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这才是她今天要说最重要的话。
  “祖母,不管我去不去,其实都会有人说的。”贾瑆叹息了一声,还是轻轻的说道。他很清楚,老太太跟自己说了这么多,就是因为‘孝’这个字,里面包含的东西太多。
  唐太宗身后除了杀兄屠弟,最大的罪名就是不孝,因为没有时常去探望李渊。其实那时,他若是真的常去,对李渊才是最大的痛苦吧?但那些文官不管,觉得自己不说点啥,若不能青史留名,都对不起这个时代。
  像这次的事,去了,他就是对贾家的不孝;不去,就是对生父母的不孝,真的左右都是个死啊。不然,在孟家,孟音会惊叫,因为真的又陷他于不孝的境地了。当时他的心情其实也有些痛苦的,若是想见自己,为什么不能换一个方式。
  熊家给他的刺激有多深,现在老太太给他的感动就有多大。老太太就是因为太了解,于是她尽可能的帮他规避。以姑母的名义派他去看看,这样,规避了他对贾家的不孝。而探望了生父母,也规避了说他对生父母的不孝。
  如此这般还不行,还要安抚他的心情。她不会用孝道来压迫自己,而是先帮他找到理由,然后告诉他,生父母人还不错,只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父母的。让他心甘情愿的去,这样,不会激化他与生父母之间的矛盾,可以说,这是做得极贴心的。
  “真是傻话,世上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又背后不说人?我说了,因为他们还行。若是他们真的是那种只想索取,不知付出的父母,我就强硬一回,就不许了,直接说他们不配!”老太太故作强硬的说道。
  贾瑆笑了,但眼睛红了,他也看到老太太眼睛里泪光!
  昌隆郡主其实是真的病了,而熊大学士去找孟夫子之后,郡主就觉得不对,立刻就找了赵崇,意思其实很明白,告诉贾家,我没事。第一次,她不想用这个来逼迫儿子。
  那一次,昌隆和老太太聊过之后,在老太太那儿结结实实的哭了一场,好像整个人轻松下来了。
  那天老太太其实是和她谈得挺深的,直接告诉她,她反对儿子娶丫环这事没错,但是方法用错了。是啊,方法错了,以死相逼有什么用?自己有像贾家一样,告诉他,这是错的,将来要面对什么吗?然后自己有告诉他,若是想好了,她真的会为他努力吗?好像都没有,她只觉得儿子错了,她得把他拉回正轨,可是正轨是什么?她又茫然了。
  她后来听老太太的,远远的看过儿子,像老太太说的,只是换了一个名字,怎么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她真的看到了一个笑容满面的儿子,看到他和贾政一块并排走着,两人的笑容看上去比儿子和丈夫更像。不对,她突然记不起儿子有没有和丈夫这么并排走过。
  去了儿子曾经的院落,他走时,什么也没带,结果进去了,院子,屋里都和雪洞一样!她在管家上还是可以的,让之前伺候的都出来,儿子小时候的东西在后面的屋子里放着,一箱一件,她是越看越心惊,原来自己从来就没有自己想像中的那么关注儿子。
  最近这些年,儿子早就搬了出去,所以每回说回来了,不过,既不在家里吃饭,也不在这儿睡觉,算什么回家?而自己竟然全然不知,还觉得儿子不听话……
  可能因为这样,她才会病倒,只是这些话,她连丈夫都没说,怎么说?说了,不过是多一个人跟着难过罢了。不过因为没说,让熊大学士也误解了,大儿子弄不回来,小儿子……还是让他回来看看吧。
  贾瑆再一次站在熊家门口,补品已经送进去了,他就是在这儿等着熊大学士准他进去。
  上回来,还是他们刚回京时,那一次,熊家没让他进。所以他有时也觉得自己一点也不了解父母,他是做专业的人,他懒得和人去斗心眼子。或者说,他在刑部里,看到的,已经是人世间最黑暗的一面,走出来时,他不想回了家,看到的,还是冰冷,漠然的,让他猜的家人。所以他进刑部之后,回家越来越少,在没认识贾家之前,他以为他就这么过了。现在看,也不知道是贾家是异类,还是熊家是异类了。
  只能说,他此时,站在熊家的门口,脚却有千斤重,哪怕是,老太太和他聊了那么多,哪怕是一早,贾政就让人准备了礼物,还和老妈子一样嘱咐他,回去别吵,要好好的说话,别摆脸子……
  第525章 父子、母子
  门开了,管家这回亲自出来了,也不知道叫什么,之前叫二爷,现在总不能叫“贾大爷”吧?只能深深一揖,客气的请他进去。
  贾瑆想想贾家的规矩,好像谁来都能进,在外院有个屋子,问清来意,找各管事,再分别报上去。像之前刘姥姥第一次就是这么报的,后来直接去学里看板儿,然后由板儿带到府里见老太太。而之前熊家什么规矩,他竟然还真的不知道,现在看看,让客人在门外等着,其实是很傲慢、失礼的了。
  他被引进了熊大学士的书房,熊大学士还是和平常一样,安静在看书,听到管家的敲门声,他才从从容容的抬起头,看到常服的贾瑆,这一年多,他们偶有在外遇到,不过,他每一次都回避了。他是很会自我感动的,他不给他添麻烦,真的打招呼,让他怎么办。所以现在看看,也觉得心里一阵的激荡。
  “进来坐!”熊大学士克制了内心的激动,对他笑了笑,侧头看向管家,“和太太通报一下,若是太太精神好,请贾大爷进去请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