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嫣儿此时已是在那古松之上站定。见燕云从身边呼啸而过,得意一笑。忽然 “枝繁叶茂”、“落叶纷纷”双技齐发,一道仙气应声顺着嫣儿脚下的古松直窜而上,途径黟山岩壁上所有树枝突然疯长出来阻拦燕云去路,所有草类奔腾而来缠绕燕云周身。燕云连忙顺势削减了脚下的火云飞燕力道,躲闪起来。
  嫣儿见状笑道,“我可不是只有素练银针这一套仙法。”说着又发出一截白发三千丈反超,顺势散出一把素练银针钉在几株迭岩附近的树上,那树枝来回伸缩着,不断变化阵法破坏燕云的躲闪。
  燕云不动声色,张开双臂,一路火云掌而上,所过之处的树木花草皆惊恐的退下。燕云再一次超过了嫣儿。嫣儿眨了眨眼,心中道:火的确克木,可水也克火啊。一面加大了木系双技,一面使出“影徒随身人近月”,顷刻间所有飘落的树叶外皆浮现一层寒气逼人的冰霜,如冰雹倾盆而下,燕云加大了火云掌之力,却依旧在这极寒水气攻击下无法尽数生效。方才躲起来的树木花草也又探出了身子来,重新施展阻隔阵。
  嫣儿趁燕云调整的机会用素练银针送了几棵掉落的被燕云火云掌烧焦的树枝到山顶上扎入土中,喊了一声“枯木逢春”、“破土而出”,只见山顶之上那几棵烧焦的树枝重新青翠欲滴,瞬间长成伞状松树探身出崖。嫣儿见时机成熟了,将此时已陆续布好位置的几段白发三千丈连成一条完整的刚好够到顶上新生松树底端的长缎。左手抓住松树上快速延伸下来的松枝,念了句“收!”此刻右侧素练银丝和左侧松枝相连,已经以上下松树为支点形成了完整的轮滑,牵引着嫣儿急速笔直向山顶而去。
  燕云见状心中暗暗赞叹:这个小机灵,还真是有勇有谋。眼见着嫣儿擦身而过即将登顶,燕云将火云掌和火云飞燕同时加力,融了冰霜,退了阻挡。嫣儿见底部的支撑消失,连忙横过身子来在山石上踩起月影婆娑,一路窜到山顶。然此时燕云已然立在那里。
  嫣儿一脸沮丧道, “算了,输给四海战神,也没什么丢人的。”
  燕云走近了道,“嫣儿你错了,是我输了。”
  嫣儿不悦道,“你不用哄我!我又不是小孩子,我文其嫣向来愿赌服输。”
  燕云谦和道,“方才我承诺只用到三成仙力。可最后追赶的这一程,我是用了六成之力才获胜的。我坏了规则,自然是愿赌服输。”
  嫣儿道,“那是云哥哥你不忍伤害这黟山万物,没有使出‘凤凰双焰令’,不然你早赢了。”
  燕云走近了道,“嫣儿你方才纯熟的展现了对本体水灵素和土木两大灵素的结合运用,皆有理有据,恰到好处。我最后尚需使用六成的仙力,换作你爹娘怕是使出全副仙力怕也追不上你。”说完又道,“你昨天提到的素练天火又是何物?让我也看看吧。”
  嫣儿得意地点了点头,飞身到如练珠上取了些积蓄的天火余波,向“百步云梯”外飘渺云层发出一击,只见朵朵白云之上立刻炸裂出一团火光,许久才弥漫开来。嫣儿飞身回到燕云身边,二人同时发现嫣儿袖下一道红光。燕云惊讶道,“这是?”伸手要去触摸,那镯子立刻全副武装,鳞片坚韧而立。嫣儿忙将燕云的手一把推开道,“小心!”
  待鳞片平复,嫣儿忙抓起燕云的手,紧张地看了看道,“还好没伤着你。这镯子认主,之前伤过哥哥。”
  燕云问道,“这究竟是个什么仙器?你又是何处得来的?”
  嫣儿忙道,“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对象。我发现莫鲲偷埋琅玕之日,万竹林中从小捉迷藏时一同玩耍的老笋壳帮我避过一劫。但它转过头来就突然叫上三个小竹笋一同将我死死困住,好一顿撕心裂肺才将我松开。然后那些小竹笋非要我收下老笋壳剥落的笋衣。谁知那笋衣自动连成了这镯子,有红黄蓝绿白黑六色光芒。前几回都是我启用每种灵素之时闪现光芒,让我的相应技能大增,收仙法时渐渐暗淡。据我之前的观察,这每个颜色对应一种灵素,蓝色为水、绿色为木、黄色为土,方才亮起的红色看来是火。另外两个尚未亮起过。”嫣儿边说边卷起袖子,握拳立起手臂,亮出那六孔水滴盘龙状笋衣镯子。
  燕云凝视了片刻,突然大惊道,“这。。。。。。这怎么这么像天雨夜鬼烈火阵?”
  嫣儿一头雾水道,“那是什么阵?我只在典籍中读过典史先祖仓颉造字之时天雨粟,夜鬼哭,没读到过还有什么阵法啊。”
  燕云道,“你说你每次使用过仙法之后,这镯子上的光芒便暗淡了。”说着绕到嫣儿身后道,“你再使一回方才的素练天火,这次要用全力。”嫣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还是按照燕云所说使出全力。出手瞬间,嫣儿感到身后一阵炙热,知道是燕云在输入自己的仙力。瞬间眼前层云已如延绵火海将眼前的一片云海聚拢在一起,烧得通红,云层间万道霹雳如游龙驰骋,顷刻洒下一片雨水。嫣儿发现那笋衣镯子上早已消失的红光此时突然重新闪亮起来。燕云收了仙力,道了句,“果然如此。”
  嫣儿目瞪口呆的望着眼前这一片太阳雨道,“都道是水火相克。但对于这水聚之云,火力催发其堆积上扬后,便又将它们化为本来的雨水本态回归大地。”
  燕云点了点头道,“不错。五灵素本就相生相克,缺一不可,最后都是遵循天道四常。这便是我西域轩辕部最早的《震源本纪》开宗明义的。你方才说的没错,天雨鬼哭的确是源自仓颉,然仓颉不仅是创造了文字,更是留下了最早的卦义和第一卷《震源本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