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至于说忠不忠的,新帝都想翻白眼了。说贾敬是忠于自己那好二哥,他才不信呢!老圣人刚说的可不是全了他们君臣之义,而是说全了那一场情谊。他都怀疑老爷子说的情谊,是贾敬与那位自尽女子的。
  至于说北静王想提示皇室,贾家这么做,就是明晃晃对于皇室的不满,就是对义忠亲王的无限眷念。想到这儿,新帝都不禁想叹息了。刚他们都想明白了,贾敬对于义忠亲王都没啥了,人家愿意接受秦可卿,那是看秦可卿亲妈的面子。真的以为是为了义忠亲王,怎么没看贾敬和醇和郡王联系,人家还是亲儿子呢!若是连贾敬都没想过再上义忠亲王家的船,滑不溜手的贾家老太太就更别指望了。
  她想得很明白,留着秦可卿,不管这事会不会被自己知道,但是纵是被自己知道了,对于一个外室女,他还真不至于怎么着。想想唐太宗对于自己兄弟的女儿们,可都好好的发嫁了,都没有做所谓斩草除根的事,自己更不会了。但是,若是贾家弄死了秦可卿,那么他就会觉得心寒了。果然,他们对皇权没一丝的敬畏之心了。
  当然,他也怀疑,老太太会对谁有敬畏之心。其实老圣人和新帝他们心里,都有一种共识,这老太太对谁忠啊?她估计也就只忠于她自己吧。既然都没指望她能对新帝忠了,您还说这个有啥用?
  “应该是忠于她的孩子们吧?老奴是没有子女的可怜人,想着老太太这么大岁数了,还在为子孙继,多么令人羡慕啊。”夏太监笑了,轻轻叹息了一声,这声羡慕倒是真诚的,老太太这几年,做的一桩一件,可真的就是为了子孙继。所以,有儿孙的人,才会这般吧!
  新帝给了夏太监一个白眼,却也无奈。他还年轻,他可没有夏太监那种心情。主要是他和父母也没什么感情,而他之前的日子也忙着抢椅子,他也没有和自己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感情,他有时看到儿子,也看不到感情。反而他更喜欢夏太监,更喜欢那个贾家的老太太。还有……他的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一个倩影,那个女子应该很忙吧?她无论在哪,应该都很忙,她应该会把自己的人生弄得很圆满吧?
  “陛下,甄妃娘娘送……”门外小黄门进来通报,虽说声音都有点发颤。
  夏太监用他年纪不相符的灵敏冲到了门口,定了一下神,这才侧身出去,并帮新帝关了门。
  “娘娘请回,圣人正在批折子,不敢打扰。”夏太监对着门外的甄妃客气的一礼,笑盈盈的说道。
  “这是我亲手做的江南小点……”甄妃一脸含羞带怯。
  “真是精致,娘娘果然兰心慧质。”夏太监还是客气的笑着,但手都没伸。
  甄妃也就笑了笑,对着夏太监一礼,自己转身离去。她身后的宫女忙提着食盒离开了。
  夏太监回头瞪了那小黄门一眼,这才推门进了上书房。
  新帝已经开始批阅奏折了,当刚刚啥也没听到。夏太监默默地站到自己原本的位置,不禁又想到了刚刚皇上问的忠于谁的问题。宫里的女子,谁忠于谁?不过都是被娘家留在宫廷的人质罢了。他们忠于皇上?才不!他们都忠于娘家!像这会子的甄妃,前头事才了,她就送点心来了,真的是为了来见皇上的?人家来讨口风的,替北静王讨这个口风。皇上不见,她也不觉得失望,因为口风已经讨到了。北静王目前失势,这人情,讨不着。
  夏太监想想轻轻的摇摇头,贾家被弹劾之后,因为新帝特意压了几日,于是宫内一些人,就觉得贾家这回只怕危亦。于是对于何影都出言不逊起来。这些人竟然会以为何影的靠山是贾家。
  甄妃也不知道是不是家里没有教育好,就匆忙送上了京城,好些事做得就显得毛糙了。不过也是,何影其实比甄妃还大几岁,老太太送何影进来,身上的钱,外头的人,还有该受的教育那都是准备得足足的。甄家就想靠着宫里一个老太妃,就能在六宫之中横行?真不知道是甄妃傻,还是甄家傻了。
  第511章 甄妃
  甄妃现在也是一肚子的气,何影进宫之后,除了初一十五去给皇后请安,其它时候,就在自己的凤藻宫里待着,听说她每日里,除了看书就是写字,连话都说得少。
  甄妃都无语,觉得何影是不是傻了,一个在深宫之中的女子,不想着如何搏得圣宠,却想着读书写字?皇上还能给她一个状元不成。有人倒是想挑着皇后和何影斗一下,结果,皇后不接茬,何影压根不出来。让宫中其它人都跟着郁闷了起来。
  原以为这回贾家倒了,何影纵是和贾家没什么关系,但总能被波及,结果贾家没事,自己姐夫北静王反被咬了一口,被罚了一年的俸。
  甄妃这会子过来送点心,和夏太监想的一样,也就是来探个口风,讨个恩典,不管怎么说,贾家和何影也就一点香火之情,但是北静王府却是自己实打实的靠山,亲姐姐家!
  皇上见或不见,其实也就是一种态度了。所以甄妃这会子,并不觉得失望,不见,代表了北静王这个还真的不好求情。想想带着点心,自己去西园给甄家在宫里的老祖宗,甄太妃请安了。
  甄太妃也八十多岁了,一头银发,年轻时保养得不错,她是聪明人,年轻时不求宠,不求子,因为带过老圣人,等着老圣人上位,老太太可以说享了五十年的福。虽无太后之名,还真有太后之实。老太太这辈子,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审时度势,从来就不要不该要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