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其实也没有那么有用,如今天下大乱,世家也式微了。只要防备曹,刘两家就好。”姜氏一下子就明白了,摇摇头。
她是小家族出身,但从自己家的情况来看也知道,管人是要付出成本的,真以为家主好当?养私兵也是要钱、要粮的。像他们这样的小家族,就是拿钱给乡野的小军阀来保护乡里。
为什么孙家派人来求亲,父亲就欣然应允?因为孙家的牌子,让他们安稳下来。她还不知道什么叫猥琐发育,但意思却是差不多的。有了孙家的保护,各家就能给孙家点面子,让他们在乡里从容发展,她们才能保存家族的实力。
对于各家族来说,资源都是有限的,当然是由中心慢慢向外扩散。在外领兵的家族子弟可不都是嫡支,嫡支大都守在老家,所以把这些旁枝,都召回去,他们养得起吗?
只不过,他们赌一个,大家都不敢试罢了。毕竟江对面有曹操,隔着湘水还有刘备。真的此消彼长,就麻烦了。
“说得好!”欧萌萌越来越欣赏自己这小儿媳妇,知道困境,但是很努力,也许没有孙尚香敏锐,但她却是真乐观。所以现在看看,吴太夫人当初严厉的控制儿子们,不许他们碰触世家们的逆鳞。就是向世家表明态度,我们是一伙的,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所以,现在欧萌萌是理解这些世家的,不过,理解归理解,他们该做的事,还是要做下去。
现在孙尚香和小姜氏也就明白了,要想不被拿捏,就得做出更大的成绩,让人知道,我们不是那软柿子,想拿捏,看看天下人的唾沫星子。
两人也就不再多问了,各自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当然,小姜氏还有自己的智囊,一早就看到结果的孙小五,孙朗同学。
孙朗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学里,国医堂那边,有事才会找他,而学里的学生们,也都有了练字的纸张和笔记本。当然了,还有油印的学习资料,老太太做那些,又不是玩的。作为一个老牌教育家,不搞点题海战术,她不是白来了。
所以学里是最早学会用油印机的,给小屁孩子们印卷子,印资料,孙朗都觉得幸亏自己读书时,老娘没这样,不然,他觉得自己可能活不到今天。
现在媳妇来问印刷的事了,孙朗的重点就在,世家给的压力上了。
第59章 同盟
“比想像的晚。”孙朗如是说。
小姜氏又想打人了,深深的觉得,这日子过不下去了。不过,缓了缓,还是笑了笑,“婆婆现在让停了信笺,只印福字。而且是要存起来,过年时,送百姓的。那咱们是不是也该做点什么,为二哥分忧?”
“哦,之前不是让你去按着《尔雅》里的字,来做版吗?做得怎么样了?”孙朗和妻子的关系在两人都有工作之后,有了极大的进步,两人至少每天都有话说了。现在妻子问,他忙问道。
《尔雅》里收录4300个字词,全书一万三千字。这是他们准备印书后,第一个要做的书。当然,这也是欧萌萌选的。《尔雅》是西汉时刘向编撰的,这个先印出来,一是工具书,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类字典的书籍。其二也是向汉室投诚,刘向可是出身宗室,自己本身也是有为的大臣。这时拿刘家人的书给老刘家人看。意思都在书里了。
当时孙朗就知道母亲的想法,也啥也没说,现在兵临城下,自是除了印福外,重点在印出《尔雅》,以博取士林的支持。
“一万三千多个字,光刻也得好些时间吧。”小姜氏没好气的说道。
之前和老太太也说了,准备木料,还要弄得一模一样的大小。再一个字一个字的刻。她不知道还有雕版印刷一说。哪里知道,一版一版的刻是什么地狱难度。现在,她就觉得中间难度太大了。
活字印刷其实最大的难点是,整齐!像雕版好看,就是一个整体,而活字方便,但达不到雕版的整体性。
这时,又没有在标准化。所以细微的差别,就会把字模之间的整体性给破坏掉。想解决问题,就得加强单枚印的强度。
这些日子,她真的把自己泡在制印的作坊里,而且他们在试印时,还发现印时,印刷机器得再调整。中间是有很多的实际困难的。
“母亲还做了油印法,实在不成,我叫人用油印法先印些出来?”孙朗听了妻子的抱怨,他也知道,妻子这些日子的努力,怎么调整,他现在说了也没用,就先帮着母亲应下急,把东西先做出来,至于印刷的工艺,可以再调整。
“那行吗?”姜氏松了一口气。
“没什么不行的,用好纸,按母亲之前做的样子,好好装订一下,再弄个好点的木头盒子,他们哪见过这些。”这个孙朗还是有信心的。
“你说,既然要做,我们用失蜡法做铁印如何?”小姜氏想这个不是一两天了。铸铁法,这时已经不是什么高端的技术了,用铸铁做出一模一样的铁块,比去找相同木质,做成大小一致的,容易多了。只要把东西做出来,再用失蜡法进行蚀刻,这样就是一次投入,较高,但也是一次投入,不说永远不坏,但一定比木头的耐久。但也有问题。一是纸不行,虽说老太太已经制出了可以印书又薄,又有韧性的纸,但谁也不知道,铸铁印上,会不会把纸弄破。
“没事,母亲常说,先做。不行,再调整。”孙朗摆手。
其实小姜氏已经开始做了,她现在和孙朗说,就是拉个同盟者,回头老太太问起来,让孙朗顶在前头,毕竟他才是亲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