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就在姜燃即将走出房间的时候,李弘林突然开口叫住了他,“过几天陪我去看场话剧。”
“好。”饶是姜燃心中尚有许多疑惑,这会儿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不为别的,只因说这话的人是李弘林。长这么大,姜燃再也没有遇到第二个,能给他同样感觉的人了。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李弘林垂手轻笑出声,半晌才抬头问姜燃,“你都不问问,我让你陪我去看的是什么?”
“不是话剧吗?”姜燃没能在最快时间内搞懂李弘林的意思,但能陪在李弘林身边,他还是很开心的。
听罢李弘林眼中的笑意更浓了,挥手让姜燃先去吃饭,见状姜燃也未再多问。
之后临到去剧院的车子了,姜燃拿着票,才恍然那天李弘林的举动是为什么。
这场话剧不是别的,正是《落日》在国内的首场。
因为钱兰的关系,整个大厅内热闹得同红毯没什么区别,原本姜燃还在担心自己就这样和李弘林走进去会显得太高调,谁知百花争艳,他们竟成了相对低调的。
其实哪里是低调,就算这些年姜燃糊得再惨,今天首演的剧目是《落日》,他也会成为众多记者媒体们追逐的对象。如今一切安然的背后,全是因为李弘林事先让人去打过招呼。
众人入场之后,姜燃和李弘林也并肩坐在了vip区里,启幕前的十多分钟,剧场里一片漆黑,只有周遭细如蚊鸣的交谈声。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姜燃发现李弘林握住了自己的左手,“喜欢吗?”
说实话,看今天的阵仗,要是没有李弘林带着,姜燃现在的身份肯定是看不上首演的。但网上的媒体不一定就会放过他,把电影版魏明和舞台版的做比较,这都还是轻的。冲着钱兰这次亲自回国,众人也只能猛踩姜燃,而到时候的姜燃或许就连这部剧都还没有完整地看过。
没等姜燃继续想下去,帷幕拉开,李笑出场,姜燃心中的惊骇更甚,乃至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眼李弘林,那种诡异的感觉才消失。
姜燃是认识李笑的,这件事外界没有人知道,就连李笑或许现在都不记得了,所以姜燃看清台上男人的脸时,身子明显僵了僵。十多年过去了,这个男人居然再次出现在了自己面前,还是以这样的身份,姜燃只能感慨世事无常。
察觉到了身侧姜燃的失神,李弘林转头悄声问道:“怎么?你们认识?”
姜燃愣了愣,随即摇头,“只是听说过。”
十三岁的时候,姜燃还在《落日》的剧组里拍戏,那会儿他的母亲正卧病在床,父亲基本空闲时间也全耗在了医院里,姜燃整天在剧组都属于没人管的状态。
直到一个傍晚,剧组里突然来了两个人,这在过去陈导是绝不允许的。一是怕影响拍摄,另外是担心泄密,但那天那两个小孩就坐着豪车,大大方方地进了组。
一个年纪稍大,十多二十岁,还有一个则同姜燃差不多。害姜燃一度认为是陈导对自己不满意,这是给找来的替补,但那个男生却全程都没提过要试镜。
更多的时候,李笑是跟在陈导身后,和他探讨拍摄。就在姜燃好不容易放松后,第二天就听陈导说岸边的戏要补拍,加几场落水与水中挣扎的戏。
原本是没什么的,姜燃却在化妆间里听两个助理姐姐说,这几场戏完全是因为李笑心血来潮,非让陈导加的。原因竟然是要在电影中加上一段插曲,于是临时找人,找设备,众人忙活到半夜三四点钟,姜燃在水里泡到感冒,这场戏才结束。
第三天,这对惹人厌烦的兄弟才坐车耀武扬威地离开剧场,之后姜燃才从别人口中得知,那个叫李笑的男孩,他的舅舅是南城首富张万山。
平生第一次,姜燃意识到了,在自己这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上,有人就出生在那儿。
回神之后,姜燃表面上仍旧云淡风轻地看着表演。不得不说,李笑的业务能力不俗,哪怕真是年纪比角色大了一轮,但魏明身上的特质却全都显露了出来。这个发现让姜燃心惊,庆幸当初在剧组时陈导没让李笑去试戏,不然哪儿还会有自己后来的事。
但转念想想,那时候的李笑是整个南城上流社会捧在手心宠着的小祖宗,就算会拿影帝,估计别人也会头也不回地就拒绝。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别人争得头破血流的东西,而在有的人眼里,却连瞧都懒得瞧上一下。
“一会儿结束了,你去后台和李笑他们合张影,”李弘林悄声附在姜燃耳边说道:“工作人员会带你去,我在外面等你,都安排过了。”
借着台上忽明忽暗的灯光,姜燃还是看不清李弘林此刻的表情,只能隐约地描出他大概的侧轮廓。可就一眼,姜然不知为何,竟然会突然间觉得他与台上的李笑有几分相似。
鬼使神差地,姜燃转头对着李弘林把这话说了出来,“你和李笑是亲戚?”
说完姜燃就后悔了,恨不能拔掉自己的舌头,虽然李弘林的真实身份他并不知道,但光凭上次吴维回国的阵势,姜燃就能笃定这一家里绝不会允许自家人进娱乐圈。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进了,应该也不会混成李笑现在这样,看看李弘林捧常旭就能多少明白。
第42章 笑料
可听到姜燃的话后, 李弘林并没有生气,反而是握拳抵在唇上笑了几声,“你眼光倒是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