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同安功臣之后,亲封的郡主;孟音当朝首辅的独孙女;妙玉,江南沈家独女;林瑶,大理寺卿独女;史湘云,前宝龄侯独女,保龄侯府绝嗣,交回爵位,被封为县君。真的太监们唱名,都得唱半天,而这五位,真的啥也不干也能留在最后。
  所以现在,最头疼的不是这些参加选秀的女孩。而是负责拴婚的皇后。
  此时选秀分大小选,大选是官员之后,皇帝在有儿子,有皇后的情况下,一般不在大选里留人。会惹麻烦,不如在小选里选几个知情识趣的,不管生不生孩子,其实都与大局无关。
  而新帝上位六年多,其实也一直这么表现的,惟一的家世算不错的,就是甄妃了。那还是老圣人塞进去的,至于说儿子,新帝三子,都不是皇后所出,皇长子现在也已经在六部观政了,目前也看不出什么来,不过明显的,新帝并不想改变目前六宫的格局。
  皇后也没往这方面想,这是她主持的第二届大选了,各家都在走门子,条子也递进来了不少。什么世交、世仇,皇后边上自会挑出来,让皇后不至于为难。
  只是这回,皇后有点难了。别人都好说,两方都说好的,比如孟音和贾瑆;沈妙和朱莫勤,这是孟夫子亲自进宫说的,特别是听说王夫人死后,贾瑆就成了香饽饽之后,孟夫子一边嫌弃贾瑆,一边忙进宫和新帝说说,把人定下。至于沈妙和朱莫勤,都是影响不了大局的,新帝是很乐意给这个面子的。
  至于说林瑶和史湘云就太小了,明显的,就是家里让出来见世面的,回头三年后就不怕了,皇后着意看看,倒是觉得这俩长得都不错,不过皇家也没有适龄的,也就算了,先留牌,三年之后再说,但是最麻烦的就是同安了。
  皇后纠结了,贾老太太进宫就是为了她的婚事,真耽误不起了。可是皇上当时没搭理,不过事后听说皇上让史鼎去挑人了,皇后也就知道,这事皇上心里是有数的,想想为同安选个军人也不错的。也就放下心来,可是一层层的刷人。
  等到三选都要结束了,最后这批也都定好了,就差同安了,可皇上那边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皇后又不能催,因为新帝也没有告诉过她,要为同安选军官,这一切不过是传言,拿着传言去试探,那不是找皇上的不痛快。想想当初,贾瑗就没看上禁军中人,可是难不成去王子腾的京营里去挑?真的挑到最后,谁知道为谁辛苦为谁忙了。
  只是这些话,她又能和谁说?她有天特意求见了新帝,还是想再探个口气,只不过,白探了,新帝还是没表态。皇后能说啥。
  想想贾家老太太可是为这个亲自进过宫,这回怎么着也得给同安选一个,皇帝那儿问不出什么,只能召见同安。她有种感觉,贾家的老太太,自己可能有点得罪不起。
  想到上回老太太进宫那事,明明老太太一直客客气气的,就是觉得自己好像在她的面前抬不起头来,自己啥都是错的一样。
  同安其实进宫没多久就被送到贾家了,和皇后其实也不很熟的。但皇后非要跟她表现得很熟,也没法,只能应付,之前以为皇后找她,那是为了问她想要啥样的。
  结果越听越糊涂,怎么听怎么觉得她在打听老太太?老太太严厉不严厉?这与皇后有什么相干,她又没有公主可以交给老太太教养,她这么担心老太太严厉做什么?
  第489章 暗战
  同安看看皇后边上的嬷嬷,嬷嬷回避了同安的目光,同安觉得,好吧,也许皇后娘娘想给她寻个可能过不了老太太那关的夫婿。若是怕老太太,兴许还能好点。忙扶住了皇后娘娘。
  “启禀娘娘,老太太这个人平日里是严肃了些,同安去贾家时,她已经不怎么管事了,不过倒是抽空给女孩们把《千字文》通讲了一遍,同安虽说学过,结果听了老太太讲的,方才知道自己真正书读到狗肚子里了。老太太平日里也是手不释卷,贾家从上到下,没有不读书的。连奴才也要求字迹工整,老太太很是关注这个。”
  “那她不骂人吧?”皇后都吞了一下口水,严厉,《千字文》,奴才要字迹工整,就是说不光要认字,还要会写,还要写得好?想到不知道谁好像跟她说过,老太太读书不错,出口成章。这老太太……会不会跟那些腐儒一般,骂自己,自己都听不出来?
  同安更疑惑了,这皇后娘娘怎么一副怕被罚的小姑娘样?在贾家,纵是家里最小的贾珝都不会这样啊!但还是摇头,想想,“她其实最喜欢的还是两位老爷,平日里生气拿个拐说要揍他们,其实也是逗他们玩。对孙子孙女们,也许就对瑆大哥哥强一点,对其它人,她都是挺好的先生。”
  皇后脸黑了一下,很好,对孙女也只这样了,对别人也就不指望了。
  同安再和皇后聊了一会有的没的,就自己退了出来,然后第一次对自己的理解力有点没信心了,皇后找自己干什么?同安倒是觉得安心了,这样的皇后,估计不会把自己乱指吧?
  新帝已经知道皇后和同安的对答,她对皇后并没有做什么,一直都笑盈盈的跟和皇后说着话,看着并不敷衍,但滴水不漏。就算是回到秀女处,她也一直表现得很好,哪怕是回到黛玉他们屋里,也是笑盈盈的安慰他们。其实啥也没说,但极大的安慰了黛玉他们的情绪。
  新帝点点头,回头看向了夏太监,“去把太妃请回来主持这回的选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