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看到娘家侄孙女来了,自也是一脸的笑,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甄太妃对于江南的点心也没什么感觉,她就没去过江南。不过不想让甄妃难受,还是取了一块。
对于甄太妃的敷衍,甄妃也有点无趣,不过她也知道,自己在宫中的靠山,也仅此而已,想想,“太妃,您和贾家老太太熟吗?”
何影竟然靠着贾家就进了宫,而且进宫就是贵妃,说以何大将军为国效忠为名,可是若真的是这样,为何不早让她进宫,非现在?而这回,北静王明显的,在贾家又没讨上好了。
“怎么好好的提到她了?”甄太妃也是人老成精的主,自是知道甄妃进宫之后日子不太好过。家里远在江南,宫中虽说有自己,不过,自己当初和新帝的关系也极一般,她当初暗示过,不要让她进来。只是也知道,自己说了也没用,这些人没事就会说什么盘子大了,栽不起。什么栽不栽得起?不过是怕了,舍不得手里的荣华富贵罢了。也不想想,自己什么出身。
“就是觉得那老太太挺有意思的,对了,当年的贾瑗贾女史您记得吗?她是不是特别像贾老太太?”甄妃想想看,她好像不知道听谁说过,贾瑗若肯留下,她原本是可以不用进来的。
“贾史氏出身好,长得好,跟我们这些奴才秧子们怎么相同。”甄太妃笑着摇头,想想曾经那个笑得很大声的女孩。年少时,她也时常出入宫廷,只不过大家身份不同,中书令家的小姐,自不能入宫为妃的。
“老祖宗!”甄妃眉头一皱,她最是不爱听这个,甄家也是内务府之家,说一句奴才秧子也不为过。但是甄家传到她们这代,真的是富贵了三代了,让这些孩子们承认他们是奴才秧子,这怎么可能。
“你们这些孩子,最不好的,就是不认命。你们看看贾家,贾瑗不是进宫为奴五年,到点出宫,现在也不耽误她成亲生子。反而嫁得更好了。所以,这些人,最好的就是知道审时度势。”甄太妃笑着摇头,把那点心放下,她早过了委屈自己的时候了。
看看甄妃,宫中女子,最不缺的就是美丽。她想到贾史氏,年幼时就是听说她是那极调皮的,家里又宠着,像男孩一般爱闯祸的,说是头上还有个小时撞的疤。那又如何,因为她姓史,她就可以满不在乎。而她十几岁入宫伺候,再从贵人、嫔,等着太上皇上了位,她才被封了一个太妃。
在太上皇的皇宫里,她后来又见到了已经是国公夫人的贾史氏,她还是爱说爱笑,好像谁也巧不过她一般。那时她就想,谁不巧啊?只不过,大家没你命好,能巧在人前。
想想自己,想想甄家那老太太,这丫头的曾祖母,哪一个不是苦熬一般的到今日。而这位吃喝玩乐了一辈子,到老了,熬到新帝登基,很好,他们正好重新上船,他们贾家又能传三代。现在还弄了一个似有若无的贵妃进宫,这算盘,真是没有比他们家打得还精的。不过看看这十五岁的小姑娘,轻轻叹息了一声。
“您真的,贾家老太太哪里比得过您和曾祖母?而贾赦、贾政兄弟又哪里比得了父亲?说贾瑗嫁得好,我们家姑娘在外头,哪又差了?太妃真是,尽长他人志气。”甄妃看着老太太对自己欲言又止,不禁又气了。
说贾母能干,可是除了出身,她什么比得上老太妃和自己曾祖母?更不用说贾赦、贾政兄弟了,除了吃喝玩乐,还会干什么?至于说贾瑗,说她嫁得好!她更嗤之以鼻,现在才是六品知州的夫人,还敢说嫁得好。
“我啊,这么多年,就没见贾家老太太发过恼,从小就看她笑呵呵的,你说她漂亮,其实细想想,真不是,不过长得白,又爱笑,处处透着就是喜性,当初太宗皇后就极喜欢她,说她那福气错不了。她和你曾祖母自不能比,你曾祖母进宫带太上皇,自己儿子都不敢喂,要好好伺候主子。若没你祖母,也没我,没甄家今时今日的富贵。贾家老太太又不用,她十里红妆的嫁到贾家,富贵了一辈子。这好运,谁又能比得了。”甄太妃看了甄妃一眼,“你啊,也别气,叫我说,贾家从老太太到贾瑗,三代人,还真是比咱们家这四代强。”
“为什么?”甄妃更气了。
第512章 没教好
“凭着他们家不卖闺女,就比你父亲强得多。”甄太妃冷笑了一下,“当初贾家送贾瑗进宫,可是为了指婚。没想着做了女史,一到五年,就把人弄回去了。人家可不想让闺女来要这点富贵;还有,你不会真的觉得贾赦、贾政真不如你父亲吧?他们官没你父亲大,可是人家不惹祸。看看京城,谁家不说贾家兄弟是京中第一的孝子;到贾瑗,现在是才六品,连淑人还没够上,可是张镇将来可是宰相的根苗,再过二十年,门生故吏用网捞,这点你那两个姐夫比得上?所以奴才秧子体现在哪?短视!”
甄太妃在宫里一个甲子,真的一路看着宫里人花开花落,老话说的,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百年,贾家就传了百年。贾家可是血染顶子,两代<a href=https:///tags_nan/sanguo.html target=_blank >三国公,人家能传到今日,凭的可是实打实的功劳。
甄家又有什么?靠着女人的裙带子,就觉得自己能和百年氏族叫板?他们不会以为,能把女儿嫁到北静王家,就真的有了与这些士族们平起平坐的资本吧?叫你一声老亲,你就真的以为自己是老亲了不成。
这些话,老太妃早就想说了,只是她在宫中一辈子,讲的就是一个分寸。对太上皇,对新帝,对娘家,她其实一直很讲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