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她心里一惊:“巧玲,你该不会是……”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字眼了。
  在刚刚开始有知青下乡的时候,她们年纪还小,当然轮不到她们。
  但那时候她们对当知青是很向往的。
  到一个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多么让人热血沸腾啊!
  可渐渐的,那些下了乡的知青们写回来的信,带回来的消息,无一不在告诉她们,下乡是一件多苦、多累,多么让人绝望的事。
  他们不仅没有大有作为,甚至还看不到回来的希望,不知道自已的出路在哪里。
  人们越来越对下乡谈之色变。
  但没有办法,她们高中毕业之后,如果没有工作单位接收她们,那就是待业青年,就必须得下乡。
  宋晞蓝还好,她是家里的独生女,按照规定可以不用下乡的,可郑巧玲这种,却是肯定要下的。
  因此她妈才不顾她爸的反对,将工作让给了她。
  难道兜兜转转,她终究还是要走到这一步吗?
  “蓝蓝,这是我彻底摆脱这个家庭唯一的办法了。”郑巧玲说,“我要下乡。”
  宋晞蓝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可,可这不是……”才出了虎窝,又入狼穴吗?
  下乡的日子哪里是那么好过的?
  “再苦再累,也比留在这里每天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好。”郑巧玲下定了决心,坚定地说。
  随后走进了知青办的大门:“同志,您好,我申请下乡。”
  第89章 过年就要穿得红红火火
  知青办的工作人员都惊呆了:“姑娘,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郑巧玲:“我知道,我今年十九岁,是待业青年,家里三个孩子,符合下乡的条件。”
  可是哪有人自已主动要求下乡的。
  其实这一年来,政策松动了一些,不像前些年管得那么严格,只要不符合留城的条件,不管怎么样都要下乡。
  这两年倒是想尽各种办法回城的人越来越多。
  自已主动要求下乡的,见都没见过。
  “这马上就要过年了……”别说别人村里愿不愿意接收这样一个知青了,就是他们自已,也不愿意干这事啊!
  大过年前把一个年轻姑娘孤零零地送到乡下,无依无靠的,多造孽啊!
  郑巧玲却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走,她要是留在宋家,她爸一定还会来闹的,她不想拖累得别人家连年都过不好。
  “没关系,你们给我开个证明就行,我可以自已过去的。”
  “只要给我一个住的地方,我可以自已干活养活自已。”
  知青办的人也算是看出来了,这姑娘一定是有难处,大概是在这城里被逼得活不下去了,才这么决绝。
  有难处的人太多了,他们管不了那么多,但力所能及能帮的时候,还是尽量帮一下吧!
  “行吧,你有没有想去的地方,我们尽量帮你安排一下。”别的不说,但安排她去一个距离城里近一点,生活不那么苦的地方,还是能做到的。
  郑巧玲却说:“我想离这里远一点,越远越好。”
  呃,这……,行吧。
  宋晞蓝跟江承霄在一旁看着,无能为力。
  做出这个决定,郑巧玲反而高兴了起来,就是……
  “蓝蓝,那些钱,我可能没有那么快能还给你了。”
  宋晞蓝好想哭:“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说这些干什么呀!你都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了,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真的不能不去吗?”
  “说真的,决定要离开之后,我心里反而有一种轻松的感觉,我觉得,这未必是一件坏事,真的,以后我会给你写信的,好啦,乖乖啦,不要难过了。”郑巧玲反过来安慰宋晞蓝。
  “那你现在跟我回家,我来给你准备下乡要带的东西,不许拒绝。”
  谈爱枝也是看着郑巧玲这孩子长大的,对于她的这个决定,除了叹息,那就是尽力帮她准备要带去下乡的行李了。
  郑巧玲无法拒绝这份好意,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记着,默默决定将来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报答。
  据说下乡之后,那边是什么东西都没有的,最好自已都带上,宋晞蓝便陪着郑巧玲去买东西。
  钱是宋晞蓝这么些年攒在她妈那儿的,她妈知道她是个手里没有把门的,只要钱到了她的手里,就肯定会花出去,所以每年过完年,都要把她得到的压岁钱收缴上去,帮她存起来。
  宋晞蓝以给郑巧玲买东西为理由,从谈爱枝那儿讨出来了一部分,兴冲冲地跟郑巧玲一块儿去逛街。
  她从弹幕里知道了,这个知青下乡的政策很快就会取消了,而且之前下乡的知青,也可以通过各种回城的政策回来,运气好的,说不定还能安排工作。
  所以郑巧玲这次下乡,最多只要熬个几年,就可以回来了,只要给她带上足够多的东西和钱,这日子应该不会过得太艰难。
  可惜这些话她没法直接跟郑巧玲说,只能旁敲侧击:“你这次过去,把高中的课本也带上吧!”
  据说很多知青都是通过参加高考回城的,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还能分配工作,只要她到时候考一个离家远一点的大学,将来分配了工作也不会再被她爸搅黄了。
  郑巧玲:“带那个干嘛啊!还嫌要带的东西不够重吗?”何况她的高中课本都在家里没有带出来呢,那个家她是一刻也不想再回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