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耿文华也不和他分辨,只笑道:“试试吧,就弄一个小小的池子,也用不了多少红薯,若是能成,说明这法子可行,日后用这法子,就可以节省更多的红薯,一年年累计下来,也是个不小的树木了。就是不成,现下年景好,也不差这点儿红薯。”
  明末清初,这段时间是自然灾害比较多的,到现在,已经是快趋向于平稳了。虽说也还有,但至少比初期好很多了。
  耿文华是主子,庄头顿了顿,也就应了下来。
  “玉米也该播种了,间苗你们也该多留意些。”玉米是没有育苗的,直接播种,为防止有些种子不发芽,一次性就需要丢两三个种子,所以有时候就一起长两三个苗。
  这种的就不行,玉米是很需要生长空间的一种作物,但凡拥挤些,哪一个都长不好,就需得间苗,间苗的意思就是拔掉多余的,只留下粗壮的,单个的。
  胤禛从外面回来,在门口听半天,等庄头告辞,这才问了耿文华:“你对种地,倒像是很有经验?”
  女眷,顶多就是喜欢种个花花草草,有些别说是种地了,种菜都搞不清楚。可耿文华这说的,倒是很有经验。
  “我自来聪明伶俐,学什么都一学就会。种地嘛,也不是什么难事儿,自己看看书,再找人问一问,道理是一通百通的。就好像种花一样,你看,这花掐了上面的尖,是不是周围就开始发侧枝了?可若是不掐了上面的顶呢,它就会一个劲儿的往上长是不是?种庄稼肯定
  也是一样的道理啊。”
  耿文华抓一把棋子洒在棋盘里:“地方就这么大,植物要生长所需要的肥料也是有限的,那如何才能控制它往咱们想要的地方长呢?”
  咱们要叶子,那就控制枝条。咱们要根茎,那就控制上面枝叶。咱们要穗子,那就控制下面茎秆。反正,总得压着一样,让另外一样长才行。
  话糙理不糙,胤禛笑道:“能悟出来这个道理,也确实是你学的好了。”
  他将耿文华扣在桌子上的书本反过来看了看,《齐民要术》,也确实是自己在学这些东西了。
  他又将书本扣回去:“现下天气也热起来了,我想着往庄子上住几天,你可要跟着去?”
  耿文华眼睛顿时就亮了:“庄子上?哪个庄子?我想去。”
  要去肯定是要去府里的庄子上来,距离京城骑马也就一个时辰,近便的很。那拉氏是不去的,那拉府上送了信来,说二格格前段时间生病,李氏急得不行,她自己也不好上那拉府上去,就只好求着那拉氏。
  那拉氏呢,好人做到底,生怕李氏这边又有什么主意,干脆就留在府里,万一李氏要出门什么的,也省得到时候找不到人打招呼。
  钮祜禄氏也要去,带着四阿哥一起,年氏不去,若是去园子里住,她倒是喜欢的。庄子嘛,也就那回事儿,不如府里方便清静。
  于是,胤禛就只带了耿文华和钮祜禄氏了。
  耿文华又带了五阿哥和小格格,小格格现在半岁多了,开始学着自己坐起来了,小屋子就有些关不住了。主要是也有个五阿哥做榜样嘛,五阿哥整天一吃完饭就出门玩儿了,小格格眼睁睁的瞧着自家哥哥一出门就没影,她能心里不着急不好奇不盼着出门吗?
  她倒是不会说,但是她会指,伸手指着门口让奶娘去。奶娘不去还不行,她会叫,还会哭闹。
  所以干脆将她也带到庄子上,那地方大,够她转悠的。
  这庄子还和之前的庄子不同,之前去的是京城外的,附近有山脉。现在这个呢,是靠着一条河的,这条河和护城河又是联通着的。当然,距离有点儿远,也不是说你这边顺着游泳就能进护城河的。
  护城河那防卫,可森严的很。
  靠着河边就凉快,尤其是到了半下午时候,胤禛若是没什么公务办,就拿了钓鱼竿在河边钓鱼。
  钮祜禄氏就愿意让四阿哥在不远处描红读书,相比之下,五阿哥兄妹俩,那简直就是……太逍遥自在了。
  耿文华领着五阿哥弄钓虾篓,小格格不会说话,就拍手表达自己的兴奋和激动。
  胤禛就忍不住沉气沉气再沉气,他这儿钓鱼呢,那母子三个叽叽呱呱的,实在是吵闹的很,本来这小河里就没多少大鱼,还被他们给惊走了。
  但是再转头一看吧,也舍不得生气。
  耿文华笑的春花儿一样,五阿哥那脸上都是灿烂,小格格那笑声一起来,另人脸上都是止不住的笑意。看着就觉得,好像天气都没那么热了。
  他干脆招招手叫五阿哥:“弘昼,过来。”
  五阿哥忙凑过去,他命人去拿了小钓鱼竿过来:“坐下来,钓鱼需得有耐心,也需得安静。”
  因着耿文华一直是带着五阿哥玩儿,所以五阿哥的性子是有些坐不住的,没过片刻那屁股上就像是长了钉子,左右扭转,来回转身。
  胤禛没着急开口,而是等他熬不住了,站起来了,这才抬手往下压了他肩膀:“坐着。”
  弘昼就转头喊:“额娘。”
  耿文华笑眯眯的;“哎呀,咱们五阿哥在钓鱼啊?那是不是能钓一条大鱼啊?真要钓上来一条大鱼,那我和妹妹晚上岂不是能吃到五阿哥亲手钓的鱼了?那可太好了,我得亲自去摘菜才行,这才能配得上咱们五阿哥亲自钓的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