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耿文华行了礼,有些好奇:“这是什么?”她最近好像没做什么好东西,用不着康熙给赏赐吧?
“之前不是说沙俄那边来了使者吗?这是沙俄那边送来的礼物。”胤禛笑着说到,耿文华吃惊:“这算是国礼吧?”两国来往,人家使者带来的礼物,你一个亲王,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抬到你家来了?
别说是你没登基呢,就算是登基了,这些东西不也得先入国库,登记造册,随后你才能拿到后宫,叫了妃嫔来欣赏把玩吗?
就这么,大大咧咧的给搬回来了?
胤禛笑道:“汗阿玛知道你素有才能,才答应让我将这些东西带回来,一来看看你能不能仿制,二来也是问问有没有别的用途。不过,你也不用很放在心上,东西就放在这儿,工部和内务府的大人们也不都是蠢货,他们自然是能仿造出来的。所以,你就看一看,玩一玩就行了。”
若是只放在宫里,倒是怕白白浪费了好东西。
耿文华顿时来了兴致:“先打开我看看。”
苏培盛帮忙将箱子放在软榻上,两个侍卫就忙忙行礼告退。胤禛亲自打开箱子,将里面的东西一一拿出来,耿文华眼睛都亮了:“这是,望远镜?还有显微镜
?”
光是这两样,她都有些爱不释手了。
说实话,在看见这个望远镜之间,她明明都捣鼓出来玻璃了,居然都没想起来弄一个这东西。怎么说呢,电视误我,就好像下意识的以为,这个千里眼,在大清好像很普及一样。
胤禛倒是都认识这些东西的,因为宫里有,也是从西洋来的,不过并非是这次沙俄送来的,而是之前汤若望从自己的故乡带来的,并且还指导过康熙用法。康熙会的,这些个皇子阿哥们,若是有心学,必然也是会的。
胤禛——只能算个半桶水,知道名字,知道做什么用的,操作起来却很是生疏。
“这个是,晴雨表?”看到另一样东西,她顿时惊讶:“沙俄现在就有这种类似于天气预报的东西了啊?”
晴雨表其实原理是比较简单的,就是根据空气中的水因子的多少,来推测会不会下雨——下雨之前,天气都是比较潮湿的,也就是空气中水分含量过多,会导致某些材料变色,或者改变体积之类的。
之前内务府的工匠曾经做出来过温度计,甚至因为有这个温度计,耿文华还曾想过大批量饲养鸡鸭,人工孵小鸡之类的事情。不过后来不了了之,因为兽医行业稀缺,万一出了鸡瘟她怕是搞不定。
再者,禽流感这东西,在现代可能不太算什么大事儿了,但是在这个年代,真的是能死人的。她并不敢尝试,生怕造成杀孽。
温度计和晴雨表,在某些地方是有些共同点的,但她从没联想到晴雨表这东西上。
“我能不能……算了,万一拆开就坏掉了呢?我回头自己想想,看哪种材质比较符合要求。”耿文华说道,胤禛沉吟了一下摇头:“其实这东西,作用并不是很大……只能推测短时间内天气变化,但短时间内天气变化,我们民间也是有许多推测方法的。”
唐朝就有相雨书,就是推测下雨天气的书本。
后来康熙也让人编纂过气象书,就是让人收集民间关于天气的观测,然后让工部官员编纂成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谚语,再通过官府,在民间传颂。
现下民间是有已经有一套比较系统的推测天气的办法,一看云彩二看天,三看动物四看树,有经验的老农,甚至在地里走一趟,都能推测出来接下来几天是要下雨还是晴空万里。
耿文华笑眯眯的:“我觉得还是有点儿用的,若是造价不高,民间百姓该家家户户有一个的。王爷没晒过粮食怕是不知道,晒粮食的时候是最怕突如其来的雨水了,这种雨水是最没办法推测的,明明上一秒钟还是艳阳高照,下一秒你一眨眼,就是大雨倾盆,若是能有这么个东西……”
说着她自己就卡住了,因为忽然想起来,这东西的准确率也不知道是如何,万一错那么一两次……这可不是现代,现代你少一季的粮食也饿不死。可这朝代,若是少了一季粮食,那是真的有可能会饿死人的。
可就是现代,也没人能做到天气预报精准到一两个小时之内啊。
她就叹口气,胤禛知道她是为什么,伸手拍一拍她脑袋算是安慰:“你若是觉得有用,就试着做一个,哪怕只能帮人避免一两次,也算是派上用场了对不对?”
耿文华点点头,将东西暂且放在一边,再去看其他的。
看来看去,她最感兴趣还是这前面三样,剩下的大清都是有的,她以前也见过。
胤禛就将剩下的东西都给收起来了,说是带给耿文华看一看,耿文华看不上的,自然还是要送回到宫里去的。
“这几个可以不用回去吗?”见他将箱子收起来,耿文华就疑惑,胤禛笑道:“你先留着看一看,回头再送回宫里。”
耿文华笑眯眯的:“这个千里眼……是不是有很大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