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然后,福建那边就来了信,说是耿文华的船队已经回航了,能看见船只的影子了,按照现在这航速,大概五天之后能靠岸。
也就是说,在耿文华收到这封信的时候,船队大约是已经靠岸了。
耿文华很是兴奋,她抱着七阿哥在屋子里转悠:“你说,我要是找你汗阿玛说,我想到福建一趟,你汗阿玛能不能答应呢?”
七阿哥现在也半岁多点儿了,坐在耿文华胳膊上蹦跶,一张嘴,那口水就下来了,他现在正要长牙呢,前面已经能隐隐约约看见一个白色的小点点了。
七阿哥听不懂耿文华说的什么,不妨碍他开心,蹦跶两下,伸手往外面指,这是想出门的意思。
耿文华笑眯眯的:“你的意思是问一问你汗阿玛?你汗阿玛可能会让咱们去?”
七阿哥啊一声,耿文华就忙往外面走:“你说得对,咱们需得去问一问,万一你汗阿玛就答应让咱们去了呢?”
刚走到门口,就碰见了胤禛,胤禛心情很好,伸手来抱七阿哥:“你们打算去花园里散步吗?福建那边的来信你可看了?”
耿文华点头:“看了,正打算找皇上呢,这船队带回来许多东西,我看信件上,我要找的缝纫机也带回来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她可是出了三万两来悬赏这缝纫机,西方那边的科技还是略有些发达的,所以历经三年多,船队也就带回来了这么一个,据说是缝纫机的东西。
耿文华并没有
看到实物,她非常想立马见一见,所以才想要自己去福建那边。
胤禛在意的却不是缝纫机,缝纫机再好,不也还是做衣服用的吗?他又不缺衣服穿,再者,纺织厂这几年的生意也并不差。所以他不知道这缝纫机,到底能不能起到作用,让纺织厂的生意更好。
既然不确定作用,他自然也就不是很感兴趣了。他只问道:“那蒸汽机呢?”
“这个只有图纸,因为东西实在是太大,带不回来。”耿文华老实说到,信里说了,那蒸汽机两人高,半间屋子那样粗壮,人家不愿意卖的情况下,也只能是将图纸给偷出来了。
对的,这才是主要原因。
那蒸汽机再大,也大不过一艘船。
再者呢,耿文华之前没想起来悬赏这东西。所以在他们花费了三万两买了缝纫机之后,蒸汽机这东西就……人家就不愿意低价卖了,偏偏船队没那么多钱。
思来想去,也就只能是偷了图纸回来了。
但因为比较要紧,那图纸也就没随着信件一起送到京城来。
耿文华邀请胤禛一起:“咱们到福建去,自打汗阿玛过世,你还不曾到南边巡视过,如若天气好,还能顺道去一趟蒙古,或者到江南走一趟,皇上觉得如何?”
胤禛就皱眉,若是有可能,他是连京城都不愿意出的。他继位也有几年了,连打猎这事儿都不曾办过,实在是喜静不喜动,这会儿让他去福建……
耿文华撺掇:“可以坐船去,水路更快些。”
第227章 就见胤禛脸色慢慢变了……
在胤禛犹豫做决定去不去福建之前,耿文华先让人将她点名要的缝纫机给带到了京城。
怎么说呢,和她在博物馆见过的历史上第一台缝纫机的样子是有些不太相同的。大约是因为她重金悬赏,让这东西的出现时间提前了几十年?
她在博物馆见过的,是一个铁链子带动的机器。但现在这个,也可能是之前她描述过,发明家是根据她的描述来填充的,也可能是因为材料限制,没做出来她要求的,所以这个机器的主要部件,都是那种现有的材料组装。比如说,针头是铁质,轮带是牛皮的,踏板是木质的。
和七八十年代的那种缝纫机略有些相似,但又不是完全相似。和初代缝纫机也有些相似,但也不是完全一样。
耿文华自己上手试了试,然后,忍不住叹气:“也不知道是我技术不熟练,还是这缝纫机的问题,走的针有些不均匀。”
有时候走的快,走得快并不代表走的均匀做的快,而是线头跟不上,线都会积累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疙瘩。走得慢的话,就容易露,就是很长一段距离,可能只有线,但线并不是扎在衣服的。
不管是快还是慢,都不是个好事儿。
胤禛在旁边看着,就笑道:“熟能生巧,指不定做得多了,就能熟练运用了,朕瞧着这东西倒是有意思的很。”
耿文华也打起精神来:“必然是要比人工快些的,前提是有布料可以给她们练习,我还打算和皇上借一些内务府的将作监呢,也不知道皇上愿不愿意借。”
胤禛笑道:“你要开口,朕岂有不给的?你只说要多少吧。”
“现在要十台。”耿文华说道,顿了顿,补充:“但最好是专门弄一个做缝纫机的厂子,因为这东西是越多越好的,这十个是可以先练练手,然后分出来做先生的。”
京城这边纺织厂留五个,江南那边纺织厂送过去五个。再者,这东西一旦被证明确实是比人工做衣服快,那想必江南等小作坊,也会购买这东西来做衣服。
毕竟你人工做一个,这缝纫机都可能是做五六件了,时间就是金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