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总不能不许他们印书吧?真这样,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那时,他们把家族中人召回,其实也没什么用了,那就是大势已去。不过,这是不是会更加的激化矛盾?这是周瑜和张昭不得不想的。
周瑜想想对着孙权拱手:“主公,那能拖多久?真的撕破脸,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对于那些世家,本侯刚想想,他们其实也不敢明目张胆!毕竟,此仍乱世,礼乐崩坏,家族势力其实已经大不如前。况且也师出无名,本侯可没做错任何事。纵是他们想召回军中族人,那些人担心的,不过是家中老少。有什么法子能让他们自乱阵脚就好了。”孙权想想摇摇头,一脸不以为然。
他很满意现在孙家人的团结,至于说外头的事,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家之主,就该支棱起来。家人已经为他努力过了,现在要看他的。
都是千年的狐狸,孙权一说,周瑜和张昭就听到了前、后八个字,“师出无名”、“自乱阵脚”!既然大家都准备好了,他们就不在这个话题上废话了。
“那么,这‘福’字,是不是也要作为江东的礼品。不过,这种印制的好像不太好。”张绍笑着又拿起了印制福,忙说道,既然要把这些福字送给百姓,那么,要不要也把“福”字当成节礼。我们就把文化兴邦执行到底。
“是,国太让人准备了丝绸,让本侯与众位大人们一块写,一是大家正好互相团拜,二也能挑出好的,当成节礼,送与各方。”孙权很得意,这些国太都准备了。
老太太已经挑好上好的丝线和丝绸,哪些做做滚边的书函和书皮,哪些可以做丝绸的福字贴。都画出图,交给了府里的针线上人,现在书和红绸帖没还没做出来,但是单看老太太画的示意图,就知道错不了。
还有团拜也是,国太想着他一个人写满朝文武的,一是太累,二也没意思。不如把在南徐的文武百官们聚一块,只当是节前的一次团聚。
除了互相辞旧迎新,并且一起写福字,然后大家抽签,抽到谁的,就把谁写的拿回家去挂门口。这会殿上,没有政敌,只有同殿为臣。
一年在工作中的不爽,正好因此而消除一些,大家其实都是想为江东好,就应该不分彼此。虽说开年后,大家也不可能成为好友,但是把大家通过这个团拜会,让大家知道,他们不是生死仇敌。
孙权真心的觉得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了。真的处处都想到了前头,重点是,她都是替他想,从不自己站在前头,就连对着百姓们施药,她都不露面,也不许人说是国太的要求。对于众人说的是,这是吴侯的善意。
越这样,孙权反道是觉得这不行,时时处处的把国太挂在嘴边,说是国太的主意。当然,他越是这样,越显得他成熟了,文武百官也觉得他更值得托负了。
第61章 回江陵
张昭忙说道,管内政的人,自是要说他在意的数据,顺便看向周瑜。
“是,张大夫说得不错,国太让国医堂训练军医,研制军中用药,军中今年因伤重而残,而死的军士大为降低。军中将士对主公的忠心,大大超过以往。”周瑜也点头,他可和张昭不同,他是被老太太拉进去骂过,对于老太太做了什么,他是比张昭要清楚得多,但是对于张昭说,把三心二意的清除出去这点,想想还是摇摇头,“主公,清人这点,还是稳妥为上。”
军中事是周瑜负责的,虽说张昭说的没有错,但是,别试,他不敢试。
孙权在清人这事,和张昭想的是差不多的。有种我有钱,我有理的豪横感。
他们若不是有钱了,他们能每天在国医堂门口放药粥。若不是这药粥,江东得死多少人?还有育婴堂,医学院的那些孤儿,他们都活了下来,然后江东人口就有了显著的提高。
而从各地的情况来看,北面曹操的地盘,照说是粮食的主产地,可是人家也没少死人,人口增长缓慢,两相损耗,人口还是在减少中。
刘备就更不用说,他刚刚才有根据地,正忙着加紧生产生活中。但刘备又病了,地盘也不太稳定,所以情况哪怕有很会玩经济的诸葛亮在管,情况也不容乐观。
打仗这事,归根结底就是钱和人。所以想想看,现在江东,除了没向外扩张,但是影响力正在扩大,钱和人也在增加中。
主要是,很多人都是自己跑到江东来的。这样,此消彼长,江东其实是在短时间内因为国医堂这事,无形的壮大起来了。但周瑜说的也没错,稳一点,军中,再怎么稳,都是不嫌多的。
“公瑾说得是,军中事,自是你说了算。而本侯看看,南徐的医学院果然有用,那日去看他们与药农耕种,本侯都觉得颇为受益,要不要多办几个学校?国太之前说要把那些女孩收进来,她说哪怕是种地也是得要认字的。还有公瑾也是,军中你挑些聪明的,我们也办个军校,让老将们好好教,我们自己的将领,自己培养。”孙权在医学院里,可算是找到办学的好处。现在,他也是被那些世家刺激到了,等着你们来掐我的脖子,我先给你们埋雷。真是越说越上头。
“这个还是缓缓吧!”张昭和周瑜对视了一眼,立刻清醒了,之前张昭还有点满腔热血的,现在立刻觉得,您别上头!
“主公,臣愿往江陵巡营。”周瑜忙对孙权说道。趁他快上头了,自己还是快点跑吧。当然快过年了,他这时,该回江陵稳定军心,也是说得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