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总之,她就是为了胤禛,为了天下百姓,可不是为了拉拢十三。
十三福晋只弯腰行礼,至于耿文华说的话,她自会记住的。
胤禛要留下来陪着十三说话,耿文华就和十三福晋到花园里面转悠,又说起来十三的庶长子:“已经成亲
,十三爷做主给分了家,他带了他额娘在外面住,现下只剩我们娘儿几个,倒是清静的很。”
第234章 有段时间没见着人了。……
十三的嫡子,是生在十三最艰难的那一年里,也因着十三福晋那会儿一心是扑在十三身上,所以难免有些疏忽这孩子。孩子大了,才发现略有些木讷,胆子有些小。
哪怕这些年十三这一字并肩王做的,满朝堂,满天下都知道怡亲王得宠,甚至官场上还有一种比较隐晦的流言——皇上的话你可以不当回事儿,但怡亲王的话你必得当回事儿。若是皇上和怡亲王对一件事儿的处理方式相反,那务必要按照怡亲王的法子来。
后面这句,那是真是发生过的,当地官员上了折子重新询问,胤禛还特意批示是他写错了,让人谨遵怡亲王叮嘱。
饶是十三如此有权有势,那孩子的性子已经养成了,就不好改了。
十三福晋和耿文华说这些呢,也是因着马上要举办的选秀的事儿。她想给这孩子挑选个性子比较活泼些的福晋。
这种事情呢,耿文华就笑道:“回头我让人将那秀女的名册给送过来,你先看一看,若是有看上的,回头到宫里再见一见。”
见个面,问问话,也好了解一下真实性情。
毕竟这儿媳妇儿进门呢,大部分时间是要和丈夫婆婆相处的,还是要十三福晋自己来选才好。
再者,耿文华还打算给弘昼相看呢。
以前她还想着,历史上弘昼和他的福晋感情是十分要好的,要不然就还选了这历史上的人选。却不料呢,人家去年成亲了,年满十七了。
男孩儿嘛,像是弘昼,如今还没成亲也不用很着急,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同样的,皇帝的儿子不愁娶不到媳妇儿,所以弘昼能耽误到现在。
可女孩子,到了十七八,年岁正好,若是这时候不嫁人,再等就是老姑娘了。再者,宫里也没什么信儿,人家也没参加上一次的选秀没留牌子,所以到了年龄成亲,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没了这个人选,耿文华就不得不重新开始挑选起来。
这次她看上的是章佳家的一个姑娘,今年十六,她阿玛也是胤禛心腹大臣,为人耿直,素有才能,前年才回的京城,之前一直是在外面做武将。
那姑娘生的不算是花容月貌,却也清秀可人。最重要的是性子好,和气,又很有主意——她额娘去的早,家里就一直是她做主。她阿玛并未再成亲,她上面有个哥哥,也是前年成亲。
弘昼那性子呢,爱玩儿,这是天性,改不了的,哪怕有耿文华压着,从不会耽误正事儿,但办完了正事儿若是有空,也照样是会玩儿几天的。
他这样的性子,要找个同样喜欢玩儿的,那指不定夫妻俩越玩越嗨,什么正经事儿都给耽误了。
就是这样性子比较包容,又有耐心,又有主意的,指不定才能制住他。
耿文华既然是看好了,她问过胤禛的意思,见胤禛并不反对,自然是要留牌子了。弘昼找了借口去御花园那边偶遇,怎么说呢,初见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的,只觉得这姑娘的眼睛生的好,相貌呢,也就那样。
但等成了亲,弘昼慢慢就发现,她额娘是真给他费心了。就他媳妇儿这性子,他在外面甭管多闹心,多着急,只一回来,看见他媳妇儿坐在那儿,他就觉得心里猛然冷静下来了。
这个好处,弘昼现在暂且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自家额娘是不会害自己的,所以虽说见人家生的寻常,却也是抱着要好好经营这婚姻的态度的,等送秀女出宫的时候,他还特意骑马来相送。
等他将人送到门口,这赐婚的圣旨也就下来了。
胤禛干脆得很,一步到位,既然要成亲了,那顺便就将府邸给建造起来吧,也不要太远,廉亲王已经死了,弘旺也已经带着家小搬走了,那王府现在还是空着呢,正好,修一下,给弘昼做府邸吧。
至于说这个逾制的问题,毕竟那府邸现在是亲王府,弘昼现在也就是个贝子,也无妨,暂且将用不着的院子给封了就是了。
弘昼搬家,弘时是挺高兴的,他这几年不用进宫去请安,十二叔也不会天天来对他念孝敬,更不会一天三问问他对不对的起汗阿玛了,他这精神头就慢慢的养回来了。
但大家都知道他是被皇上厌弃的,所以也没几个人和弘时交好,弘时等闲也不出门——想出也出不去,十二虽说不担任教导的责任了,但毕竟是名义上的父子,还是要确保弘时不会闯祸的,再者,胤禛也交代了他读书,相当于是半圈禁的状态,之所以说是半圈禁,是因着弘时福晋董鄂氏,是能随意出门的。
整个府里,也只弘时不能随意出门。
现在弘昼住过来了,就算是弘时还不能出门,可哥儿俩若是站在墙边上喊两句,对方也还是能听得见的。
就这样的,赶在八月之前,弘昼的府邸修好了,这婚事也就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