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叫人清爽不少。
  临街的地方被店家置了蒸笼,氤氲的热气上腾,肉包的香味轻而易举便将行人馋虫勾引出来。
  为这一口驻足的人早已在外头排起长队。
  一个梳着随云髻簪着木钗的少女,正在蒸笼旁手脚利落地点单、打包、结账。
  小麦色的脸颊上渗出因忙碌而晶莹的汗珠,只这样看着都叫人跟着生出一股劲儿来。
  少女年纪不大,约莫十四五岁的样子,却正是这家小食肆的东家——陈二娘。
  陈二娘略略抬头一看,见到满身贵气的岑听南,也不如何热情,仍旧淡淡唤人招呼她们落座。
  玉珠偷察岑听南脸色,做好了自家姑娘随时生气即刻走人的准备,却不想岑听南一点异色都无,只是笑着同人道谢。
  玉珠暗暗咂舌,今日一个上午她吃惊的次数简直要赶上从前一月了。
  换做前世,岑听南定是要觉得自己被冷落了。
  如今却觉得,这二娘不卑不亢,小小年纪独个儿将店铺打理得干净整洁,食物新鲜,来客数量更是隐隐能压上刘记一头——小姑娘真是有天大的本事。
  是她眼拙。
  她在家中陪母亲用过早膳才出门,这会儿吃不太下,问了两个丫鬟意思后,便只给二人一人点了一碗羊肉汤面,外加两只小包子,她和玉珠一人一只。
  玉珠闻言瞪大了眼:“姑娘,咱们府上是要落魄了么?”
  她何曾见过姑娘数着人头点吃食!
  岑听南:“五谷来之不易,吃不下就莫要浪费了。”
  玉珠半懂半茫然地点了点头,不知是否是岑听南的错觉,说完这话,蒸笼边忙碌的二娘倒是望了她一眼,目光比刚进店时柔和不少。
  食物上得很快,玉珠只吃了一口,便嫌不过瘾,干脆将海碗捧起来吃得见底,连汤都喝了个精光。
  甚少在意口腹之欲的玉蝶也直道这边东西好吃,比刘记好吃不知多少倍,分量又大。
  岑听南见玉蝶这时候还不忘踩刘记一脚,不由哑然失笑。
  想来从前她独断专行,三个丫鬟跟在她身边是受了不少委屈的,日后得寻着机会补上。
  岑听南捡了一只包子,一点点撕着皮吃。珍惜食物是一回事,但自小骨子里养出的娇气,一时半会儿却难改。
  优雅贵气得同这店面不太相衬。
  好在食客们都是来去匆匆,各有各的事要忙,并不如何在意临窗三人。
  才半只包子下肚,玉蝶凝神道:“姑娘瞧,是九王爷身边小厮。”
  等了一个早上的人终于出现,岑听南瞧着手中剩下的包子为难,而那头小厮已经买完书出了书斋,只好扭头冲二娘道:“二娘……替我留一留这包子罢。”
  说完匆匆行去书斋,只留玉珠结账,顺便等那半只肉包。
  她准备同九王爷搭上线的方式很直接。在家中已与玉蝶演练过数回,此刻作来轻车熟路。
  岑听南觑着小厮自身边行过,唰一声打开手中折扇,不疾不徐行过书斋,面露怨色:“昨日阿兄出门前给我那本《尉迟十略》实在晦涩,这行军打仗怎可纸上谈兵,简直荒唐,我才不看呢。”
  玉蝶摇头,神色冷峻:“传闻《尉迟十略》是那位战无不胜的尉迟大将军亲手留下的兵书,世间孤本。二公子不可任性。”
  提及“孤本”二字,玉蝶按照岑听南嘱咐,微微提高了声量。
  岑听南以扇掩面,侧眼看去,果然见到小厮离去的步伐生生顿住,眼里闪着喜色朝她们行来。
  岑听南收扇牵唇:鱼儿上钩了。
  ……
  发展如预料,岑听南状若不经意地同小厮表明,自家兄长去了兵营,在离家前留了这兵书给她。
  小厮名唤容五,赵小在九王爷身边长大,也不是个蠢的,听到兵营二字稍加思索,便道:“兵营……难道是镇北大将军府的公子?可听说将军膝下是一位郎君一位女娘……”
  话未说完就住了嘴,带着探究看向岑听南。见岑听南含笑不作声,只略略一点头。
  容五便彻底了悟过来,这兵书原是在将军府二小姐手中呢。
  虽说女子声誉要紧,若要与之结交,可比同岑小将军来往难多了,但也因着眼前这贵人是女子,又实实在在免了结党嫌疑——尤其自家王爷被宫中那位看得正紧呢。
  这孤本王爷寻了许久,却不想在此处有了消息。
  容五按下兴奋,恭敬道明身份,终于得到岑府二小姐的首肯,愿意将这孤本借与王爷府抄录。
  只见二小姐微扬起下巴:“我家中孤本多得很,不差这一本,你们王爷既然喜欢,借与你们抄录也不是不行。只是……得你们王爷同我亲眼瞧着你们抄录,且这孤本只能你们家王爷一人翻阅,绝不能流传于世。”
  这跋扈性子,倒是同传闻中别无二致。
  容五闻言犯了难,他哪
  里敢替主子做这样的决定。
  二小姐又道:“我也不为难你,你尽管去秉明你们主子,若是王爷有意,差你来将军府说一声便是。”
  容五眼中一亮,连忙千恩万谢,此刻只觉岑家二小姐不仅人生得艳丽端方,连这性子也是一等一的好,一等一的为人着想,外头怎么能尽是姑娘的谣传呢!
  ……
  等到王府小厮走远了,玉珠抱着怀中油纸袋,委委屈屈跟过来:“姑娘,包子都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