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耿文华嘴角就带了几分似笑非笑:“压在我头上了?这话可也只有你说。”
李氏都不着急呢,钮祜禄氏就已经来挑拨了好几次了。之前还都是小心翼翼,见耿文华不接茬就绕过这话题的,现在都已经将这份儿心思给放在明面上来了。
钮祜禄氏顿了顿,理直气壮:“我也是为你着想,我是知道你性子的,你最是不爱和人争,可后宫这地方,你就是不争,别人也不会看你顺眼。贵妃是一个比较金贵还是两个比较金贵,这道理你能不明白吗?”
物以稀为贵,那肯定是只有一个贵妃才更金贵了。
耿文华摆手:“我多谢你好心了,咱们姐妹一场,我其实并不愿意和你争辩的。但你这样的话,我也实在是不爱听。日后,你若是再说这样的话,就不用到永寿宫来了。”
钮祜禄氏脸色铁青:“你是要和我割袍断袖?”
“不是。”耿文华摇头,顿了顿才说道:“我是怕你总这样,祸从口出,再连累了我。现在和以前,终归是不同了。”
钮祜禄氏还要说什么,耿文华忙打断她:“好了,再说下去就要恼了,还是收一收吧。我听说外面有上折子,请皇上选秀的?”
钮祜禄氏沉默片刻,大约也并不是真的想和耿文华撕破脸,就顺着耿文华的话岔开了话题:“是,礼部那边上的折子比较多,不过听说皇上已经拒绝了。”
这可是她的头号消息,别人都还不知道呢,钮祜禄氏就有带了几分得意:“我听皇后娘娘亲口说的,说是皇上说要为先皇守孝三年,后来礼部上折子,说可以以月代年,但皇上没答应。”
正常来说,都是以月代年的。守孝三个月,既能守过热孝,也算是为先皇尽心了。毕竟做皇上的,真守孝三年,那得耽误多少事儿,万一还是个子嗣单薄的皇帝……那不得断子绝孙了吗?
耿文华很配合:“当真?你连这个也知晓?”
钮祜禄氏点头:“我骗你作什么,自然是真的,所以这三年,宫里都不会选秀。”
至于侍寝……只要不闹出孩子来就无事。
第179章 不就是个名字吗?……
大约是因着耿文华愿意配合,钮祜禄氏心情也好转了几分,说话也轻快了些:“昨儿娘娘才说,这三年不选秀,但宗室子弟,还有八旗勋贵,都还是要成亲的,打算让各旗上个名册。”
到了适合成亲年纪的男女,都给上报进来,若是那拉氏瞧着有指婚的必要的,就给指婚,没指婚的必要的,就可以随意婚配了。
耿文华正点头,忽然就想到个事儿,忙问道:“若是自己婚配,岂不是不用管这选秀的年纪了?”
大清选秀的规矩是十三到十七,当年那拉氏就是十三岁进宫选秀,然后被指给了胤禛的。
这个年龄……耿文华但凡想起来,都觉得有一种在犯罪的感觉。她以前也和胤禛暗示过,说自己打算留着小格格到十八岁,至少也得十七岁。
也不知道胤禛听懂没有,以前胤禛是没资格更改这选秀的年纪的,但现在,这个事儿应该还是能做得到的?上行下效嘛,选秀的年纪一更改,民间成亲的岁数估计就要跟着变了。
不然别人家都是十六七才成亲,你家将十三岁的女孩儿给嫁出去了……别人不得以为你家连个女孩儿都养不起了,要早早的嫁人受罪去了吗?
天下人,谁不知道做姑娘和做儿媳,那是截然不同的呢?
钮祜禄氏还真不知道这点儿,也不是她凑巧去请安,陪着皇后聊天,皇后会偶尔透露几分消息,更具体更详细的,她还能追着皇后问不成?
耿文华就笑道:“若是大些成亲,对女孩子家倒是有许多好处的。”
钮祜禄就不接这话题,又说起来别的:“瞧着御花园里的梅花快要凋谢了,可要去采摘梅花去?指不定就是今年最后一茬梅花了。”
耿文华想想也没别的事儿做,就应了下来,找了小篮子,带着小剪刀,跟着钮祜禄氏一起往花园里去。
也是不凑巧,她们过去没多久,就见年氏带着六阿哥过来了。
六阿哥一直没正经名字,一开始是年幼体弱,不一定能保得住,再者呢,民间也有说法,体弱的小孩儿没有名字的话,阎王就没办法将人带走。所以府里呢,就一直是叫六阿哥。
后来是康熙生病,再就是康熙过世,一直到胤禛登基,事务繁忙,也没人专门提起来这事儿,暂且没顾得上。
于是一直到现在,六阿哥还是被叫做六阿哥。
不过之前听说年氏给取了小名,叫福宜。耿文华一开始是有些……不太理解的,因为她印象中,晚辈取名字,是需得避讳长辈的字儿的。就像是当年她老家有个小孩儿取名字,刚开始没留意,和他爷爷有一个字儿重复了,后来村子里的人就开玩笑,说他和他的爷爷是一辈儿的人,该兄弟相处,随后那家就赶紧给孩子换了名字。
那她要是没记错,好像胤禛的爷爷,叫福临?行吧,这事儿她绝不会记错,大名鼎鼎爱新觉罗福临,情种皇帝,天花皇帝,出家皇帝,哪个名号拎出来,大家都耳熟能详。
所以年氏这名字取的,就一点儿不用避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