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拿过小黑板,把她刚刚写的教案的那篇文章拿出来,示意他们找地方坐,她给大家讲课。
刘海中都气疯了,可是不敢打断。敢打断她讲领导的文章,这是宣传领导,歌颂领导,他敢打断吗?
贾张氏正好下班,听说刘海中想冲她儿媳家,回家拿了菜刀就冲到后院了,结果进去了,一群小将们安静的在听欧萌萌讲课。贾张氏把白眼都放到天上了,她就知道,这儿媳妇没治了。
贾张氏她坐在门口,拿着自己的菜刀对着刘海中晃了晃。想死不,老娘可不怕你。
贾张氏她已经头发花白了,但因为劳动,她也没之前那么虚胖,反而显得干练了些。而孩子们下乡后,她和欧萌萌的关系也进一步的改善了。她这些年也看出来了,“秦淮如”把她和孩子们隔开了,她用她自己的十多年给她打了样。
她努力的自强,她让她自己的孩子们看到她的努力。有没有回报没关系,他们学到的东西是自己的。就算面对这些如狼似虎的家伙,她也能从从容容的用她的知识来折服这些孩子。
她不禁微笑起来,所以她绝对相信,就算没有自己工位,孙子,孙女们也有了自己光明的前途,而不是像她,为了口吃的,而把自己的人生输掉。
她也努力工作了好几年,她要把自己的工作让给孙女,她充满了人生的骄傲。这是她努力的成果!她拿回了自己在孙子、孙女对她尊重。
之后刘海中又找了欧萌萌几次麻烦,不过欧萌萌也真没什么可被揪的,该劳动的,她劳动了;该改造的,她也没什么可改造的;没事还教那些孩子们领导诗词,让他们不知不觉得的学到些有用的知识。
大院,其实就在这么有惊无险的到了乱局的结束,其实那会,欧萌萌也想明白了,其实这是一个高端局,跟他们这些老百姓没多大的关系,真的两耳不闻天下事,他们就能无惊无险到黎明。
能高考了,他们家三个孩子都能参加。最小的槐花的都有十七了,而这回全国五百七十万人要参加考试,而录取的,只有二十七万人。处是二百取一。所以会有一个预考,就是先过一道筛子,预考只考语文和数学两门课,与其说是准考,不如说是统考。
而欧萌萌父母就是那一届的,她从小听他们说到大,那是他们人生最大的转折点。说他们为了找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带着她去废品收购站,一毛一本,为了凑齐,他们几乎跑遍了当时市里所有的废品收购站。找到一本,就跟拿到全世界一样。
所以63年,她在带孩子们逛书店时,正好遇到了《数理化自学丛书》第一次出版,一套十七本,当时要五十元。对那会的她来说,就不是一般的贵了。不过她想都不想的买下了,这种超级作弊器,不赶紧现在拿下,还等到啥时候。
欧萌萌对孩子们来说,就是超级作弊器,这套书,她把书翻得滚瓜烂熟。就算十年中,这套书就一直放在自己家的地窖里。等着72年,棒梗他们回城了。她就开始给家里的三个孩子上课了。这时是有中小学的,所以棒梗,小当,槐花都是有这一顺溜的学历,虽说也学不到什么。于是,欧萌萌就自己来教,她把六六年之前的课本都留着。
后来,她重开了自习室,想学的,都可以来,那时,其实风声也不紧了,街道上满是无所事事的青年,有些是偷跑回来的,有些是家里找门路办了病退的。但是回来了又能怎么样呢?他们大多数人,都没工作,没着落。父母能让出的工作,家里好些也不止一个孩子,那么这些人怎么办。
好些人其实在地方都工作、结婚、生子了。以为从此就那样了。街道上,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们带着孩子,时刻的回望城市的方向,不知道梦乡何处。回城,成了他们的执念。
欧萌萌知道街道之前办的那个肥料厂和兔子养殖园,已经成了国企,在这十年里,其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这两单位,欧萌萌知道,在社会的进步之下,会很快被淘汰,虽说,其实肥料厂非常好,是有机肥料的先驱者。
其实在74年后,就相对的安稳了,毕竟神仙打架的级别不同了。而国家各处慢慢的复苏。但欧萌萌这时把大家带回了课堂,其实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她知道,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没用的。但是,她说要教他们时,那些已经成年的小子们,蹲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书只有一套,她在上面写,孩子们在下面抄,一道道的讲,这套书其实也是她当初在院里教那些初高中小孩子们的教材,不然,她也不是天才,真的靠21世纪陪着女儿高考那点本事,也不可能用到这时。
当然,她还让那些孩子们去废品收购站去找书,总能配上几本。到了77年8月消息终于传来了,她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看着下面每天白天要去上班,晚上到她这儿来学习的孩子们,眼睛里一下子充满了泪光。
从75年底,到77年8月,两年时间,从开头时,她要向小学借教室,到现在,她家的堂屋都没坐满,能坚持下来的,除了自己的孩子们,胡同里的大孩子不超过十人了。这里的读书的人,时多时少,这也代表外面的形态。不过,她坚持了。这些小孩子们,也坚持了。
“好了,准备下,去报名吧!”她拍拍手。她都不用猜,这些孩子们绝对都能以高分考上他们心仪的大学,他们以后,都将都是这社会上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