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这理由也是不是挺不错的,一去就先声夺人,别人家的子弟都去了,他也该去。我这可是把他当亲儿子,也是让他趁机和军中子弟打好关系。后来一些史料上也写,诸葛亮对这个侄子甚为严格,举的例子,也是这件事。
此事也就按下不表,再说说诸葛乔的生卒年限。而诸葛乔的生年可能不太确定,有说公元199年,有说是公元204年。但后来确定他哥哥诸葛恪生于公元203年,于是也就确认,诸葛乔生在204年。但他卒于公元228年这点是很确定。享年25岁!
注意到没,他227年到蜀汉,封为驸马都尉,但转年就病死了。诸葛亮这是过继了一个寂寞?
智多近妖的诸葛亮能干这傻事?于是,大家又抛出了一个时间点,那就是诸葛亮独子诸葛瞻出生于公元227年。
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写信要过继时,诸葛瞻正在孕育的过程之中。虽说没有准确生辰来确定正确时间点来揣测当时诸葛亮的心理状态。
但228这个时间,就很有意思了。当然,还有件有意思的,诸葛乔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诸葛恪被来满门之后,回继回了诸葛谨的门下,他又成了诸葛瑾这一脉的子嗣。
小儿子在阿斗投降后,带着家人搬离了蜀中。
把这个故事一说,是不是觉得后背发凉。欧萌萌也是那时听人说了一句,说在江南那边有个习俗,说“儿子不是亲的,孙子是”。很多红学砖家也猜过,说贾政不是贾母亲儿子,是过继来的,于是贾母把希望放在宝玉的身上。
其实说白了,就是在没有血缘支持的情况下,那么有什么比自己亲手养大,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更加贴心?
所以她的朋友们说,‘弄不好,诸葛亮就是为了孙子,才要求过继诸葛乔,正好有两个年幼的孙子可买保险。而那时,不管生出来的是不是儿子,诸葛亮都无后顾之忧了。’
“而这只能说,诸葛亮不是好人,也不是好弟弟,好叔叔,但与他是不是好男人有什么关系?”那时,欧萌萌还在嘴硬,毕竟诸葛亮啊,他们那代人的心里神啊。
人家也有话说:
所以,好些事其实不经想的。说完了,还对着欧萌萌一摊手。
欧萌萌其实想说,黄氏四十岁生子也不算什么事,现在也是大有人在。但也知道,以东汉末年的医疗条件,这种机率其实非常小的。
所以这些合理猜想一出,欧萌萌都气得跳脚了。那时,她就深恨这些学历史的。就是因为他们,她才不爱读历史。
跟鲁迅先生说的,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不过也就是这样,她倒是记住了黄氏这个人物。其实黄氏说是工匠之神,说是著名才女,发明创造不在话下,说水木流马,就是她的杰作。
所以想想,若她不是诸葛亮妻,黄氏会被她这样的普通人知道吗?历史上想青史留名的女性实在太少了。若不是因缘际会,她也许就在这乱世里被蹉跎了。所以算了,也许她这样的才女,才适合诸葛亮这样的男子。但自己的女儿还是算了,她适合平凡的幸福。
“行了,我也就是那么一说。你妹妹那儿,我也应了她,想嫁就嫁,不想嫁,也无所谓。你们这么些兄长,还缺她这口饭不成。”
“这……”孙权迟疑了,这对他来说,思想还是有点超前。
“你去找找看,我喜欢大夫,你找那年轻,单纯,啥也不喜欢,就喜欢行医的大夫回来当妹婿如何?”欧萌萌又想到了红楼里的赵崇,多好的孩子,虽说他没能看到他和贾莹成亲,但也想得到他们之后的日子错不了。
“母亲这个主意极好。”孙权忙点头,看向了周瑜。
“臣附议。”周瑜能说啥,他们来说国事的,怎么就扯到了郡主的婚事。不过老太太说啥是啥吧!反正现在江东啥也不多,就是大夫多。若是这会招一个大夫当郡马,倒是能极大的抬高医者的地位,以买天下医者之心。
第24章 无关紧要的人
“你们说?刘备会杀诸葛亮吗!”欧萌萌点头,只要不扯闺女,他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低头想想,有点迟疑的问道,但马上摇头,“得个空,你先杀了诸葛瑾。”
孙权又回看周瑜一眼,他们俩虽说有心结,但是两人一心为东吴这点,都没有什么疑虑。
觉得老娘怎么谁也不挨着谁,才说妹妹的婚事,现在一边担心刘备不杀诸葛亮,一边让自己杀了诸葛瑾,虽说那回被老娘骂完了,他心里也觉得有点不爽。但说杀,还真不至于。
“刘备应该不会杀诸葛亮,好歹三顾茅庐请回去的,纵有心结,他自诩仁厚,万不会这般绝情。”周瑜迟疑了一下,拱手慢慢的回道。
他懂孙权的意思,他们俩也都相信诸葛瑾不是那两面三刀的人。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确有过人之处。这时把诸葛家兄弟得罪死,这好吗?
他说得很慢,脑子却动得飞快,他在想老太太的意思,刚大部分的时间,他们其实也是围绕着诸葛亮在聊。
老太太原本就是以亲事来离间刘备和诸葛亮。而且,他当时也注意到了,刘备的脸色到后来是越来越差,都快心不在焉了。虽说他不太理解,但也知道,刘备在老太太不着痕迹下生生的被打击了。但这不足以就让刘备对诸葛亮生出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