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有本事的书生,只凭着一张嘴,就能鼓舞士兵士气,甚至定一场战争胜负。
学堂这东西,自来都是要捏在朝廷手里,才能让上位者放心的。别以为古代没有教育部,书生就是野蛮生长了,朝廷是有教谕这个职位的,这个职位就是就任于每个县学,一是教导职责,一个县城甚至府城,出多少秀才进士,这都算是功绩。第二呢,有监察职责,就是掌控你这个地区的学生动向,确保他们学的都是正经的四书五经,应的都是朝廷所要求的文章。而不是学反诗,暗地里勾结来造反。
耿文华一开始就说自己办的是蒙学,招收的就是纺织厂这个村子,五岁到八岁的学生,免费三年。三年之后,他们若是想科举,就自己往外找学院去。若是不愿意科举……耿文华暂且还没编纂出教科书来。所以之后的事情,她是暂且没有具体的计划的。
再者,还有三年时间等着呢,这个事儿她可以慢慢来。
五岁到八岁,这个岁数……绝无可能会造反,就是甘罗也是十二才做了宰相的。
所以一开始胤禛并不是很在意这个事情,反正那纺织厂是耿文华的,耿文华赚的钱,她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但现在耿文华又着重强调小格格要学习,胤禛将两个事情放在一起,也才有些不解,耿文华如此看重学习,这个态度,是有些不太寻常的。
现在虽说表面上是被耿文华转换了话题,但胤禛内心里还是记着这事儿的。不过,耿文华暂且不愿意说,他也就不逼迫,若是将人逼到绝路上,那倒是不划算了。
再者,胤禛现在要做的事情多着呢,耿文华办学堂这事儿,就算是真有什么目的,一时半会儿怕是也实现不了。索性,就暂且等等,大不了等她三年,看看纺织厂那学堂会对外面有个什么影响。
若是没有坏处,这学堂也不是不能办。若是没有好处……还是那句话,耿文华愿意花钱就花去,她那银子多的没处用,自己堂堂一个男子汉,难不成还惦记女捐的那点儿银子不成?
他就和耿文华商量这立碑的事儿:“既然是要立碑,那朕也不能一点儿功劳没有,否则传出去,倒像是朕占了你的功劳一样。这样吧,学堂的先生,朕给你找,你觉得如何?”
耿文华眼睛顿时就亮了:“皇上这可真是雪中送炭,我原先还发愁这事儿呢,找个有才华的,怕人家看不上那地方。但是没才能的,我又看不上,若是皇上能费心,我可就省了大力气了。”
胤禛微微笑:“回头朕让人打听打听,你需要几个先生?”
“至少八个,一边四个。”耿文华立马说到,因着她也不知道那学堂会有几个学生,所以也不敢往多了说。不过就算只有一个学生,该教导的还是要教导的。
“一个是教导读书写字的,一个是教导骑射功夫的,男孩女孩都需得学。一个是教导算数的,一个是教导格物的。”将格物定为基础学科,科技才是第一发展力,工具的改良不光体现在器械上,将来
能体现在武器上,才算是不辱没了格物这一门学科。
胤禛点头应了下来,忽然又想起来一件事儿:“之前答应你的船只,已经修建好了,现如今停在福建那边。”
耿文华顿时愣住,随即就扑在胤禛胳膊上:“我能不能去看看?我悄悄的出宫,两个月一个来回,我保证很快回来。不,一个月,一个月就足够了,皇上,求求您了,让我去看看,好不好?”
胤禛是不好出宫的,倒不是在丧期的缘故,热孝已过,现在胤禛顶多是不好选秀,宫中偶尔办个宴会这都是可以的了。他就是……不太爱出门,简称宅男。
再者,皇上也并不似随心所欲,想出门就出门的。他出门需得有意义,并不能纯粹是游山玩水。
就像是康熙,别看他去蒙古,下江南,那都是有目的的。去蒙古是两边友好交流,每次去蒙古都是要有打猎之类的比赛,这些比赛是什么呢?类似于军事力量展示,就告诉蒙古,我现在的力量是这样的,对付你们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该安分就安分的呆着,待不住的就去看看噶尔丹,噶尔丹作为例子,你们也看看自己有没有噶尔丹那样的实力。
去江南呢,则是为了安抚江南读书人。
还是那句话,虽然读书人造反十年不成,但是读书人蛊惑人心是很有一套的,江南那边文风盛行,读书人多,若是江南那边全部不服气朝廷,想要作乱,那朝廷必然头大。
再者,大清建立以后,最为顽固最为根深的邪教白莲教,也是位于江南,康熙去一次,就要查一次。他去江南,那真不是享福去了,也是有政治上的考量的。
胤禛呢,就不太爱出门。
前段时间有大臣上了折子,问的就是这去蒙古的事儿,但胤禛没答应。胤禛还下旨,因着守孝,就将这狩猎活动,定在了京城,请蒙古亲王郡王等人,到京城一叙。
这圣旨也才刚下来没多久,大约是还没传到蒙古那边。
耿文华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你看胤禛这样一个工作狂,连蒙古都不去了,那他能去福建吗?福建有什么好去的?这顿时间禁海呢,连个倭寇都少的很,去福建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