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套牢> 第73章

第73章

  “他们说到时候三缺一再喊人。”张太太生怕张万山会拒绝,语速都加快了几分。
  谁知张万山只是押了口茶,幽幽说道:“不如把钱兰叫上吧,她前几天刚回国。”
  “钱兰回国了?”张太太其实是不太愿意的,但听张万山的语气,似乎今天她要是不把钱兰约出来,张万山就不会再同意她出去了。
  “是啊,”说着张万山放下报纸,“是因为《落日》复排的事。你多带胡太太她们接触接触这种文娱界的大腕,她会喜欢的。”
  一路应和着,直到上了车,张太太才稍微松口气,幸好春分就快到了。张万山每年春分都要出差,今年定也不会例外,到时候自己就算是自由了。
  在车上张太太给李弘林打了电话,告诉他自己约了钱兰,李弘林当然表示不介意。也对,今天张万山让她多跟钱兰走动的原因,肯定也是瞧上了她对长海影视的帮助。要是公司一开始的几部戏就用的是国内顶级编剧的本子,肯定对后续发展只好不坏。
  放下手机,李弘林喃喃念叨了几声钱兰的名字,“终于还是回来了吗?”他起身打开抽屉,取出了那张照片,合照上一个黑色长发的女人正笑眼弯弯,仿佛不识世间愁绪。
  顺着女人的目光望去,李弘林看见了李舜,他依旧正襟危坐,只是嘴角的微弧暴露了些许心迹。
  四个人仍旧是在原来的老地方见面,见到钱兰的时候,张太太免不了在心中一阵唏嘘。以前也是四个人,但其中一个却换成了另一个人,也不知道如今元晓是在哪里。发现张太太的失神后,李弘林立马猜到了她在想什么,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转眼便对上了钱兰目光。
  那熟悉的眸子,在看见李弘林的瞬间,惊讶,欣喜和害怕交替闪过。
  试问一个你爱过许多年的人,哪怕最后都没能在一起,在你心里还会记住他几年。
  在钱兰见到李弘林之前,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忘记了李舜的,但经年重逢,再次对上那双相似的眼眸,钱兰发现原来自己从未真正忘记过。
  “这是李总,长海影视的当家。”钱兰笑着在张太太的介绍下和李弘林握手。
  “钱编剧,久闻大名。”
  两人表面上都风轻云淡的,但李弘林却在收手的一瞬间明显赶到了对方的颤抖,心笑道:“害怕吗?当年你害死魏舒时,但凡有今天的半分惊惧,她都不会死。”
  胡太太不知道为何今天心情不爽利,好不容易胡了把大的,中途接完个电话回来,越发焦躁了起来。在座的其他三个人也知道,如今南城局势不够明朗,故而没有多问,只是一味地照旧打牌。
  最后却是胡太太自己忍不住先开了金口。
  与张太太不同,胡太太是和胡成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的发妻,地位在家中自然非同凡响,所以这时候才敢抱怨这么几句。
  “亲戚们没日没夜地打电话,老胡不接,全都推到我这儿来了,烦都要被烦出病来。”
  有时候别人的烦心事,落在自己耳朵里,便沾上了炫耀的味道,比如此时的张太太。虽然她嘴上安慰着,“这种人还真不好拿捏,帮多帮少都里外不是人。”
  李弘林抬头,正好瞧见张太太眼底的羡慕,张万山平日里只要有关事业上的事,大大小小都不让张太太掺和。这让她虽然平日自诩身价高,但实际上在众多豪门太太聚会时,地位多少有点尴尬。
  “是啊,”胡太太摸起牌叹了口气,转而看向李弘林,“弘林,你之前是不是和晨阳的张喜乐有关系?你有没有他的地址,老胡的弟弟找他有点事。”
  见胡太太提到胡成的弟弟,李弘林瞳孔猛地缩了缩,手上码牌的动作照旧没停,“是啊,他们之前几个收购案是委托的我。但具体地址,我可能得回去翻翻,这几天长海那边也在收拾东西,不一定能找到。”
  话题本该在这里打住的,但钱兰却突然无心地问了一句,“弟弟?是原来万国出版社的胡文舟吗?”
  其余三人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都心照不宣地停了停,最后还是胡太太面露难色地应了一声,似乎不大愿意承认似的。
  “噢,我也正找他呢?万国出版社还欠着《红色岁月》的版税。您要是见着他,有空就帮我提提这事,我刚卖了影视权,那边想要重印造势,这事还挺急。”
  要是这会儿张太太还不知道换个话题,那估计这也就是她和胡太太最后一次出来打牌了。
  “《红色岁月》,我以前还读过,这事要拍电影了吗?”
  好在钱兰也没有刻意揪着不放,轻笑一下,“是电视剧,晨阳那边想买,我看了企划还不错,就答应了。”
  张太太其实和钱兰原先算不上太熟,因着张万山吩咐,要和元晓打好关系,这才同元晓的闺蜜有了交集。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家始终都在一个圈子里,兜兜转转地,认识是迟早的事。
  “何必舍近求远呢,要是以后还有这么好的机会,你也多想着咱们弘林不是?”说着张太太放了张牌,“文娱圈,弘林初来乍到,还要劳烦你这个大前辈多多关照。”
  听了张太太的话后,钱兰主动打量李弘林,这是她除开刚进门后的第一次。两人的位置是刚好对坐的,但过去钱兰全程都好似在避讳着什么,好像李弘林身上有什么东西使她不敢直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