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宋晞蓝暗自庆幸。
可是宋柏礼非要亲自送她上车,给她把行李放好才放心。
正拿着车票看座位号呢,就听见有人爽朗地打招呼:“西兰花?你怎么也来了?”
宋柏礼其实没听出来这是在喊自家闺女,不过却看见宋晞蓝在那儿拼命又是摆手,又是竖起食指在嘴巴前面叫人别出声的,顺着她的目光方向看过去,眼珠子都瞪大了。
“他怎么也在这儿?”
宋晞蓝:“哈哈,江同志,这么巧啊!”
宋柏礼:我信你个鬼!
江承霄已经走了过来,一边十分自然地接过宋柏礼手中的行李,往头顶的行李架上塞,一边说:“还真巧,我去杨松坑探望战友的父母,宋叔叔你们呢?”
宋晞蓝:“我替我妈回我外婆家看望外公外婆呢,太巧了,我外公外婆也在杨松坑,我爸来送我上车的,他不去。”
江承霄连忙拍拍他旁边靠窗的座位:“那坐这儿吧,正好有个熟人,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宋叔叔放心,这一路上我会照顾好小宋的。”
他这么自来熟,宋柏礼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后边有个女人扬了扬手里的车票,冲着他们嚷嚷:“这是我的位置,你们怎么回事啊?怎么乱坐别人的位置呢?”
这女人一张容长脸,语气尖利,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她这么一嚷嚷,车上其他人都看了过来。
宋晞蓝不想跟人起冲突,正要站起来把座位还给别人。
江承霄一把拿过宋柏礼手里的车票,看了一眼,顺手从兜里掏出一个橘子,塞到对方手里:“大姐,真不好意思,我们一起的,想坐一块儿,跟您打个商量,你看这是我们原来的位子,在前面,也是靠窗的,车头没那么颠簸,还更舒服,我就帮您把行李搁上来了,行不?”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那女人拿了他的橘子,又看看那座位确实不比原来的差,一般人也更喜欢坐车头的位置多一些,索性便做个好人了:“行吧,你们小两口出门一趟也不容易,我就好心成全你们。”
虽然“小两口”这三个字听得宋柏礼心里不太舒服,但看那江承霄挺会来事儿,这一路上应该能照顾好宋晞蓝,他心里也放心多了。
交代了几句,便下了车。宋晞蓝拍拍胸口,松了口气。
就听江承霄问:“你这是给我一个惊喜?”
第40章 小吃货的童年
“不是啊!”宋晞蓝特别理直气壮,“我妈昨天晚上做梦梦见我外婆说想我了,就让我回去看看他们。”
要不是昨天江承霄曾经告诉过她他要去的地方是杨松坑,他就真信了。
不过这样的一个巧合还是很让人欣喜的。
“你经常去你外婆家吗?杨松坑好不好玩?”江承霄挑起话题。
“好玩呀,我小时候经常去,每年寒暑假都会去住几天,不过后来就去得少了,过年的时候才回去,夏天的时候最好玩,可以去山溪里抓鱼,那鱼才小手指那么粗,炸着吃最好吃了,煮汤也好喝,还有那种特别小的虾子,可以烤着吃,山上还有好多的野果子,冬天的话有海红果,用来做冰糖葫芦,特别好吃,我带了一罐白糖,到时候做给你尝尝。”
果然小吃货的关注点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宋晞蓝一边说起外婆家的好吃的,一边从随身的包包里掏出两个橘子,递了一个给江承霄。
江承霄刚想说他不吃,就见她用指甲在橘子皮上掐了几个十字:“喏,拿着,放在鼻子底下,等味道淡了,再掐一下,怎么样,感觉是不是没有那么难闻了?”
这客车有点年头了,座椅的廉价皮革味、车子的金属味,混合着长年累月积攒的汗味、骚味,汽油味,混杂成一股长途客车上独有的难闻气味。
江承霄学着宋晞蓝的样子,拿着一个橘子在鼻子底下闻着,果然舒服了许多。
到底是时间早,车子开出车站的时候,天还没大亮,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主要是宋晞蓝在说她小时候在外婆家各种偷吃的丰功伟绩。
比如说爬到树梢上去掏鸟蛋然后烧着吃,半夜到田里抓青蛙,剥了皮烤着吃,偷偷去别人家地里挖了番薯,埋火堆里煨着吃。
听着就跟她家里虐待她,天天不给她吃饱似的。
这些都是江承霄没有经历过的童年,他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
宋晞蓝便问他小时候都玩些什么。
江承霄想来想去,他那时候好像就光剩打架了。
大院里的孩子跟胡同里的孩子打架,不同大院里的孩子之间互相打架,冬天的时候在什刹海溜冰场上打架……
宋晞蓝“噗嗤”一笑:“你天天打架,肯定把你爸妈气坏了吧!”
“可不是嘛,恨不得一天三顿地揍,不过还好,他们有我哥,我哥可是大院里出了名的好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会三门外语,保送上的大学,毕业后现在在外交部工作。”
“哇,你哥也太厉害了吧,我要是有这么一个哥哥,我可以到处横着走了。”
江承霄淡淡一笑:“是啊,我哥是真的很厉害。”曾经,他也是很为有这样一个好哥哥而骄傲的,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份骄傲就变了呢?
“不过有个特别厉害的兄弟姐妹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小时候,我表姐的学习成绩特别好,每次见面,我妈就夸她,然后让我好好向她学习,有一次期末考试,我数学好不容易考了90分,特别高兴,可是表姐考了98分,我妈又说我了。”宋晞蓝愤愤不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