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不过张然小说倒真的是越来越受欢迎,写作水平也呈直线稳步提高着,公司的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一切都往好的一面发展,就这样过了两年,张然事业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这两年来,张然一直在写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以往写的小说都是快餐式,几乎几个月就能够完成一本,但这次这本小说,张然真的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而且还在林老指导下多次修改,可以说这本小说是张然的心血,他没有任何功利性目的,而是真的想写出这么一本书来,有时候有感而发会写一点,有时候感悟了什么会写一点,如同杂文一样,有时候天马行空,有时候现实平淡,几乎是没有任何特定的风格可言,反正张然觉得自己这本书也不会拿去做什么事情,无非是想老了之后能够翻开看一下自己这么多年走过来的心路历程和各种经历过事情罢了。
  可是在他写完之后,荣凯和林老看过都觉得张然这本书应该出版,而且要在正规大型的出版社出版,因为这本书要是不火,都对不起他们两个看过之后的心情,那种难以言喻的心情,按林老的话来说,那就是每个人看完这本书之后,都会有不同心理感悟,端看个人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张然心想,没这么奇特吧,这都是他平时随手记,就是不像一般的随手记那样写完就算而已,无非就是通过自己和林老润色一下,修改修改结构框架和完善一下词语的精准程度。
  但荣来和林老坚持,张然最后也不得不妥协,说到底,其实他心里也隐隐有些期待。
  然后就是在两人帮助下,张然这本书终于出版,出版之后反响出人意料,虽然有林老和荣凯的肯定,但其实张然真的不抱什么希望,但谁成想,这本书真的火了,销售量成倍的增加,当听到出版社打来的电话时,张然整个人都懵了,最后还是荣凯接过电话,同意加印,而后,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本书竟然获得了“华国图书奖”,这绝对是一份令人自豪荣誉勋章。
  张然通过这本书,初步展露头角,事业上也越来越顺风顺水,甚至有了更高的发展空间。他不止一次的感谢荣凯和林老建议,感谢他们让自己勇敢的迈出这一步,原来他还可以更自信大胆一点,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
  不久后,张然加入了华国文学社,这个社团在国内可以算是顶尖的了,经常和国外有学术交流,文学社里面的作家几乎个个成就斐然,林老也是这个文学社中的一员,和其他老学究一样为华国文学文化做着贡献,有些在纯文学领域做研究,有些将写的文章用于其他用途,通过各种渠道作用于国家,这些老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想要让华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当然,文学社里也不乏吸收像张然这样年轻的预备人才,这下人才都是大家看好的,想要培养出来接任他们的工作。
  林老虽然是一个耽美作家,但他其实也有过其他的文,包括耽美作品在内改编过无数的剧本,这其中好的剧本都被国内知名导演吸取拍摄,为国家影视赢得了众多奖项,同时,因为林老文章的深思自省,以及对这些“异类”的思考和剖析,为国内支持同性婚姻合法的斗争掘开一个豁口,林老也在这个队伍中,“投笔从戎”,通过自己笔尖锋利,为国内这些小群体做着坚决的斗争。
  这些都是张然跟林老接触久之后才知道的,这个老人不仅从同性相恋被歧视拆散痛苦折磨中顽强的站起来,而且竟然还想要在自己有生之年中为之不断奋斗,想要尽自己力量去改变。
  张然当时的心情无法言喻,他觉得自己面前的人就好像一座高山,令人仰望。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林老却从未放弃过,好在这不仅是他一个人斗争,通过林老,张然也认识到了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都是“异类”,都想要在这个社会中获得平等的对待,所以一直致力于改变这个现状。这些人的身份不同,但他们心都是一样的。
  张然从未像现在这样,突然发觉自己真的一点都不孤单,他被深深的撼动了,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也许在他有生之年,他真的能够看到这一天的到来,他们所求不多,只求平等对待而已。
  第46章 变了好多
  这是第三年春天,张然度过年假,从家里赶来之前,父母还在念叨着让他赶紧找个伴儿。经过这三年多次开诚布公的交心,一家三人又回到了最初亲密,看着儿子发展的越来越好,张家父母欣慰的同时,还是有些心酸。最了解孩子的莫过于父母,以前他们儿子是什么样子的性格,他们最清楚不过,那次事情之后,张然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虽说每天过的都很充实,但却是真的忙碌,有次张妈妈去看张然,都发现张然瘦了不少,那是刚和陆靖炎分开的时候,张然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写作当中,有时候忙起来都可能忘吃饭,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不让自己去多想别的事情,也由此瘦了很多。看到儿子这样,张妈妈自然是心疼的,心里那点对于儿子性向问题的忧怨也就渐渐消散了。
  这几年过来,两个为人父母也就真正接受了儿子喜欢男人这个事实,然后像每个催婚父母一样,也希望儿子能够找个陪伴他的人,甚至是更为迫切,毕竟张家父母了解同性相恋情况之后,知道这样的人能够找到相伴一生的伴侣更加不易,所以两人对于自己儿子终身幸福真的更加着急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