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福晋微微点头:“喜欢就好,咱们府里的孩子还是太少了些,个个都是宝贝儿。”
  说着就招呼了丫鬟,端过来两个托盘,上面放着的是几块儿墨条,福晋笑着说到:“是上好的墨条,用起来十分丝滑,又很有几分清香,王爷当年去安徽特意买的,三阿哥和四阿哥这年龄,喜好读书,就该用这上好的墨条。”
  五阿哥呢,反正也不写字呢,还没启蒙,弄个怀表玩一玩也行。
  本来不给,有娘娘赏赐这说法,大家就都没什么意见了,现在再来这一手,李氏和钮祜禄氏脸上是半点儿不甘心都没了,忙起身谢恩,笑意盈盈的。
  于是这事儿,就算是这么过去了。
  回到玉兰院,苏培盛那边就将放大镜给送过来了,耿文华一看就知道,不太合适,纯净度太低,那么,造玻璃这事儿,就该开始提起来了。
  她先让人去打听了现在这内务府是如何烧制玻璃的,然后和自己所知道的对比一下,得先弄清楚,是制造条件的问题还是制造原料的问题,现在没办法烧制纯净度高的,那肯定是因为烧制不出来,有某方面的原因,她要做的,是调整,而不是一下子就列出条件,说就按照我这个来,那她这就不是有才华了,她这纯属妖孽。
  这边忙活的事情,苏培盛也没瞒着胤禛,胤禛只摆摆手:“她要什么,就给什么,想打听什么,不是朝堂上的事儿,也但说无妨。”
  胤禛还是抱着些希望的,只盼着耿文华的那些机敏才华,比他想的还要多。
  他正要起身,门口就传来了声音,是个小太监。胤禛看了一眼苏培盛,苏培盛就忙出去,片刻又回来:“年庶福晋送了一碗汤过来。”
  胤禛顿了顿才点头:“端进来吧。”
  人不能进,书房这地方,自来只有福晋能进。
  一碗鸡汤,略有些油腻,胤禛只尝了一口就没动了,但到了中午,到底是给年氏面子,就去了年氏那边院子。年氏正在坐在桌子前面写字呢,听见脚步声才转头,看清楚胤禛,脸上就露出几分喜意,轻盈的起身冲胤禛扑过来:“王爷,今儿要在妾身这里用膳吗?我这就吩咐厨房做些王爷喜欢吃的。”
  胤禛顺势抱了一下她,然后松手:“你刚在忙什么?”
  “我想将王爷的诗收集一下,然后印刷一本诗集。”年氏笑着说到,将之前放在一起的纸张拿过来给胤禛看,上面都是她自己抄录的胤禛的诗词。
  胤禛……素来务实,诗词这东西,很少有作品。见年氏整理出来了,他自己看着,有些年少时候写的,现下忽然就有一种重回当年时光的感觉。
  “从哪儿收集的?”胤禛就笑着问道,这种太久远的,二十年前的,他自己都快要想不起来了。
  年氏笑道:“多用些心思,就能打听得到。王爷,您说,若是印刷成诗集,可还行?”
  胤禛顿了顿,摆手:“你心意我明白,不过这事儿却是不可为。一来是我不求名,如此大张旗鼓……难免让人非议。二来,几首诗词而已,又多是年少年轻时候所作,我也不是很满意。”
  第90章 耿文华想要,那给她就是……
  胤禛一说不愿意,年氏脸色立马就有些不开心起来,叹口气才说道:“我忙活了好长时间呢,又耗费了许多力气。”胤禛既然性子务实,这些诗词他自己写过就扔在一边去了,并不很当回事儿,年氏要打听,那能是个简单事儿?
  付出许多,结果胤禛一句话就给否决了。年氏心里微微有些不自在,今儿还听说苏培盛给玉兰院那边送了不少东西过去呢。耿氏想做什么,胤禛大多时候是许了的,不光是许了,还给东西给钱。
  年氏是有些瞧不上耿文华忙的那些东西的,蛋糕这东西呢,厨房里的小玩意儿,不过是厨子暂且没想起来,让耿文华抢了个先而已。不管是君子还是千金,和厨房都有些不沾边,毕竟烟熏火燎的。蜂窝煤吧,她是听自家大哥和二哥说过,这东西是很好的,长远来说,对朝廷十分有利,若是有朝一日,百姓人人都用得起蜂窝煤,那才是……功在千秋的事情。
  但是,功在千秋暂且没看出来,整日里弄的双手黑乎乎,又要和黄泥打交道,她就不觉得这是个什么好事儿。
  胤禛也喜洁,她以为她和胤禛是一样的。
  真正的名门闺秀,该是和她一样,闲时候看看书,写诗词,弹琴作画。
  可偏偏,她看不上的耿文华那一套,胤禛却是十分支持,给钱给东西的。她觉得文雅高洁的,胤禛却是不答应,还觉得有沽名钓誉的嫌疑,这样一对比,心里能舒坦就奇怪了。
  年氏这略带抱怨的话,胤禛并未很放在心里,只说道:“再者,我也不是什么名人奇人,我出诗集,怕是要贻笑大方,再者,人该守着本分,我现下该兢兢业业为皇上办差才是,这事儿,日后不要再提了。”
  他若是功成名就,那出本诗集,是锦上添花。说句……有点儿暴露野心的话,唐太宗一辈子也没写过多少诗词,人家那诗集,做帝王的,谁没看过呢?
  他现在不过是一个亲王,现下不说赶紧办差办事儿,去搞什么诗集——就连三哥,喜好文学,人家也没整天折腾什么诗集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