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萧黎陡然沉寂,眼眶也渐渐泛起红来。
  时窈坦诚道:“那日入宫,我是故意的。”
  萧黎的神情没有意外之色,只是脸色越发的白。
  他并非蠢笨之人,岂会几日的时日都想不懂呢?
  时窈那日出现在宫里的时机太巧了,她没有武功,如何能安生地入宫?
  且祈安的手下,便是死,箭矢也绝不敢对准时窈。
  一切都表明,她是故意而为之。
  “我只是没想到,”时窈轻声道,“王爷竟真的会为了护我,挡下那一箭。”
  萧黎沉默了许久,嗓音沙哑:“以往你次次以身为盾护我时,我从未放在心上,或者说,你总是面色冷静,我只当你不懂痛为何物。”
  “可这次护你之后,我方才知,原来,竟是这般的痛。”
  “时窈,你说你不知我为何护你,其实我亦不知为何,”萧黎安静道,“我这几日想了许久,在我心中,天下、皇位,每一样都比你要重要,可为何偏偏选择护你。”
  他的嗓音突然哑了下来:“就在刚刚,你站在那里笑着对我说‘王爷瘦了’时,我突然便想明白了。”
  “时窈,天下比你重要,可你,比我重要。”
  时窈垂下眼帘,这是出乎她预料的回答。
  萧黎伸手,将一卷书卷递到她面前:“再陪我看会儿书?”
  时窈看了他一眼,接过书卷,坐在床榻旁,静静地翻看着,偶尔停顿,萧黎便会探出手来,指着那个令她停顿的字,低声解释。
  直到一卷书到了末尾,萧黎垂眸道:“那些随我前来的暗卫与将士,王府中人,可还活着?”
  时窈低声道:“王府已被遣散,其余人皆在狱中,都还活着。”
  “不过七日后,不止他们,京中多少人,大抵都见不到日出日落了。”
  萧黎沉寂下来,良久讽笑道:“祈安永远只有妇人之仁,”说着,他的声音轻了下来,“时窈。”
  “嗯?”
  “你想要的,你的心愿,我能帮你实现。”
  时窈微怔,转头看向他。
  萧黎却移开目光,不再看她。
  时窈停顿了下,将书卷合上,整理好放在他的身侧,转身朝外走去,未曾回头。
  直到关门声响起,萧黎抬头看向门口处,那里早已空无一人,唯有桌上那杯仍残留着毒蛊异香的茶杯,昭示着她真的来过。
  萧黎蓦地低咳一声,一口鲜血从口中吐出,落在面前光洁的书页上。
  他出神地看着上方的血迹,感受着体内内力的流失,而后又一口鲜血呕出,肺腑密密麻麻地刺痛着,生不如死。
  当初他令时窈爬上祈安床榻的第二夜,曾命人给了她散尽武功的毒蛊。
  后来她对他说:那夜,王爷命人送来的蛊药,真的好疼啊。
  原来……真的很疼,很疼。
  *
  时窈走出宫殿时,祈安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门口,见到她出来,他紧绷的身躯才骤然轻松,走上前,初次无视周遭众人的视线,于众目睽睽下牵起她的手,朝外走着。
  时窈垂眸,他的手格外冰冷,可如今已是春日。
  “大人,”时窈轻声唤,迎上祈安的视线,她笑道,“随我去个地方?”
  祈安没有问她去哪儿,只命人安排了马车,与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朝兰溪村的方向而去。
  约莫半日,一众人才终于赶到。
  时窈走到她亲自开垦的小花园中,找到她曾埋下那两盏河灯的地方,命人挖下去。
  挖到四尺深时,铁锹撞到了一个坚硬的盒子,一众人刀劈斧凿近一个时辰,才终于将盒子打开。
  里面放着半枚被劈开的古朴的铜印,印上刻着一只虎兽。
  兵符。
  时窈正欲让人将兵符拿给祈安,却未曾寻到祈安的身影,等到走到屋中,才发现他始终未曾关注过兵符,只是站在屋子中央,目光一一扫过此处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桌上仍残留着她离开前的碗筷,火炉早已熄灭,炭灰仍聚在炉中;
  梳妆台前,上好的胭脂水粉仍整齐地摆在铜镜前,仿佛主人只是离开一会儿,不日便回。
  还有……那并列摆放的床榻,床榻上倒扣的话本,窗子前摇摇晃晃的草编蝈蝈,以及,门上悬着的花灯,均昭示:
  这里曾是一个……家。
  一个她与萧黎的家。
  返回京城的路上,祈安异常的沉静,坐在那里,俊雅的面颊于一盏烛火的映照下忽明忽暗,不知在沉思着什么。
  直到后半夜,马车方才停在祈府门前。
  时窈早已困倦不已,意识游移间听见车轮声停下,只含糊地问了句:“到了?”
  话音未落,祈安便抱起她,一步步朝府中走去。
  时窈乐得自在,头一歪便再次睡了过去。
  门口相迎的下人与侍卫均飞快垂下眼帘,不敢多看。
  唯有远处昏暗的角落,马尾高束的少年望着被抱在怀中的女子,许久闷咳一声,转身孤独离去。
  时窈被祈安抱着,一直回到寝房。
  她感觉到自己被人轻轻置于床榻上,脱去鞋袜、褪去外裳,净手洁面,而后,一声沙哑的声音唤着她:“时窈。”
  时窈半梦半醒间睁开眼:“嗯?”
  祈安的唇动了动,想要问那处院落,想要问她与萧黎如何相处,想要问那些邻家说的“私奔的小夫妻”是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