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欧萌萌就笑了,轻叹了一声,觉得自己其实是更佝偻了些吧?有时看电视里一些老人慢慢的腰就弯了,现在想想自己好像也正向那个方向发展。
  “您啊,慢慢的种,学里孩子们,还想吃您亲手种的葱做的葱饼,好能好好进学。”贾政忙凑上了趣。
  “行了吧,我种的这点葱,估计谁也不爱吃。不过是玩玩。开学了,他们有没闹着出去玩?”欧萌萌浑不在意。她在园子里就听赵崇说,学里的大孩子们正窜着出去游学,其实这回又毕业了一批,他们觉得既然已经毕业了,就可以来一次毕业的游学,反正他们年纪也不大,正好出去转转,增广见闻。不过,贾赦和贾政不敢离京,正拖着呢。
  “正是,正是,母亲要打起精神来,我们正在研究路线,母亲身子骨好点了,明年我们再出去。”贾赦忙说道。
  “好了,我一时半会死不了,你们也不用这么逗我,该忙什么忙什么去吧。”欧萌萌就开赶了。
  现在,贾赦和贾政终是有点父母在不远游的体会了,都不敢离自己远了,生怕有事,他们赶不回来。想想也是觉得现代听过一个老作家的课,说他年轻时向往着离开父母,离开家,走向大城市,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来他也老了,父母已经走远了。回首一生发现,真正伴在父母身边的,往往是那个所谓不成器的小孩。他们这些所谓的成功者,给父母提供的,不过是一点情绪价值。
  现在欧萌萌看看这俩,严格意义上,都不是那成器的崽,不过,因为有他们,贾母的一生其实还是成功的。就算没有自己,他们背地里互相咬出血来,有时也会气得贾母直跳脚,可是其实他们还算是孝顺的。现在真的有点羡慕贾母了,自己那俩崽,唉,所以也不能用成功来划分孝顺,他们很好,只是自己不够好吧?
  晚上贾家办家宴,毕竟用了好几个月才修好,也算是新居入伙,两府也就合一块不敢张灯结彩,但也欢聚一堂。孩子们又凑一块,跟蝗虫一样,一团团的东跑西颠。而大人们自是要在后头的花园里摆上几桌,大家一块聊聊。
  张镇也到了,不过,这回回京,倒是和他想的不同。回京不久,就进了监察院御史,从五品。说是监督百官!把张镇都吓了一跳,这个,适合自己吗?虽说升了半级,但他真不想要。自己向来爱做实事,结果现在弄这个,新帝这是啥意思?
  不过,想想京城发生的事,他也觉得一头雾水。老太太闭口不谈京城之乱。而从张家这边听的也不真切,反正他都听了好几个版本。但惟一相同的就是老太太当时在宫里,而皇贵妃拿着中宫签表死守皇城。甚至太上皇,王子腾扮演了什么角色,众说纷纭,弄得张镇都不知道哪个真哪个假。
  这个真假已经不是贾家是不是立下大功的事了,而是在说,新帝把他安在这儿,是出于什么目的。监察百官,这比贾瑆还得罪人,还有就是,目标是谁?
  所以这些日子他真的头发都白了。问张尚书,张尚书就直说,这就是考验,立场坚不坚定,总得交点成绩出来。
  问贾瑗,贾瑗无语,直说,老太太的为什么喜欢贾瑆、赵崇?就是专业人做专业事。我做我该做的事,至于说结果是什么,那是别人的。
  张镇想想也是,老太太进皇城为什么?是守护皇城?不,她是去守护皇贵妃的。等着皇贵妃没事了,她请罪出城,不带走一丝的云彩,看看刚刚门口挂着的牌子,荣园,他们不要府,不要第,不要宅,只写了一个园字!这是他们的立场,他们与皇权保持了距离。也保持了自己独立。
  第613章 重阳怎么过
  “祖母,那重阳宴,您准备怎么办?”张镇还是忍不住问道。
  中秋时,照例,皇贵妃给贾家赐了节礼,顺便还传下口谕,皇上敬老,对太上皇和太上皇贵妃孝顺无比,她家里没有老人了,把老太太当成自家老人,请贾赦兄弟在重阳节时,为老太太准备个大大的庆祝宴。祝老太太福寿安康!
  反正接了口谕,贾家人有点蒙,这个啥意思?
  之前让老太太过寿,老太太问皇家要钱,皇家没搭理,他们以为这事算结束了,结果中秋让何影下这个口谕,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重阳节一是老人节,二也是登高望远,一家子秋游的日子。这会子,让贾家办重阳宴是啥意思?老太太不想进宫,于是派王熙凤进宫问问,您要干啥,直说了吧!知道了皇家的意思,王熙凤都想骂娘了,这回京城乱,贾家真的亏大发了,说实话,若不是老太太这些年历行节俭,又生财有道,以贾家七年前,还是王夫人管家的时候,真的连房子都恢复不起,那么,贾家这回就直接打回原型了。现在好了,皇家还要搞这么一出,真的是生怕贾家不败啊。
  回来说了,欧萌萌也就明白了皇家的意思。原著里,老太太做八十大寿,应该是家族的需要,得让人知道,贾家还没败!也是借机,让元春为家里添点光彩,让人知道,这里是贵妃的娘家,万不能被轻视了。那时,只怕也是存着拉大旗,做虎皮的心思。
  而这回,贾家用不着这些外在光彩,填补她们内在的空虚与自卑。自是不会花这个冤枉钱。但皇家却需要,一是一个虚假的繁荣,开头说了,京城乱之后,皇家的名声也跟着臭大街了,你们父子相残,为何要扯了京城这些官员与百姓?这些话,没人敢说,但怨恨却留在心底。这种怨恨连欧萌萌都有,更不要说旁人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