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洛神抿了口丹蜜,道,“我这不就要安排她去羲和的事了么?常夫人和隐元君本就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而她们的掌上明珠显然还处在怀才不自知的懵懂阶段。一旦到了羲和,对才智平庸的仙子而言,不过是磨练心智的一次苦修。可对于她,万丈金光反复激发只会让她现有的仙力更加出类拔萃。到那时,还怕她看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吗?”
  第027章 何必归去
  嫣儿兴高采烈地出了霓裳殿,快步行至最后一级台阶后,猛地回过身去,笑道,“还不现身?”
  只见身后水纹般光波抖动了几下,忘川现出了身影,满面狐疑道,“嫣儿,你怎么发觉我在你身后的?你每次来天庭我都有替你看过,异禀明明没有增长啊?何况,即便我有疏漏,你也不可能已经达到三清境界,能看见我这不如归去法圈。”
  嫣儿得意一笑,从袖中抖落一粒蓝黄相间小球向地面砸去,瞬间忘川和嫣儿四周涌动起和刚才同样的水纹光波,从外面看去,已不见二人踪影。忘川正嗔目结舌之时,这光波内壁上已飞速长出鳞甲般的黑色光纹,密密麻麻,如同增加了一层铜墙铁壁。
  忘川结结巴巴地惊叫起来,“这。。。。。。这是。。。。。。”
  嫣儿眉毛一挑,道,“不如归去这么好的仙法,岂能轻易被我放过?庭考之后我便通读了爹爹编纂的《天启录》,里面全是爹爹总结了古往今来各种仙法器物的属性、由来,能如何再造和优化的奇思妙想。这些年我苦心钻研,起初一直以为这仙法诀窍是老君阁发于你们的拂尘。后来我发现实乃障眼法。玄妙之处既是这拂尘,却又非此拂尘。”
  忘川整个听懵了,迷茫道,“什么叫既是这拂尘,又非此拂尘啊!所以到底是怎么个理?”
  嫣儿神秘道,“我问你,你平日最常用这拂尘作甚?”
  忘川眉头紧皱,努力回忆着,“莫过于冥想。。。。。。或是为老君香炉除尘。。。。。。”
  嫣儿笑道,“正是!普通香炉乃是单体铜身引火生热,但老君香炉乃是由开天辟地时洪荒之力幻化的骇力聚变生成,虽能量降低,却可轻易将百里之内万物瞬间化于无形。为了驾驭此杀伤力,老君将香炉分为三段:一段将骇力球封于包壳中,二段取广寒冰形成压力边界,三段将一二段包容其中。而在锻造之时,也只有老君可在其左右;你们皆须在骇力消退后才可入阁清扫。然日积月累,零星的骇素依旧粘附于你的拂尘之上,只是威力仅剩下对普通仙家也没有伤害的光电波。这些光电波足以在每次你使拂尘化圈之时,暂时形成了一个小型密集波域,让域外之人不能见其中。实际有仙力的是拂尘上的这些骇素,而不是拂尘本身。”
  忘川听得张口结舌,“苍天啊!枉我在老君阁这些年,竟还不如嫣儿你了解其中奥秘。莫非刚才那颗小球,便是嫣儿你复制的骇素所成?”
  嫣儿接着道,“虽然没有老君手中的极品骇素,但我白萍洲黟山亭上的如练珠之下也有着近似双色光电波素残留,我便取了同法炮制。虽不及不如归去仙力持久,但一柱香的时间还是可以的。”嫣儿指了指内壁道,“不如归去只能遁形,不可阻声。所以我加上了黟山石音洞中的最上等收声墨希,这样我们说什么外人也不可窃听了。”
  忘川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道,“嫣儿,你的这份异禀当真是与众不同,已不是跨越灵素可及了。难怪这些年你的异禀虽不曾增强,也至今未消散。料想上苍也不忍夺之吧。”
  嫣儿叹了一口气,道,“我这些不过都是从爹爹的《天启录》上得的灵感。可惜众仙家只痴迷于立竿见影的器物法术,导致此书无人问津,只被当作是爹爹的纸上谈兵。”
  忘川笑道,“如此上乘仙法,嫣儿你可曾取名?”
  “这个提醒的是。我还真的没想过。叫它什么好呢?”嫣儿沉吟片刻,道,“既然现在我们可以在这仙法之内自由行走言语,又何必归去?”嫣儿眼前一亮,“对!就叫它‘何必归去’好了。”
  忘川拍手称好,“何必归去,妙哉!”
  忘川不忘提醒道,“这‘何必归去’,我自是一如既往替你保密。方才嫣儿你既已定了意向,想必很快便要前去八千云月了。西域乃四域之中上古神迹神兽最集中的地方,处处险峻,也最易激发异禀,嫣儿你还要多加小心。”
  嫣儿会心道,“多谢警示。”心中暗想:想必到时云哥哥会保护我的,我才不怕。自觉一阵娇羞,慌忙抬头道,“对了,我之前拜托你的事,可有发现?”
  忘川点了点头,道,“嫣儿你交代的事情,忘川自不敢怠慢。天帝授意将穷其太常的那鼎香炉暂置老君阁方便考究验证,只是每回考究时只有天帝和穷其太常可入内。上月得见一回酆都大帝亲临。”
  嫣儿惊道,“酆都大帝果然亲自前来了?”
  “正是!这也是我头一回见酆都大帝亲自前来拜访天庭,而且还带着玄冥太子一同前来。”忘川回道,“酆都大帝向来虚怀若谷,喜怒不流于外。但以我察言观色,离阁之时玄冥太子面有喜色。”
  “哦?有这回事?”嫣儿皱了皱眉。
  忘川严肃道,“我乃地府所出,虽和玄冥太子并无交情,然追随秦广王时常有接触。当年幽冥教主归化前设灵山大典,宣告将所有地府事务交由酆都大帝决断。年少气盛的玄冥太子曾不服天地两届和解主张,在酆都大帝训导下继承幽冥托孤之志。五年前酆都大帝已极少参与事物,已是由玄冥太子执掌帅印。他倒是将地府治理的井井有条,在酆都大帝的基业上让地府欣欣向荣。他必然是看出这香炉对地府不无裨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