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也就是这时候,胤禛那边得了圣旨,要跟着康熙巡蒙古去了,跟着的,确实是钮祜禄氏。
  胤禛一走,府里也就安静下来
  了。
  李氏整日在屋子里做针线,不是给那拉氏做,就是给弘时,或者阿林保做,有事情在手里,也就不心慌。
  那拉氏呢,这么大个府邸呢,每日里也忙得很。
  年氏在休养身体,宋氏照常在念佛,整个府里也只耿文华一个是闲人。
  人闲生是非,耿文华就是这样的人。太闲了,总得找点儿事情做是不是?又开始折腾她那绘本了,这东西只要有人看,有人买,她是宁愿赔钱都不愿意关掉这门生意的。
  那怎么才能让自己不赔钱呢?这个印刷,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耿文华让人弄了一整套的印刷工具在自己的工作间,每日里带着小格格一起忙活,油墨这东西弄在身上不好清洗,那就干脆让人采买些便宜的麻布衣服套在外面。
  至于手上脸上,弄上去就弄上去了,洗一洗就好了,没必要大惊小怪。
  弄了一整个月,印刷的主意没想好,倒是先让耿文华将另一样东西给做出来了——肥皂。
  油墨不好清洗,若是使劲揉搓也不是洗不掉,但也容易将布料洗坏,再者小孩子皮肤嫩,搓的太用力,小格格也受不住。那怎么办呢?只好是再弄一种清洁力更强的肥皂了。
  这东西呢,技术含量是不高的,再者,清朝虽然是个封建王朝啊,但是,古人真的是有智慧的,人家也有去污的澡豆香胰子这些东西。
  所以她弄出来之后,并没有很在意,就自己和小格格用。
  可那拉氏很快就知道了,叫了她过去询问:“我听说那肥皂用着很是好用?尤其是衣服上的脏污,打一点儿就能洗掉了?若是如此,这东西若是拿来卖,该是能赚钱的。”
  耿文华顿了顿,眨眼:“福晋的意思是,咱们开个铺子做这样的生意?”
  那拉氏笑着点点头,耿文华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她之前给自己出主意开的那玻璃摆件的铺子,简直能用日进斗金来形容。赚钱的事儿,谁不喜欢呢?
  耿文华却是摇摇头:“福晋,恕我直言,这东西确实是能做生意,但也要看福晋如何做,看福晋是打算卖给谁。”
  那拉氏就微微皱眉:“这是什么意思?洗衣服洗脸洗手的东西,能卖给谁呢?世人都要用,世人都能买。”
  “那福晋如何定价呢?”耿文华问到,那拉氏挑眉:“你本钱如何?”
  “按照本钱来算,一块巴掌大的肥皂,该卖十五文到二十文钱。”耿文华坦然说到,用的是猪油,猪油这东西,现代没人吃,虽说她穿越之前是有公众号为猪油平反吧,但这东西家常炼制是很少的,大部分人还是更喜欢到超市买一桶油,方便,储存时间长。可在古代,猪油是好东西,甚至这肥油的价钱,比瘦肉是更贵的。
  用这种东西做肥皂,在平民百姓眼里,绝对属于奢侈浪费,不知所谓——饭都吃不饱呢,用这样珍贵的东西做肥皂洗衣服?
  那拉氏也并非是不知道民间疾苦的人,听着这话就皱眉了:“非得用猪油?别的可以吗?”
  耿文华摇摇头,科技条件达不到,清朝的各种油脂,要么是天然作物提炼的,要么是动物身上提炼的,不管哪种弄出来的,都是可以吃的,但凡是吃的……除非是民间人人可吃饱,否则用这东西来做肥皂,基本上都不可能达到盈利条件。
  倒是可以到民间收废弃油水——就比如说开饭馆的,做油炸生意的,时间长了,油不能用了,但这种的能做多少肥皂呢?
  “若是往贵了卖,倒是还能有收入。可这种东西,我总觉得,该往便宜了卖。民间百姓,谁家不洗衣服,谁家不洗脸洗手呢?咱们这样的人家做生意,要么就是做贵人的生意,就如同那玻璃摆件。要么呢,就不赚钱……”
  耿文华说了一半忽然顿住,因为她察觉,这些话并不是她该说的。就是说,也不能对着那拉氏说。就是胤禛,她也得衡量了,组织了语言,才能说。
  那拉氏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但还是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伐冰之家不蓄牛羊……”
  换句话说,玻璃摆件这东西呢,有和没有,并没有什么区别。我家里有,我顶多是摆出来让人觉得富贵。我家里没有,也并不妨碍吃喝。所以呢,对百姓是没有多少影响的。
  但肥皂这东西,人人家里得用。就算是香胰子这种东西,普通百姓家里稍微有点儿钱,还是要买的——不然家里女眷怎么办呢?既然人人家里要用,那你卖高价钱,就不合适。可若是低价卖,这东西成本又在那里放着……
  那拉氏沉吟片刻就问到:“若是能降低成本,咱们是不是能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出售?”
  不是价格高低的问题,而是这个生意,就不该属于雍亲王府,就好像煤球这东西,比之煤炭,方便便宜许多,可这东西,民间谁家卖呢?不都是朝廷各地的衙门给出煤炭,从根本上控制这个成本的价钱吗?
  就跟茶叶,盐巴,铁器一样,朝堂压在上面,朝廷有规定,所以民间人人可以吃的起盐,茶叶就算了,百姓买不起好的,自己还可以炒制普通的。铁器,民间百姓家,也有铁制的农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