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那把椅子被凌云霄重重地放在了他的身后,然后凌云霄又去和馅儿了。
岳云华张了张嘴,发现嗓子哑了,便什么也没说,悻悻地坐在了椅子上。
他就这么安静地坐着,看着站在阳光里的师弟的背影。
到现在,两人还没和好。
其实是他还固执地没低头说一句软和的话,之前师弟已经示好过多次了。
凌云霄十指纤长,即便不能唱戏了,他的手指依旧干净。
他拿着竹筷,慢慢地将馅儿向一个方向搅拌,再放上一点盐,直到搅打上劲才作罢。
一旁是和的乱七八糟的面团,角落里的炉灶上正炖着大骨头汤,时不时还飘过来一阵香气。
凌云霄放下竹筷,走到那锅骨头汤前,揭开盖子的时候热情蒸腾而出。
岳云华一直在紧紧地盯着凌云霄,终于在这时挤出一句话,也是这一场戏里的为数不多的台词之一。
“按你之前教我的,放了一些鸡架子在里头。大骨头剁开了,让汤浓点儿。”
一团雾气中,凌云霄弯了下唇角,声音不咸不淡:“水多了。”
然后就是一阵沉默。
凌云霞蹲下来又塞了点柴,让火更旺了些,又转回去拍了拍手准备和面。
那个时候人吃饱都难,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卫生。
也是奇怪,一团被岳云华弄得面目全非的面团,到了凌云霄手里却异常听话,不一会儿便成了光滑圆润地一团面。
等他擀皮的时候,岳云华要起来帮忙,凌云霄头都没回就说:“脚还嫌不够疼?”
岳云华摇头笑笑,又坐回了椅子里。
不知什么时候,师弟和他好似调了个个儿。以前都是他关心训诫师弟的。
凌云霄手里活儿麻利,筷子挑了肉馅儿搭在馄饨皮上,左手顺势一握,和筷子配合着,眨眼功夫一个如小金鱼的馄饨就成了。
他干活儿很快,岳云华是听说这一阵子凌云霄都在饭馆里做活儿的。
不一会儿,几把小馄饨被撒进了骨汤里一起煮,没多会儿就浮了上来。
岳云华找出两个粗瓷大碗,递给了凌云霄一个。然后他又找出一柄大勺,连汤带馄饨盛进了凌云霄的碗里,然后才给自己的盛。
不过他腿脚不便,最后还是凌云霄把两碗骨汤馄饨端了出去。
两人坐在院中,听着外面的鬼哭狼嚎,一时都吃不下去了。
粗瓷碗不怎么白,灰扑扑的碗面衬得这碗骨碴汤白浓郁,小馄饨像小鱼儿似的沉沉浮浮,薄皮透出粉绿的肉团,骨汤上还撒着一把细碎的小葱,热气腾腾的。
这时合该沿着碗边儿喝一口汤,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咬一口肉丸,尝尝这肉丸到底是不是鲜嫩弹牙的。
可两人捏着瓷勺在汤里搅和变天,谁都没送进嘴里。
两人似乎都想了许多开场白,为了打破这尴尬的气氛,或者提一提小时候,可谁都没第一个开口。
外面的哭声越来越近,时不时还有放冷枪的,岳云华似乎被逼急了,扔下瓷勺转身去看凌云霄。
凌云霄却低头,沿着碗边儿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口骨汤:“挺鲜的。我记得年我想家,偷偷跑了出来。走到半路没钱了,还是在一个馄饨摊前被你找到的。那个时候我站在馄饨摊看了半天。”
“那时候我就想啊,谁要是现在请我吃一碗馄饨,我就再也不想家了,我跟他走。结果你来了。”
岳云华顿住,“可我当时也没多少钱,还是没给你买成一碗馄饨。”
凌云霄耸耸肩,“你给我买了个烧饼,我那时候觉得比馄饨好吃。”
说完,两人像是放下什么似的,相视而笑。
凌云霄叹了口气,问:“什么时候走,去哪儿?”
岳云华说:“去南边,小琴有远房表哥在那。”
小琴是岳云华离开戏班之后认识的,两个人就稀里糊涂地一起过日子,也没说什么。
凌云霄脸上有恍惚,点头:“是,你也有家室了。”
岳云华问凌云霄走吗,凌云霄摇头,说要先找到师父。
然后就是一阵静默,岳云华看小琴还没回来,就让凌云霄在家里等着。
“我让她买个东西回来。我要走了,想给你留个念想。”
岳云华不让凌云霄动弹,他自己一瘸一拐地快步挪了出去。
凌云霄还想说什么,看着岳云华的背影就想着等他回来再说吧。
可岳云华刚出门不多久,就传来一阵抢响炮声,然后就是人群的嘶喊惊叫。
凌云霄最后还是没等来岳云华,这场戏最后的镜头,苏棠坐在石墩上,默默地吃完了自己那碗馄饨,连汤都喝光了,还看着旁边那碗只吃了一颗的馄饨,久久沉默着。
陈导喊了结束,这场戏一遍过,连保一条都不用,他简直开心极了。
只不过似乎演员入戏太深,苏棠还坐在原地,看着那碗骨汤馄饨走不出来。
她也没助理帮忙,看她这个样子工作人员也不敢上前打扰,只能求助陈导。
陈导遇到过太多这种情况,哪怕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有时候太沉浸进去走出来也困难。
他拍了拍身边的谢临闲,说:“带她去一边歇歇吧,帮着劝劝。”
谢临闲眉一直是蹙着的,盯着苏棠若有所思,闻言点头,慢慢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