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可即便这样,也时不时有人嘲讽他“大材小用”,还是把腿锯一截更合适一些。
  似乎知道苏棠顾虑什么,谢临闲沉默半晌才说:“演完陈导这部戏之后,我推掉了今年剩下的戏约,也不知道半年时间够不够练出个形似来。”
  苏棠张了张嘴,半晌没说出话来。
  说实话谢临闲已经拿了三金影帝,这老本也够他吃一辈子的,大可不必吃这种苦。要不是对艺术有追求,他也不可能最追名逐利的娱乐圈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在这一点上,苏棠对他是佩服的,也不再阴阳怪气,真诚建议:“我不知道整体的剧本,不过看见我的也猜到个大概。先不说花旦的跷功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得出的,单说你这身高体态更适合大青衣,而不是娇俏机灵的小花旦。”
  对于苏棠来说这已经算说的多了,她言尽于此,就看谢临闲和导演怎么想的。
  苏棠没想到,谢临闲还真的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快到目的地时,他忽然出声:“你学过戏?”
  苏棠一愣,“什么?”
  她坐在后排看不见谢临闲的表情,只听他的声音并没什么异样,就像是随口一问。
  苏棠含糊应道:“就是票友。”
  她说完便不自然地看向了窗外。
  就在她没在意的时候,后视镜里,谢临闲看向她的目光多了一些意味深长。
  昨天回去,他翻查了苏棠的资料。苏棠这二十几年也只有两页a4纸。从她五岁车祸,家里人意外去世,亲缘简单,以至于没有亲戚可以领养,只能被收养在西郊福利院。到后来念书、上大学,后来被她的经纪人看中签约,这其中哪一项经历爱好都没说过她是戏曲票友的。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他昨天还看了她的“作品”合集。有次是综艺里被人故意刁难,拉上台跟着学唱一段戏,她那生疏的模样可不像是一个票友,她甚至连那折戏的名字都叫错了。
  车子稳稳停在楼下,苏棠生怕说多错多,以要先准备为由提着袋子飞奔上楼了。
  刚才她无意间看见谢临闲探究的眼神,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措辞简直漏洞百出。什么戏迷票友,这种事情但凡有心查查就能知道她在撒谎了。
  对于别人她再找个理由搪塞就好,可她总觉得谢临闲是个危险的人物。虽然不至于被他想到修仙历劫这种事,但难保他会想歪。
  而且他们只是短短合作过一回她就看出这人有时过于执拗、喜欢较真,真的让他研究起来,她怕不是得被抓去研究院当小白鼠。
  直到她跑进电梯里,还喘着粗气,总觉得那双眼睛能将她看透似的,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直到站在影棚里,握着那把中式菜刀,苏棠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
  鱼已经被小贩刮过鱼鳞、剖过内脏,苏棠又精细地修掉了边边角角的鱼鳞,抽掉了鱼里那根“腥线”,冲洗干净就甩在案板上,她这才开始洗山楂。
  第48章 松鼠鳜鱼和师祖
  松鼠鳜鱼这道菜极其考究厨师的功夫,也是苏城菜的代表作。陈宇民想让苏棠来演这个角色也是看了《人生360》的先导片,她做樱桃肉和碧螺虾仁这两道苏城菜起的心思。
  上次用的厨具还在,苏棠还是用的那把黑色的中式菜刀,找了个碗底磨了刀刃,手起刀落,鳜鱼便头首分离了。
  谢临闲就是在苏棠剁鱼头的时候进来的,听到一声巨响,他手里的车钥匙差点掉在地上,迈进去的那只脚又收了回来。
  苏棠下手稳准狠,都不用再补第二刀,鱼骨便齐茬断开。接着她拍扁鱼身,剔除鱼骨,开始切花刀。
  松鼠鳜鱼要形似松鼠,苏棠的花刀用了大麦穗,刀下至鱼皮便停。鱼肉条的粗细刚好,裹着免费油炸时也会因为肉少而柴了。
  相隔几米,谢临闲看不到苏棠具体在做什么,但苏棠神情认真,动作小心,他不敢上前打扰,就站在不远处等着。
  这好像还是他第一次看苏棠做菜,谢临闲看着看着,脑海里不由自主浮现出另外一张脸,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联想到了谁,匆匆垂下眼皮,收心敛神。
  鱼肉切好腌制,陈导和徐林还没到,苏棠只好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她把山楂洗净,再一个个去核改刀,再慢慢熬制用来浇汁的酸甜卤。
  苏棠早就看到了倚在门边的谢临闲,等她把山楂洗好时才问:“谢老师这是在对戏吗?”
  剧本里确实有这场戏,岳云华有个习惯,今天如果这出戏演得极好,他便会让徒弟烧一道松鼠鳜鱼。他站在一边,静静地看徒弟手下灵巧地做出这道菜,然后吃得一丁点都不剩,才算高兴。
  剧本写得隐晦,此时的岳云华对徒弟陈春生是有着别样情愫的,因此他每次看徒弟做松鼠鳜鱼时,眼神都算不上清白。
  恰巧刚才谢临闲看过来的眼神眼神复杂,苏棠还以为他已经入戏了。
  谢临闲收回视线,走了过去,坐在一边,问:“山楂是做什么的?”
  “做酸甜卤汁。”
  “不是番茄汁吗?”
  “那都是近几十年为了参加国外的比赛才改良的配方,为了更贴合外国人的口感罢了。其实也可以用青梅的,不过那个时候的北城也弄不上青梅,只能用山楂代替。”
  谢临闲挑眉:“那个时候似乎鳜鱼也不是寻常人能吃到的。”
  苏棠当然知道这个,不过她记得那时重要的日子,她的朋友还是能弄到一条鳜鱼的,献宝似的给她拿过去,鱼都没什么活气儿了。不过就这样他吃得也心满意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