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这世上,能做交易的国家,并非只有那几个。
她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织布机改造出来的消息也不用隐瞒胤禛。胤禛推广不推广,那是他的事儿,但是耿文华必得要抢先办一个女工纺织厂,然后在织布机普及之前,先一步抢占海外那些市场。
她心里做着计划,面上却是轻松自在:“回头我让她们在纺织些布料。”
知春忙应了下来。
庄头办事很利索,她说要织布机,不到一个时辰,这织布机就送到了耿文华面前。耿文华自己将那织布机给拆掉,一点点儿的进行拼凑,想要改进就必得要先研究,将整个织布机的工作原理给弄明白才行。
抓蚯蚓的事儿也还是在进行,不过这事儿她也不用亲自盯着看了,只过了四五天,那些分了群的小鸡就开始有差异表现了,明显吃了蚯蚓的这一群更大一些,并且下的鸡蛋也更大些。
这说明蚯蚓是很有用的,所以庄子上的人,自发自动的就开始照看蚯蚓,观察哪一个箱子里的蚯蚓能活的更久,长的更大。然后,按照这个箱子的规格,仿造新的箱子,然后继续养蚯蚓。
还有人无师自通,开始将蚯蚓断开来饲养,这样的是比等它自己繁殖更快一些的。
因着这个发现,庄头就找了耿文华商量,今年庄子上饲养的鸡鸭数目,想比照往年,多翻一倍。
耿文华就忙起来这孵小鸡的事情,得知庄头是自己找抱窝母鸡,她就建议庄头弄个常温的孵化室。
但庄头给耿文华算了一笔账,表明弄这个孵化室很没必要。
你要保持常温,屋子里的炭火就不能断,屋子里炭火不断,还得要棉被,还要有人来翻动,来照看,还要打量采购温度计,还要搞消毒,屋子里保持湿度这个就不用算进去了,因为用水不要钱。这些总共花费出来的银钱,少说在十两银子左右。一个屋子,至少可以放两三百个鸡蛋,也就是一次性可以孵出来至少一百只小鸡。
但若是让老母鸡抱窝,一来是这个破壳的数量有保证,二十个鸡蛋,至少有十八个是能正常孵出来的,一百个小鸡就得用至少六个老母鸡,老母鸡抱窝一般是二十一天,抱窝期间不生蛋,也就是少生一百二十个鸡蛋,这换成钱,也就是说,三年时间,白费一两银子。
十两银子……这都三十年了。
三十年,那孵化屋子也该重建了吧?再者,煤炭还有消毒的药物,这些可都是用了就没了的,需得另外购买的。
耿文华顿了顿,伸手:“那
要是一次性孵化一千只小鸡呢?这一个屋子里用的东西不变,孵化小鸡的数量却是翻了十倍,那是不是顶得上老母鸡抱窝三十年了?”
然后,就节省了三十年时间。
时间可比任何东西都值钱。
庄头顿时说不出来话,张着嘴巴好半天:“一千只小鸡?咱们自己养不下啊。”
“卖出去啊,再说,我也不是只这么一个庄子,我有三个庄子呢。”耿文华说道,另外,府里谁还没个庄子?那拉氏有,年氏有,李氏有,钮祜禄氏现在也有。
这一个庄子,不能买两百只吗?
一千只就是赚钱了,两千只岂不是更赚钱了?反正屋子里的地方空着也是白白空着,倒不如放满了鸡蛋。
“再者,咱们可以便宜卖!别人卖五个铜板,咱们卖三个铜板,百姓也能因此获利。”因为有更便宜的,所以大家买的时候也能多买些。至于原本卖小鸡小鸭的,耿文华也不会断了人家生路:“就告诉他们,若是愿意学这方法,也能免费学,只来帮着照看一段时间,自己也算是上手过了,觉得自己会了就成。”
到时候,全国孵小鸡的都会了,是不是所有百姓都能买得起小鸡了?
因为一个孵化室建立起来,就必然不会让它白白空着的,那毕竟都是真金白银的付出,为了回本,也得一年往外卖三五千只小鸡才行。
民间为什么有家财万贯带毛不算的说法?
一来是因为家畜一旦有生病的,那就是一整片的传染,说没也就没了,相当于半年心血白费。二来也是因着买小鸡小鸭不便宜,投入过大,一旦损失,那就是翻倍的赔钱。
但若是小鸡小鸭十分便宜呢?两个鸡蛋就能换一只小鸡小鸭呢?
若是喂养也十分便宜呢?随便订个箱子就能养蚯蚓,家里吃不完的菜用来做饲料,那投入成本是不是就没那么大了?
耿文华摆摆手,示意庄头去找人:“就咱们庄子上,问一问谁家孵小鸡比较厉害,请过来帮忙,咱们先试一试,若是能做,就一年四季都有小鸡可卖,若是做不成……我自己的银子,白费了也成。”
主子要做的事儿,庄头只能委婉说自己的建议,并不好拦着。
于是,只好听从耿文华的吩咐,先去佃户里面找擅长孵小鸡养小鸡的。
人才嘛,处处都有。
不到三天时间,庄头就将人给找来了。一个据说是孵小鸡能有九成的成活率,庄子上不管谁家要小鸡,给他送五十个鸡蛋,就能拿到十个小鸡。
一个呢,据说是养鸡十分厉害,养十只,能长成至少八只。
这两个都是妇人,见了耿文华也诚惶诚恐的,耿文华就将自己的这孵化室的事情给了一下,她自己只知道个大概,比如说这孵化室需要一个恒温,但具体多少度她不知道。也知道这个孵化室需要一个湿度,但是多高的湿度,她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