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烧碱池的管道不常开,水流通过蓄水池的压力,还有地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冲力,强力的冲刷麻包。
冲刷的同时,这里还有水车,通过水力冲刷,会有木锤不断的敲打麻包,前五分钟的敲打,就是打尽麻包里烧碱和已经沤烂的那些已经被腐蚀软烂的果胶质。污水顺流直下,排入下游的溪流中,再汇入江河。
等水清后,截断污水管,麻包里的纤维慢慢的粉碎,等着连着麻包都烂了,就会顺流直下,下面有拦截口,麻与竹纤维就会直接进入下游的纸作坊里。人工再分拣,把青皮,杂质清洗,再加工一下,就可以与纸药一起投入纸池,进行抄纸了。
所以他们作坊做了大半年。但造纸正式开始才三个月,因为前三个月,就是一直在上游对这个工艺流程进行调整。浸泡时间,池水的温度,投药量。冲刷的力度,水锤的频率,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调整的。
当然,这也就没有了之前老艺人们常说的,多少步骤,多少工序的问题了。比如富阳纸还说池中投入的软化剂里有童子尿。说实话,每天那么多纸,他们得养多少童子往里撒尿?
就像欧萌萌的强碱池,每日还有继续往里投药,真的是换料不水,一池料分成九宫格,然后每格一包,第一次就是看浸泡的时间,七到十天,研究在什么温度和浓度的时间下,如何能让物料完全脱胶。
而每个脱胶物料,到下游,做了几种规格。有厚有薄,纸浆一样,但每个池里的纸药浓度不同。而不同的浓度,也各做了厚薄两种。她在每种上做上记号,并且记上笔记。
所以下面现在实在没法找出问题了,现在就得重头找问题了,然后姜氏就是惊呆了,她和婆婆,小姑一块重走了一趟,再看看婆婆之前画的图纸,这时,她对婆婆就剩下佩服了,这都是婆婆设计的,这里劳动最密集的已经减到最低,所以全是女子都可以解决问题。
第42章 聪明人
“老夫人,这个您怎么想到的?”姜氏忍不住问道,此时她的眼睛里,就全是敬佩了。怎么想出来的,现在这个作坊里,劳动最密集的,也许就是那些砍竹人了。
“当你需要时,你也能想到。”欧萌萌笑了一下,她还是一步步的重头梳理了。
走了一圈,现在觉得也许有些工序也许不能省。比如最早的做法就是像她现在做的,竹子劈开四瓣,直接带青皮入烧碱池沤烂。等后期再一齐分拣,因为这个步骤总是不能减的,他们觉得不用再加前面的那步。
但她所知的,福建的竹纸工艺里,他们是先去青皮的,熟手砍下竹子,用砍刀有顺手就能把青皮的撕了。而生手,还有老皮,就可以用木工刨子。
“你们再找些人,再砍的竹子要去掉青皮。”欧萌萌盯着烧碱池,好一会对着这边的管事说道。
“倒不用加人,原本他们就觉得事情轻快了些,拿您的工钱不好意思。”管事忙笑着。
欧萌萌回头看了他一眼,她也是一路管人管钱过来的,工头剥削、压榨工人这个,其实哪个时代都没法避免。但她还不是地主老财,她真不用这位这么帮她省钱。
“真的,烧碱池要泡七到十日,他们砍竹,破竹,排好,就没事了。又不敢多砍,按您说的,只能晒三日,再打包。拿了您的钱,又不敢离开,每七日里,有三日倒是闲着的。”管事看欧萌萌瞪他,忙说道。
竹子劈开后,要晾三日,让里面的干燥,这样就能更好的吸收烧碱水。也不能砍早了,晒久了,也影响纤维的柔韧度。
他们就这么大的池子,七到十天浸泡期不能变,于是砍竹人砍完了,晾三天,打包好,顶天五日,其它时间可不就闲了。所以,砍竹子和打包的那两天会忙一些,中间三天其实也没什么事,等着浸池了,就更没事了,连晒青都没有。
所以,现在这些工人,没事时,就去砍老竹,取竹篾就在作坊里编织些小玩意;竹条,可以用制成签子,筷子,也能增加个人收入。这个,之前和欧萌萌说过,欧萌萌也没在意,只说别误了正事就成。
孙尚香和管事倒是说,可以按件计钱。每七日让他们来工作三日,按一池多少竹子来计件算钱。欧萌萌没有同意。
看着这样能省点钱,而且效率会更高。但是,欧萌萌可是一路走过来的。效率这个东西,其实是相对的。
像竹子,他们必须在一日内砍完,然后晾晒三日打包。这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能晾久了,所以砍竹,打包那两天很赶,也很累。不然,会影响纤维的品质。
也就是说,他们很多工作就是两日内密集完成。中间的晾晒就用那么多人,有人巡一下,就成。所以按现代管理学来说,他们可以分长工和短工。
比如砍竹和打包的,就是两队人,每七日来一次。这两队人,就可以按件给钱。
中间维护的人两个就行,还要负责吊运。这样,其实可以只找两家人,男人负责吊运,妇人负责烧火和日常维护。
不过,欧萌萌没这么干。因为当她和府里的管事说要些人去作坊干活时,管事说的是,能不能多要些人,战争之后,除了孤儿多,还有寡妇也多。中年的,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活得甚是艰难。管家说的这些人,还都是当初和孙坚他们一路打过来的老兵家人。这些都是嫡系,每年都在死人,又不好不管,所以一听老太太要用人,立刻就分出一部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