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耿文华垂下眼帘不搭理她,怎么说呢,总感觉大家都变的好快,好像一转眼就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改变,丝滑的改变了对人的态度。
可她却是有些……还没适应。
这样不太好,人得学会适应环境才行。你不适应,太突出了,就容易死翘翘。
年氏撇撇嘴,没再说话,只端着酒杯微微抿一口,随即叹气:“这酒水的味道也就一般般,不如我自己酿造的。”
“回头我送你一坛酒如何?”她又问道,耿文华笑道:“好啊,年妹妹亲手酿造的,我估摸这世上没几个人有这口福,妹妹若是送我好酒,我送妹妹些什么呢?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年
氏顿了顿才摇头:“也并没有什么想要的,若是你非得给……不如你教教我,如何将孩子养的健健康康的,我家六阿哥……我实在是没法子了。吃也吃不多,睡也睡不好。”
她大约是积攒了许多苦水,这会儿就有些收不住:“自打进宫,天天半夜里哭闹,睡得好好的,忽然就尖利的哭起来,又是踢脚又是手打的,我都怀疑……”
是见鬼了。
但宫里不许说这样的话,再者,这可是宫里,康熙刚过世,你说你儿子见鬼了,见的哪个鬼?
因此她连太医都没敢叫,晚上只让嬷嬷将房门关好,孩子晚上一哭闹,就在床帐里面哄着,尽量不传出来太大的声音。
“有可能是刚搬家,换了新地方,孩子陌生,所以才害怕。”耿文华说道,她那六阿哥,自来体弱,大约是因着前面夭折过的,还有小产过的,年氏对这个好不容易保住的孩子,就十分看重。
在府里时候就特别精心,天热了不出门,天冷了不出门,刮风了不出门,下雨更不出门。跑两步出汗了,就要赶紧坐下来歇一歇。
府里那儿童游乐园,六阿哥长到现在,去的次数屈指可数。
这样一个基本上不怎么出门的小孩儿,忽然到了宫里,又接连换地方,必然是惶恐不安的。再者,年氏又不是守着他睡觉的,母子两个一个住在正殿,一个住在侧殿。
不像是府里时候,厢房也就是三两步的距离。
“你若实在是放心不下,就将孩子带在你跟前,晚上睡觉之前讲一些温馨的故事。”耿文华说道,顿了顿,又说道:“再或者,找上好的桃木,做了桃木剑放在枕头下面。再或者,用棉布包了小米,在孩子身上点一点。”
这后面的说法就涉及到玄学了,耿文华以前是不信这些的,甚至见谁用,还要嗤之以鼻。
但现在,她是很理解年氏的。真的,做娘亲的,见着孩子受罪,那真是什么法子都愿意试一试的。玄学这些虽然是迷信,但万一哪个点儿,就正好对上了呢?
年氏不断点头,她拉不下脸去问钮祜禄氏,和李氏也没几分交情,思来想去,也只能是找耿文华打探一番了,至少耿文华的一双子女,都养的挺好。
“说什么呢?”正说着话,钮祜禄氏就从后面冒上来了,耿文华笑道:“在说养孩子的事儿呢,小孩子,一到了天冷时候就症候多,小格格前两天刚有些咳嗽,我想着给她炖些雪梨汤。”
这也是真的,京城干燥,早起那喉咙里干的就像是要裂开了。小格格年幼,晚上睡得还是火坑,那早起都有可能流鼻血。
雪梨汤是用雪梨,银耳,枸杞,再加上冰糖熬制的,甜滋滋的,小孩儿特别喜欢吃。
钮祜禄氏就点头,深有同感:“弘历前几天也是有些咳嗽,我倒是没想起来雪梨汤,我就想起来那个川贝汤了。”
年氏笑道:“川贝是好东西,你这个怕是更有效果吧?”
这个用来做药膳是很好的,又滋补,又滋阴。
旁边三福晋也掺和进来:“若是用贝母,那种大些的才是好东西,小一点儿的没那么好的效果。”
“其实大小无所谓,要看产地。”李氏也跟着说了一句,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讨论开了。
太后瞧着好奇,就问那拉氏:“说什么呢,那么热闹。”
那拉氏笑道:“说些养孩子的事儿,皇额娘可要尝尝这道菜?”她的弘晖去得早,这些养孩子的话,她是不愿意听的。
太后也知道她心里为难,就顺着她的意思吃了两口菜。随即,喊了十四福晋过来:“这几天府里可还好?”
十四福晋张张嘴,想说点儿什么,但顿了顿,赶紧点头:“好着呢,额娘别担心,十四爷趁着这段时间,正好在府里休养休养,他之前在西藏带兵,身上也有些暗伤,再加上气候不适应,也有些小症候。”
抿唇笑了笑,十四福晋又说道:“正想着请娘娘赏赐个太医呢。”
因着十三阿哥被圈在养蜂夹道那些年,吃了太多苦头,所以身体有许多损伤,但凡都了冬天,更是难熬。胤禛登基之后,别的不说想起来没有,至少十三阿哥这边,他是立马就想起来,给赏赐了个太医过去。
这太医,就是专门负责十三阿哥的身体。好了坏了,就得立马和胤禛说,这太医也能直接从太医院拿药——太医院的药材,那可是全大清最好的,除了皇上赏赐,也就是宫里贵人们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