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旁边的众多艺人早就习惯了李弘林对姜燃的腻歪,对这些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旁边的教授却听他们的话听得糊里糊涂,什么阳春白雪,什么下里巴人,他简直是一头雾水。
旁边的翻译赶紧给他解释了一下,他这才恍然大悟,除了感慨中文的博大精深而外,也对李弘林和姜燃的感情表示羡慕。
最后开始做菜,因为李弘林之前已经小露过几手,所以这会儿他主厨也没人有异议。
姜燃像是在家里一样,帮忙洗了洗菜,别的再有点技术含量的活他也不会干了。
可光只是这样就已经足够让其他人惊讶的了,毕竟就算是没跟姜燃合作过的,都也听说过姜燃是个当惯了甩手掌柜的人。
可是看两人配合的默契程度,不难想象在家里他们应该也是这样分工的,这和他们想象中的出入实在太大了。
其实姜燃虽然表面镇静,但是心里也是疑惑的,平时李弘林虽然也在家里做饭,但都是煲煲汤,熬熬粥之类的。虽然味道不错,可姜燃始终觉得这些东西做法应该是很简单的,把东西挨个丢进去煮一煮,味道应该都差不多。
但今天李弘林做的都是实打实的硬菜,大概也是为了节目效果想在德国教授面前露一手,那些菜都是中餐菜系里叫得上名字的。
最后就连秦肃亦都放弃了自己的番茄炒蛋,跑到李弘林旁边来全心全意打杂了。
望着李弘林挽着衬衣袖子露出精壮的小臂,手上却拿着汤勺在搅拌锅里红烧的土豆烧牛肉,琳琳没忍住问了一句,“好香啊,这种菜在南城也找不到几个正宗的厨师,”李弘林许是这会儿心情还不错,配合着点了点头,“你是家里有人做餐饮行业的吗?”
当年李弘林在美国金融界是横空出世的,所以关于他的背景到现在都没什么人知道,就算知道也只是大致的生活轨迹,所以现在这个问题很有可能是触到了某种不为人知的地方,节目组所有人,包括姜燃在内都将李弘林望着,不知道他会不会回答。
“没有,”李弘林好象是没有感受大家的目光一般,依然云淡风轻地低头炒着菜,“不过之前家里有人喜欢做饭,跟着学了学。”
“那应该是江南那边的,杭帮菜。”林琳还要说什么,就被在客厅里的露露找了个由头叫出去了,摄制组这才松了口气。
人走了,李弘林没办法再回答对方的问题了,正好他也并不准备回答。低头机械地做着菜,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玛丽亚不是内地人,严格算起来她是个中外混血,当年战争结束她作为活着的慰安妇重新就业,没人知道她的家庭情况。但李弘林猜她应该除了战争期间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南城了。可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女佣,玛丽亚什么口味的菜都会做,这一点在李弘林他们住进筒子楼以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吴维那时候仁至义尽地帮他搞了个假身份,他可以读书,可以不是黑户,但是随时都有被发现的危险,所以李弘林和玛丽亚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白天李弘林很少去学校,老师们都当他是个混混,也懒得去管。于是李弘林就靠着这个时间出去找兼职,那时候南城很多餐厅都在招童工,李弘林缠着玛丽亚教他烧菜,白天再出去餐厅打工。
其实从那个时候李弘林就很清楚,他要自己复仇,走上金字塔的顶端依靠正常的手段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按照正常的顺序,他去参加高考就算成了状元,也只会是加快那些人找到他的速度而已。
后来李弘林走得是社会申请上的坎伯特,在最绝望的时刻他发现自己继承了李舜的脑子,这种原本李弘林最为厌恶的东西,在最后却成了他一飞冲天的最后一道跳板。
后来去了英国,那些跟着玛丽亚在晚上,昏黄的橘灯下做菜的记忆成了李弘林十四岁以后人生中,除姜燃而外最为温暖的记忆。后来玛丽亚逝世,他在英国没能赶回来见到最后一面,最终成为了李弘林人生中为数不多难以弥补的遗憾。
好在他学会了玛丽亚的手艺,无论他处于多么宽敞的厨房,拥有多么鲜美的食材,精致的厨具器皿,却只有那种熟悉的味道才是李弘林往后留恋厨房的原因。
饭菜做好以后,李弘林没了之前的高兴,哪怕大家都在尽力营造氛围,但那种感觉还是像易碎的玻璃制品,容不得一点裂隙。
众人都是边吃边夸,也在心里对李弘林的背景更加好奇了,这么一个富贵温柔乡里出来的公子哥,竟然厨艺这么好。
“李,你的中餐真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德国教授没有忍住,坐在旁边用德文直接夸了好几句,说完才意识到翻译此时离得较远,“您母亲一定是个贤惠的中国女人。”
谁知李弘林正在神游天外,没有注意到翻译的问题,径直用德语熟练地回答道:“是的,她真的很好,”说这话的时候李弘林的神情突然变得很柔软,以至于没有发现餐桌上其他人惊讶的目光。
最后还是露露笑着说:“李总还真的跟霸道总裁文里一样,什么语言都会啊。”
餐桌上的氛围这才又重新缓和下来,李弘林也跟着笑了笑,“什么总裁文不总裁文的,我也就是个帮人打工的。”
总得来讲今晚上的这次做饭活动进行得很成功,李弘林在节目组的眼里简直就是座宝藏,和预先设想的总裁套路不同,简直就是反转了所有人心中的想象,就是在拍着,他们连日后的噱头标题都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