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张昭呆了,看看信笺,“这是郡主的嫁妆?”
若是郡主的嫁妆,那么,传出去,总不能叫郡主笺吧?他的注意力全在纸上,根本没听到刚刚孙权说这叫“吴侯笺”的话。
“没事、没事,国太说了,这叫吴侯笺!”孙权都想给张昭一个白眼了,强调了一下。是不是妹妹的嫁妆有什么,重点是名。这信笺叫吴侯笺。天下人就都知道,这是吴侯家出的。
“所以,这只是附带的,国太其实还有别的纸?”周瑜点头,他不在意叫什么,能用来做信笺的纸,当然是好的。看到印上去的花纹边框,也就知道,这是要卖钱的,那么给书院学生们用的,一定不用这么好了。
“嗯,她这几日,正在研究新的纸,她觉得这信笺纸太脆了,写写信,不沁墨就成。但好纸千年,这就太不行了。”孙权一脸的假谦虚,真自得。
“老太太自己研究?这太辛苦了吧?她的身体……”张昭一惊,他一直以为国太病危,后召天下名医过来,也都给国太看过,他是隐约知道,那位方士之死,与国太的病有关,只是,孙家都闭口不言。他可是先吴太夫人提拔的,自是会想得很多。
而听夫人说,国太比之前更不理人了,显是身体不好,懒得理人。结果说国太自己造纸玩去了,不想搭理这些没事找事的。
“国太就是病中无聊,找些事做,也有些寄托。现在还在自己院里研究新纸,本侯每每去看她的时候,她都在想怎么造好纸。本侯只想着,让老太太开心,由着她玩,现在本侯倒是觉得她精神好多了。”孙权摇摇头,看看信笺,“她是给学里的孩子们造的,现在做好了,她忙拿给本侯,就让咱们去赚点钱。说有钱,才能办事。”
孙权想想老太太像小孩子一样和他报喜的样子,也有些酸涩,她时时刻刻的想着,怎么帮助自己。有点好的,也先想着自己。言之恳切,他是孙家之主,就是他们之主,他好,孙家才能好啊。让孙权这会想起,都觉得满满的感动。果然是母亲啊!
“国太这个好啊,咱们办国医堂,现在又造出了吴侯笺,这可挽回天下士子之心的大好事啊!”张昭才不管他们是不是母子情深,他可是内政的高手,这是在士子心中绝好的刷存在感的机会啊!只有吴侯,才心系天下,不是一味的打打杀杀。
“这纸能赚多少?要是能印上字,那才真值钱。那才是能拢住天下士子之心。”周瑜盯着信笺,老太太原是要给学子们做本子的,能做信笺,就是能做本子的,而老太太还在研究,显是有更大的图谋,或者说,她初衷就是那个大图谋,造纸都是顺带的。
“老太太能让五爷印上格子,就能印上字。”张昭摆手,一脸的不以为然。
“真不是,老太太还在改良纸,说就是为了印上字。这印格子的,和印字的,可不是一种纸。老太太给本侯看了好几种纸,有画画用的,有写字用的,有这种可以印信笺的。以后,天下好纸,尽出东吴。”孙权颇有些豪情壮志了。
周瑜和张昭一块抬头了,所以,这才是老太太想的,天下好纸,尽出东吴。这是继蔡侯纸之后,老太太要让东吴成为第一个把纸张推行到士林之中的政权。这是真的让曹操,刘备纵是有百万雄兵,却再也无法与东吴项背的成就。就算东吴没了,吴侯笺也将永存,就像蔡侯纸。
孙权这么得意,也是明白这点,但是这个不能说在明面上。他当然不在意钱,他可不觉得这纸能给他们带来多少钱,主要是钱这个,对于这些抢地盘的人,和土匪一个性质,还真的没有想过钱要赚的,不都是靠抢的。
孙权他们在意的是社会的效应!是改变天下人心的利器。
于是,他们给朝中各人写信,都用他们吴侯笺。
第53章 赚钱了
孙朗这回真的就是弄了一排房子来印信纸了。这样也不够,每天都有人排着队来买。光供应南徐这些朝臣,将领,还有有钱人都让他们印纸的,造纸的日夜不停。
之前存的纸都不够了,作坊又复工,好在有了九宫格式的浸料法,现在作坊都有点流水线的意思,孙尚香在作坊里盯着,而小姜氏就在信笺作坊里盯着。每日不停。还是供不应求。
孙尚香也是狠人,忙在郊外的荒山上找了溪流边上的地,重盖了一个新的,更大的造纸作坊。之前就是她和母亲一起建的作坊,流程她熟。
熟手们好找,直接找了一批造纸作坊的人回来,打浆、制纸药、抄纸、烘纸这几道工序,欧萌萌都没改过,都和蔡侯纸一模一样。
小姜氏也没落下,就在新的造纸作坊边,盖了她的印纸坊。并且和孙尚香商量,建议固定抄纸的大小。要么大,要么小。
大也是按着信笺的大小按倍数放大。小就和信笺一样大小。因为按流程,印一张信笺要先裁成差不多的大小,再一张张的印。效率实在太慢了。
而做大,是按着他们的纸的大小进行雕版,一版正好能印四或者八张信笺,然后整体裁剪;做小,就是按着信笺的大小做抄纸的竹帘,烘干了,修了边,他们就可直接印;无论哪一种,效率不就一下子提了上来了。
这些欧萌萌都没管,哪种都是对的,他们可以自己协调,现在,相信小姜氏就不会问,为什么自己能想出好主意了,人只有逼到这份上,才能把潜能都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