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不过胤禛又说起来另一件事儿,就是耿文华之前提到过的奴籍的事情:“两广那边可以暂且取消蜑籍。”
蜑籍就是生活在两广,以及福建等地的渔民,说是渔民,还和寻常渔民不同。寻常渔民呢,有正常户籍,就能分地,有地就有家,除了捕捞之外,还能耕种。
但蜑籍,是没有田地的,甚至因为户籍的缘故,不能拥有房屋。大多数的蜑籍,只能生活在船上。有些甚至没有自己的船,只能弄个甲板之类的。
他们捕捞上来的鱼虾,需得分给衙门六成。而且,于是捞上来了好东西,比如说珍珠,就需得全给了朝廷了,自己不能私下截留。
本身这种捕捞的收获,就不一定能维持温饱,还要上交这么多,蜑籍的百姓那日子过的就可想而知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日子过的连野人都不如。
胤禛在福建那边走一趟,见识过,所以这事儿就一直是放在心里的。
奴籍的事儿是不能着急的,那就暂且先解决这个蜑籍的事儿:“取消蜑籍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个分田地的事儿,正巧呢,摊丁入亩,福建那边也有不少隐藏起来的田地,将这一部分拿出来分,也还是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的。”
田地有了,那就能建房子,就能有个落脚之地。有落脚之地了,这日子,慢慢也就能过了。
耿文华听着,并不插嘴。她知道胤禛素来是心善之人,最是能看见底层百姓的艰苦的,从乐籍到贱籍再到蜑籍,说不定什么时候,这奴籍也就取消了呢?
说完这外面的事情,胤禛就又提起来岳子程,岳子程就是岳小将军,岳钟琪的儿子。趁着这次选秀,胤禛也顺道,给这位岳小将军赐婚了,人选是汉军旗出身的。
满汉不通婚,选汉军旗的,也是一种试探。
现在若是要强硬的打破祖宗规矩肯定是不行的,那就慢慢来,温水煮青蛙,先从一件儿小事儿改变,再慢慢的到满蒙八旗,再到宗室,再到皇室,上上下下,也就会默认这种改变了。
果然这赐婚的圣旨一下来,朝中也就稀稀落落几个反对的声音。
汉军旗并不是正经的八旗,也不是纯粹的汉人。
他指婚的这一家呢,也是武将人家,和岳钟琪算是见过面,两家也是互相知道的。
指婚嘛,婚姻是通家之好的事儿,所以胤禛必然也是提前暗示过的,若是人家愿意,自然会将闺女送过来选秀,等着赐婚。若是不愿意,报个病,求个免选,回头将闺女另外嫁出去。
所以这事儿也算是圆满。
耿文华就问道:“那需要我给准备些添妆吗?”
这就是宫里看重的意思,是为这门婚事撑腰。
胤禛点头:“回头我让内务府送来一些成套的东西,你给赏赐下来。”
因为这家要送嫁,所以很快内务府那边就送来了东西,东西都是成双成对的,耿文华直接赏赐下去就好了。
胤禛很少选秀,所以这猛的一选秀,结束之后,整个京城都热闹起来了——成亲的人多。
这家的那家的,嫁闺女的,娶媳妇儿的,连带着她那纺织厂的成品四件套都卖出去不少。
大户人家是不愿意用,但是买一下用来备着,将来赏赐家里下人也是极好的。
纺织厂那边一直都是很赚钱的,耿文华看过账本之后,就又找了塔纳商量:“除了这衣服,床上四件套,可还有别的东西,能用的上这布料?”
衣服这个市场……是和现代不一样的,现代人是换季了要买新的,流行变了要买新的。但大清不一样,一般人家,这衣服至少要穿三年才会送人或者干脆做抹布之类的。穷苦些的,那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所以做布料生意的,就不能总盯着服装市场,要开拓新市场才行,就像是这四件套。
塔纳眨眨眼,也为难:“这……我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别的主意啊,不如我问问去?”
耿文华就摆手:“那你问去吧,尽快拿出来个主意才行。而且,咱们是不是也得有个高端些的产品?专门赚有钱人的钱?”
不光要开发新产品,还要定价很高?
塔纳眨眨眼,就问道:“那做假花?通融草?”
带在头上的,或者是系在树上的,冬天看着一院子的花……有些人家是觉得很富贵很好看的。
不过这种需要的技术也高。
并不是人人都能将假花做的和真花朵一样好看的。
耿文华就想到七八十年代流行的那种塑料花了,弄一盆摆在家里,什么时候看都新鲜。但塑料这东西是没有的,可布料她们多的是,再者,能不能用羊毛线勾出来毛线花呢?
这种的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市场。
打发了塔纳,她让知春找来些羊毛线,自己在屋子里折腾了几天,然后不得不认输,有些人呢,在这方面,可能就是真的没天分。她能织围巾,因为实在是太简单了,针法就那两种,完全不带变的。
但做这个花朵……
她将羊毛线送给了知春:“回头你们自己琢磨琢磨,要是能做出来好看的花朵,我有赏赐。”顿了顿,补充道:“就说本宫承诺的,若是做的好看,十两银子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