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但他人在、兵在、地方在,多少也能在曹操想过江时,会想想,会怕首尾不顾。基本上,他为刘备预定的是吉祥物的人设。这种预测性,是很了不起的。
他和国太聊起这事,国太也就是这么说的,战术上是对的,这么做,是比较稳妥的。
还特意用三根芦苇系上三个点,不管动哪个点,都会牵动着其它的点。三个点就是相互牵扯,但是不得不说,这么一来,大家就有了一个相互平衡的点。
不过老太太还是顿了一顿,动动脖子,三点相互牵制是很好,但也有点麻烦。因为凡事都会有两面,就像她的纸,有正面时,就一定会有反面,再薄也是。
鲁肃的想法守诚有余,进取心就显得差点。你想三点稳定了,也就是相互牵制,于是大家就都动不了。那么,要么三方都不动,彻底的分为三个国家,就此消停,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等着看谁家后继无力,自然消亡。
但明显的,现在三方都不可能消停,都想找机会吃了对方。这么一来,三方互啄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相互打的消耗战。等三方消耗的差不多了,第四方异军突起,了结这个困局。
孙权听着觉得老太太真的挺有意思,问她该怎么办。老太太呵呵了,歪着头就抿着嘴笑,她的意思很明白,我说这些话,就是随口一说,都是对的,至于说怎么做,她哪知道怎么怎么做,她连纸还没弄好呢。
孙权就大笑起来,他现在特喜欢和老太太聊天,老太太就是纯聊,她就是想到哪说到哪,她就是说,是不是能帮上忙,她才不管呢。她是陪聊的。孙权也知道,有些事,他又能和谁聊?他是江东之主,之前生母在时,他觉得处处被掣肘,可是她走了,他其实私下里,也挺惶恐的。总怕自己做错决定,为什么他那么烦周瑜和张昭,就是因为在他们面前,显得自己特无知。
现在他和老太太亲近之后,他们有时这么无所顾忌的聊一会。老太太也不会出什么主意,就是听他说。而她也不会故意啥也不说,她也是随口的聊,两人开开心心的说一会子,要不要结论,那都不是个事儿。就嗨聊!
不过,孙权倒是从容了。不然,现在他能对张昭,周瑜都从容了。就是没那么紧张了。
所以对于鲁肃这事,他觉得不稀得说,就是周瑜走时,让让周瑜观察一下刘备,是不是真的病了。
而老太太难得叫了周瑜,就一句话,你把张仲景给我弄回来啊。刘备把张仲景扣在荆州,也不知道想怎么样,他们国医堂还等着张仲景回来主持大局呢。
周瑜一想也是,国太是真中毒了,之前真是张仲景给看的,现在人被刘备给弄走了,还走了这么长时间。老国太总得有人看看,毒解得咋样了啊。忙表上忠心,坚决的表示,自己一定把张仲景给弄回来。
鲁肃若是知道,周瑜出南徐,结果大佬们都不稀得说他,不知道会不会哭了,对他们来说,你就原地待着吧,你的意见,没有参考意义。
果然鲁肃担心了一路,忐忑的等着周瑜下船。生怕周瑜下船弄死自己。结果周瑜下了船,看都不带看他一眼的。让鲁肃更害怕了,写信时的自信,这会子,全剩下害怕了。
第63章 换人有点难
“福”字周瑜也带了些到江陵,各处送了些。当然,周瑜重点就是要见见刘备、诸葛亮的。送上国太做得最好的纸,还有些信笺当伴手礼。不让卖了,还不许我当礼物送吗?倒是省了。
刘备这回真的病了很久了,写信让张仲景来,是真的要人来救命的。而张仲景过来,也算是把人给调了回来,但还是一直卧床,看着还是不很健康的样子,感觉一下子就又老了十岁。
送上了孙权亲手写的福字,还有些印制的红纸福,摆在刘备的面前,刘备倒是有点欢喜。
“早就听说吴侯底蕴深厚,竟然能想到‘送福到家’这样的好主意。”刘备靠着大枕,看着那孙权亲笔的福字。
“我们国医堂办了一所医学院,国太心疼这些孤儿都是用沙盘学写字。就着人改良了造纸技艺,这样孩子们倒是进步极大。正好过年,给百姓们送点福字,也算是一点心意。”周瑜笑着摆手,指指刘备手上的,“这是主公亲笔所书。”
“这个字倒是极有意思。”刘备左右看着,好一会才问道,“这……是什么体啊?”
“无所谓什么体,这是国太说的,只要心怀祝福,就是好体。”周瑜挑了一下眉,他出南徐之前,还参加了提前举办的团拜会。当然,也算是为他送别。
然后,大家都被抓着写了好些,当然写之前,还有一些粗版纸给大家练字。别乱写,糟蹋了他们的好丝绸。
这时,就显出孙权被老太太训过了,写出来的福字,除了规正的篆书、隶书、楷书外,还有他在这些字体上微微的变化。包括这时已经有雏形的行书与草书。
这时,把“福”字写出来,一下子孙权就显得儒雅飘逸起来。顺便,孙权就说了“字如其人”的话来,大家一看,竟然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果然,就算同样的字,就算是同一字体,不同的人写出来,意思都不一样。
这个之前,大家竟然都没发现,之前写字,真是工具,但现在,他们真的一块写出来,就显出了不同。
那天满朝文武都欢聚一堂,每个人都写几个,互相抽,然后抽到谁写的,就带回去挂门上,反正他出京前,大家写得还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