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常来常往的,当初想买两间屋子,娄董还是笑过他的,以他的名声,该买个四合院啊!何大清就是笑,但默不作声。
娄董也知道,自己孟浪了,就笑笑让晏老爷子给他收拾两间。结果那会也没并一块的现房,一间大点的正房,其实就是四合院中院正房的西屋,地方很大,可以隔成两间;再就是西厢的北屋,地方略小点。
晏老爷子还和何大清道歉,说若不急,在别的院看看。何大清倒是挺满意的,一家就三口,闺女再小也是闺女,得有自己的地方,跟他们两光棍隔开正好。娄董象征性的收了点钱,就把房子落在他们名下了。
然后等着何大清决定要和白寡妇去保定时,就要想着怎么安排孩子了。走前把房子过给傻柱和何雨水,大的给傻柱,小的给雨水。一人一间,何大清觉得自己还是很公平的。
还要安排了长子傻柱,总得有人赚钱养家啊。放在酒楼里,也不是说不成。但何大清还是觉得放在钢厂里更好。离家近,工作环境单纯,不会把孩子带坏了。傻柱当时虽说才十六,厨艺未精,但做食堂是足够的。十六岁也不算是童工,再说,人家也真有手艺,娄董并没在意,觉得这就不是个事,顺手就安排了。
都同意傻柱进厂了,怎么会让他去拿学徒工资?做人情,当然得一次做足了?
下午时,他就打电话问过了,时间也不久远,厂里的工资单可是要签字,或者按手印的。财会啥时候都挺严谨的。
“一大爷说,第一年都是学徒工。每次都是他去拿工资时,顺便帮我领了。怎么啦?”傻柱呆了一下,现在想,也觉得怪了,自己的工资,为什么让人代领了?
“我下午打个电话。”娄董看出傻柱的困惑,慢慢悠悠的说道。
他倒是能想到傻柱的经历,十六岁之前和父亲在酒楼干,就没有领工资一说。后来进了厂,自是易中海领着去的。拿工资这种事,估计那时孩子还小,又家逢巨变,还没醒过神。
他下午就给杨厂长打了电话,人家也没推托,直接就让人去查了,并把结果报了过。也证明那时,下头人没有乱来,就是按他说的,给的正式厨师的工资。
因为那会何大清说得很清楚,傻柱之前一直跟他学手艺。谭家菜他是会的,但不精。但是解放了,何大清也看出来了,谭家菜这富贵菜,只怕在新政府里吃不开,于是立刻转向,让他去学了川菜。
原本傻柱从小就受着何大清的训练,基本功是札实的。半道转学川菜,真不难。所以别看才十六,比他们大师傅强多了。他也记得他去厂里,是傻柱做的招待餐,就凭这个也表示,何大清当初是没吹牛的。
这种带艺的厨子,就没有见习一说。可能开头算基础厨子,后来是大师傅,平时不自己动手,只有客餐时,他才出动。
现在他只说了自己打了电话,就想看傻柱的反应。
傻柱这会子就平静了,因为没什么可问的了,正好自己的包动了一下,他忙站起,“阿姨,我买了活鸡,我们一块做做一鸡几吃?”
娄夫人笑了,点头带他进去了。
娄小蛾怔了,转头看向父亲,这时不该问清楚吗?现在说什么杀鸡。
娄董则笑了,他现在觉得傻柱已经超额完成了他的期许。之前他打听过,说这个孩子好冲动、脾气大、嘴不好。而这两天的接触,明显不存在。他嘴是碎,但眼睛还算正,学东西时,是诚恳的。
而这件事,娄董觉得是天赐的考验,他们夫妇听着都有点气,不是书上说,仗义每多屠狗辈吗?这些号称最先进的产业工人,怎么也这么欺负邻家的孩子,还是受了人家父亲的重托。
其实这会子傻柱怎么发疯,娄董都觉得是对的。但傻柱只是愣了一下神,困惑、伤感、迷茫之后,他去杀鸡了。
娄董再一次觉得,这回女儿虽说无心,但真的捡到宝了。对雨水笑了笑,给了她一个苹果,“别学姐姐,她傻。”
第22章 深度与广度
傻柱就把饭做得了,杀了鸡,按着娄母的话,一只鸡,厨子能做出几道菜。是不是有新的创意,都是考查厨子重要的指标。
谭家菜是富贵菜那是真的,但谭探花是文化人,文化人就爱没事出个题,人家把首诗做成花,谭探花就把一种食材做出花。所以一只鸡,能做多少菜;一条鱼能怎么做?这都是文人菜的题目,也是考验厨师想像力,还有基本功的。
等着上了桌,娄董看看一桌子菜,点点头,夹了一块鸡皮做的了小凉菜。
把鸡皮小心的除下,平锅不放油,小心的铺平小火给烘培成脆薄片,掰成不规则小片,和黄瓜、黑木耳凉拌,口感一下子就有了提升。这是傻柱自己的创意,专心的做了菜之后,好像把之前的不快都放下了。
娄董点点头,抬头看着傻柱:“你上班八年了,还是八级厨师?”(就是基本级)
“是,我脾气不好,再说,厨师考级不在厂里考,要去劳动局。”傻柱有点尴尬了,之前觉得考不考的,他在厂里也是头一份,不在乎那什么级。
不过,看娄董那眼神,还有刚刚的事,想到,若是自己聪明点,怎么会被人骗得那么惨,让自己妹子受这么多苦?所以这会子,他也真的觉得,自己前八年,真的白过了。所以大家说的也没错,自己就是傻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