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就好像他的那些改革,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朝堂上不都是有至少七成的人反对吗?
  他唯一顾虑的,是大清长长久久的江山。
  他知道耿文华有许多想法,和这个年代格格不入。他也知道耿文华的来处,和大清处处不同。所以耿文华做皇后,对大清的影响,他并不敢有所保证。
  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并未选定继承人。
  弘历能干,但于女色上过于放纵,于生活上也是略有些奢靡。
  弘昼活泼,但做事儿十分认真,也愿意下功夫,并不怕吃苦。
  至于六阿哥……胤禛是不会考虑的,年家在的时候不考虑,年家完蛋了也照样不会考虑——就六阿哥那身体,皇位给了六阿哥,是害他,而不是对他好。
  若是将来他选中了弘历,那耿文华做皇后就不太合适了。
  但若是他选中了弘昼,那耿文华也未尝不能做皇后。
  胤禛笑道:“现如今朕只能是委屈了你,幸而你贴心,朕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等过段时间,朕给你些赏赐。现在倒是不好大张旗鼓。”
  毕竟皇后刚没了,他刚对外表示了对皇后的深情,转头就大肆赏赐耿文华,不说外面怎么说他了,对耿文华名声也并不好。
  第221章 这话也有七八分真心。……
  耿文华虽然也很想要赏赐,但她也知道现在不是时候,所以也并不强求。
  天气逐渐寒冷起来的时候,六阿哥再次生病,他这种遇上天气变化就生病的事儿,已经成了惯例了,太医院但凡一有天气变化,就忙给六阿哥准备汤药。
  不光是吃的,还有各种泡澡的,膏药贴之类的。
  但还是架不住六阿哥有些风寒,一场小雨之后,整个人就开始发烧,烧的活像是被煮熟的虾子。
  年氏一边要照顾六阿哥,一边要操心年家那边,宫里的事情别说是插手了,就是问一问都抽不出来空——胤禛爱惜名声,并未处死年羹尧,只是贬官夺爵,让他去做了九品小将,因着职位太低,说是将领也不算将领,但说是士兵也不算士兵。
  这么说吧,京城的城门,也是要派人看守的,平常也就是几个士兵看守。但若是遇上节假日,或者是城里有什么事情,就需得有职位略高一点儿大的上城墙上看守,年羹尧这职位,就需得按时在城墙上巡逻,走的累了,也可以下来在城门处坐一坐,所以也算得上是看城门的。
  从定西大将军到现在这看城门的,落差不可谓不小,年家肯定是接受不了的。年夫人就总想进宫来求年氏想法子,哪怕是外放做个县令,也比做个看守城门的强啊。
  年夫人……本来是没进宫的资格了的,可架不住年氏是贵妃,身份足够高,她若是宣召娘家,年夫人还是能进宫来的。
  年家这些事儿,耿文华就是不很关注,也少不了听几耳朵。
  又听说年希尧的长子被退婚,年羹尧的次子丧妻,年家老三,也就是年希尧和年羹尧的弟弟没了——在大牢里没的,这个事儿倒是耿文华特意关心的。
  因为耿大哥出
  事儿的时候,也就年家老三在京城,最有可能动手的就是他。以前年希尧和年羹尧身处高位,这位老三就算是不成器,京城里的人也多是让着他的。可现在,树倒弥孙散,这位三老爷也就没了最结实的靠山和庇佑,就凭着他早些年在京城里干的事儿,多的是有人想弄死他。
  所以在大牢里关了将近一年之后,人就没了。
  生病没的,并不是特意有人下毒或者刺杀。
  耿家为这事儿特意庆祝了一番,还给耿文华送了些吃食——包括一整只烤羊。
  正好天冷,耿文华自己也吃不完,索性就请了胤禛来。当着胤禛的面儿,她自然不会说这烤羊是耿家为了庆祝年三老爷的死的,只说这是耿家的一点儿心意:“想着天冷了,吃一些羊肉暖一暖身体。”
  胤禛笑道:“耿家倒是实诚,既如此,今儿就让御膳房做一些汤。”
  烤羊肉容易上火,御膳房做一些清淡的蔬菜汤搭配着,更容易消化,对身体也好。
  外面小风凉飕飕,两个人在屋子里吃烤羊腿倒是挺惬意。
  胤禛说起来她那船队的事儿:“前段时间,弘昼打发人去了福建?”
  算一算时间,船队该是快回来了吧?
  耿文华摇头:“没那么快,才第一年,就是回来,也该是后年,再者,他们是去找东西的,并不是经商,怕是要更慢一些。”
  胤禛就好奇:“那弘昼派人过去是做什么?”
  “听说福建那边今年过年的时候,风俗与别处很不相同,他就想见识见识,自己又没办法去,只好派人去看看。”耿文华笑着说到,实际上是因着她那出海退路的想法,她很是坚持,又说福建那边出海的多,所以弘昼就想派人打听打听。
  这话却是不能告诉胤禛的。
  胤禛就笑道:“到底是没成亲,好奇心如此重,少儿心性。”
  “多了解一些各地的风土人情是没什么不好的,至少有机会去了,不会犯忌讳。”耿文华笑着说道,顿了顿,岔开话题:“弘时今年很是不错,听董鄂氏说,最近一直在看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