右看看,寺庙的香火看着还行,倒是有些妇人进出,想想这庙针对性很强啊,直接就把女性当作了目标人群。为母求寿盖的,然后一下子就能得到女姓的认同感。不管能不能求到寿,对她们也是有一定好感度的。
他们没进大殿,而是慢慢的在寺中逛了起来,地方不大,但设计得还不错,很有些曲径通幽,而且该有的,倒是都有。比如一个放生池,应该与西湖水路相通,看着倒没那么拥挤。
欧萌萌看着池子轻轻的摇摇头:“这世间有求姻缘的,有求升官发财的,求长生的。但求寿是个什么鬼?”
“求寿和求长生不同吗?”熊二也被问蒙了,他带老太太来,也是有意图的,但没想到老太太会突然的想到求寿,求长生上。
“你说呢?”欧萌萌都无语了,长生其实是道教的,他们长生其实方式挺多的,什么长生不老,什么借尸还魂,从某种程度上,他们讲究的其实是灵魂的长存;求寿就是世俗了,就是要活着。一直用着一个身体,一直一直的活下去。求长生其实容易,反正死了,就和家人说,他飞升了;但求长寿的,这个评判标准是什么?而这个,算是一个正经的佛寺吗?
熊二笑了,还是扶着老太太逛起来。寺庙的确不大,这里显是专业人士设计的,包括大殿后的巨树都是几百年的树龄。而禅房也不多,感觉占地还不如姑苏的葫芦寺,但这布局却是葫芦寺不能比的,依山而建的灵骨塔,边上一个钟亭,都是小小巧巧的,但后院却还有一株百年大树。欧萌萌都不禁围着这树转了一圈。
欧萌萌想想回头看了一眼熊二,熊二还是微笑着。扶着老太太慢慢的转着。
终于一个中等身材的和尚,他踱到他们二人面前,一声‘阿弥陀佛’,也算是给他们这一身罗衣一点敬意。从身上的袈裟也暴露了他的身份。
欧萌萌笑着还了半礼,不管凭岁数还是身份,和尚拜她是可以的,她拜和尚那是不行的。
“两位好像没有进殿礼佛。”大和尚刚是从正殿后门出来,准备回禅房的,却看到一对看似祖孙的贵人在院中散步,他们衣着华贵,笑容可亲,这样的,不去大殿捐点钱,怎么对得起这庙,他这才过来打招呼。
“今日吃了酒肉,不敢冲撞了菩萨。”欧萌萌忙用了书里的原词,看看院子,“敢问大师,这寺建了多少年了。”
“说起来,这寺建立不长。但这地方,却是存在百年。这儿原是一富商的外宅,后坏了事,这里便被老东翁买下,请人盖了这庙。”方丈还是一脸的高僧的笑容。
欧萌萌低头又是一揖,低头注意到了方丈穿了一双鈐口鞋儿。灰面白底,下面还有一层牛皮,看着白底边有点毛糙,但非常干净。这是一双干净得有点过份的鞋子。
她也不敢多看,忙起身,抬头看着向那老树,“这么好的树,真真可惜了。”
“老太太面生得很,可是才搬到余杭的?”方丈微笑言道。
“老身正是余杭人氏,不过随儿子宦游四方,老了才带着孙子回归故里。”欧萌萌立刻开腔,一口现代杭州的口音,不过相隔了几百年,口音总会改变些,但大致相同,而且一听就是老余杭味。
方丈笑了,“阿弥陀佛,恭喜老夫人回归故里,本寺正是一位孝子为母所建,观音甚是灵验,老夫人不妨一试。”
“寿是什么?”欧萌萌看向了这大和尚。
大和尚一怔,寿?他倒不是不会解释,而是他在想,怎么回了,能让这位成信众。
欧萌萌轻叹了一声,“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无量寿经!以佛家言,追的是来世。认为一切因果自持,此庙求寿?老身惑之!”
第378章
“老夫人颇有些以偏带全,世间多少人因佛而得福,因福而有寿,看老夫人,已是福寿之相。”大和尚忙收拢心智,从容以对,“无量寿经乃净土法门,本寺与之并非同宗。”
“也对,老身向来一知半解,倒是误了大师的了,那你们又是何宗,除了净土宗,可还有别的宗法吗?各自又是如何?”欧萌萌无语了,你们敬弥勒的,你敢说自己不是净土宗,弥勒佛都不能容你们了。好好的未来佛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人,到后来变菩萨了。想想都替弥勒佛觉得亏得很。
正在这时,钟亭那边传来悠扬的钟声,院中清风乍起,配上那钟声,连欧萌萌都有种灵魂净化的感觉。
“可惜了!”欧萌萌决定也不问了,对着方丈一礼。扶着熊二的手臂,慢慢的走出了寺中。
“老太太竟会说余杭话?”等上了船,熊二才轻轻的问道。他不会说余杭话,所以刚刚一直没开口,由着老太太和方丈用余杭话交谈,而且两人越说越顺,任谁也不会说,老太太不是老余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