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她这会儿正笑眯眯的给五阿哥弄鱼肉呢:“多吃鱼肉会变聪明。”
  五阿哥眨眨眼,有点儿不太信,又侧头看胤禛,胤禛笑道:“你额娘说的是对的,多吃鱼肉有好处。”
  五阿哥赶紧低头将碗里的鱼肉塞到嘴里,其实厨子的手艺好,做的这鱼肉,半点儿腥味都没有,但小孩子嘛,可能到某个年龄,就特别挑食。
  弘昼就是如此,从今年年初开始,就有些不太愿意吃肉,什么猪肉牛肉鱼肉鸡肉,都不吃,只吃菜。
  他不爱吃也不行啊,小孩子营养不均衡就容易不长个子,也容易积食。所以,耿文华得哄着他吃,猪肉不爱吃那就做成甜口的红烧肉,放些冰糖,甜滋滋的,那味道就很不一样了。
  鸡肉不爱吃,那就做炸鸡排。
  反正哄着偏着,弘昼倒是也没少吃这些东西。
  胤禛吃饭的时候并不爱说话,五阿哥倒是喜欢说,小孩子正是学规矩的时候,一张嘴,饭菜都容易喷出来。奶娘不得不在一边时刻提醒:“食不言,寝不语。”
  再看耿文华和胤禛都认真吃饭不言语,五阿哥也只好闭嘴了。
  吃过饭,耿文华一手拉着五阿哥,一手拉着胤禛:“到院子里消消食儿,不然容易积食。王爷等会儿可还要去书房?这怀表若是组装,必得有零件,这些零件,王爷打算让谁来做?”
  “之前那两个工匠,我已经让人给安排到内务府了。我之前给汗阿玛上了折子,想将这个差事,交给十三。”胤禛说道,并不隐瞒耿文华:“十三细心,做事儿又十分较真,这种事儿,该交给十三。”
  这样零件才不会出错。
  耿文华也就随口一问,反正交给谁这事儿也不可能交给她。
  胤禛沉吟了片刻:“回头让耿管领求找十三,这事儿……可能还需要你定个标准。”也就是要来回传话,让别人传不太方便,但耿管领是亲爹,亲爹也就无所谓了。
  耿文华怔愣了一下赶紧摆手:“王爷不用为了我特意提拔我阿玛,这个标准,回头我订个表格标注明白了就行……”
  “倒也不是专门提拔你阿玛,你阿玛为人谨慎小心,这事儿确实是合适他去办的。”胤禛摆摆手,打断了耿文华的话。他并非是徇私之人,所以要用耿文华的阿玛,也并非是真的看耿文华脸面。
  耿文华顿了顿,也不好一直拒绝,上面领导给你恩典呢,你一直说我不要我不要的,那领导心里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你不识抬举?会不会觉得你是嫌弃这恩典小?
  “那就多谢王爷了,王爷慧眼识珠,说不定我阿玛当真在这方面能有大才?若是……还请王爷开恩,放他回来照旧做个管领。”耿文华笑着说到,胤禛摆摆手,并不多言。
  大约散步一刻钟,胤禛就去了前面书房。耿文华带着五阿哥回去睡午觉,五阿哥有些想妹妹,就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也不知道妹妹睡觉没有,嫡额娘会给妹妹吃蛋羹吗?”
  “你嫡额娘又不缺那一个鸡蛋,为什么会不给你妹妹吃蛋羹?”耿文华都好奇了,这逻辑是哪儿来的?
  “鸡蛋是不是很贵?”五阿哥又好奇,耿文华摇头:“不算贵,几文钱一个。”
  “几文钱是多少?”五阿哥更好奇,他还没见过铜板呢,就算是压岁钱,得的也是金瓜子之类的,铜板那都是在别人嘴里存在的东西。
  耿文华伸手轻轻拍他后背:“一文钱可以买两个馒头,两文钱可以买一个包子,三文钱可以买一个鸡蛋……”
  这样说话像是念经一样,再加上她拍的轻柔,没一会儿,五阿哥的眼皮子就开始下沉。于是,她说话的声音就越发的低了,等五阿哥一闭眼,她自己也跟着闭上眼睛。
  下午不用去给九阿哥他们讲课,耿文华就干脆带了五阿哥在花园里玩儿。正是秋季好时节,秋高气爽的,花园里菊花也多,耿文华就弄了不少,打算做个菊花枕。
  正忙着,又瞧见胤禛带着人往这边来,她本来打算躲一躲的,结果没躲过去,人已经抬头看见她这边了,就只好带着五阿哥过去行礼。
  胤禛一招手:“既然碰上了,那就一起吧。我之前在园子里栽种了两排花生,现下已经长熟了,正打算去挖出来。”
  耿文华嘴角抽了抽,什么时候种的花生啊?但想想人家种了也不会和她打招呼,也就不问了。跟着胤禛去地里,说是两排花生,其实不止两排,估摸是一分地。
  胤禛将衣服给拎起来塞在裤腰里,伸手问旁边的太监要了锄头,他还记着耿文华跟来了呢,特意叮嘱:“你不用挖,你就跟在后面,将泥土稍微甩一甩,再将掉下来的
  花生捡起来就行了。”
  人家干活儿是真认真,那锄头一起一落的,竟然很有样子,一点儿没有锄坏,大都是整棵挖出来的。
  耿文华一手拎着花生秧,甩一甩泥土,一手拿着小搂耙,还要将地里给刨一遍,免得有落下来的花生,可胤禛技术好,她刨出来的就没几个了。
  没多久,弘时也跑过来了:“阿玛,耿额娘,我也来帮忙。”
  胤禛点点头,吩咐弘时:“你手上力气没分寸,就帮你耿额娘吧。”十来岁的小孩子,力气有限,就干脆做点儿轻巧的活儿。
  五阿哥也帮忙呢,耿文华这边甩一甩,有掉下来的花生,五阿哥就赶紧捡起来放在小背篓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