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兰陵调> 第218章

第218章

  朝她示意,不用紧张,又柔声细语:“姑姑,请坐下说话。”
  我也朝崔流秀望去,他依然不声不响,不似刚才维护孙宫令那样激动。
  于是我便说出自己的打算:“阿彩姑姑,刚才你说想去雍州祭一祭,如今准了这个假。你先去岛上,祭拜完之后再住几日。雍州的书院要重开,房舍和花草树木要人打理,你是本家旧人,先去看看,该怎么做,我要听你的意思。”
  妇人一脸困惑。
  “回来后么…我大姐姐家刚在京都置办了间小院落,万事开头难,想请你帮忙,过去替她打理几个月。你先去住住,如果顺意,就留在那里养老。如果不喜欢,再回宫里来,我帮你养老。”
  她听明白了,我是要赶她出宫。
  “娘娘…”耳垂上的珍珠气得发抖,“你怎么能这么做?我都服侍这内宫三朝了。”
  她生什么气,这样的安排还不够好的。
  “这…这是太后和陛下的意思吗?”她问我。
  这是我的意思。
  “刚才吩咐的话,你别忘记。回来后,叫识字的内官写个册子,多少瓦盖木头要修,多少花草要栽种,清清楚楚写给我。姑姑服侍三朝,我相信你的本事。”
  这时崔流秀叩首说话:“是,主上整理雍州,原属吾等的份内事。等黄宫令回来,那些内勤琐事,老奴会一一写成奏报。娘娘不要生气,姑姑年老糊涂,不懂主上的善意。
  ”
  枫叶赏完了,好像人人都不高兴。快到日落,今日单立去上游河道查看,已到他回程的时刻。我在中殿后面的寝室内等了三刻钟,他才从石子路绕过来。原来刚到宫门,又遇见安福郡主入宫,同她说了许久的话。
  “你也不说一声。等你这么久,我都饿了。”
  崔流秀去过一趟膳房,说晚膳已备好,是不是端来寝殿里。
  我就说:“端到太后那里,今天去那里吃。”
  单立脱掉披风,对我笑道:“一会儿母亲又要叫你吃掉整碗米粉。”
  找出一件干净细绸衫给他换,他跑马后一身是土,自己半点不介意。这样去见母亲,她又要絮叨。
  “你老往外跑,闲暇时要多去母亲那里陪她说话。”
  他转身,以为常夫人同我说过什么。
  我便说:“她这么疼你,哪能说什么。前几天聊起旧事,她说宫里每逢端午花朝节,都要敲锣打鼓唱戏,热闹得不行。她会这么说,就是觉得如今太冷清了。”
  单立听了,一时没说话。
  我又说:“待会吃饭的时候,你亲自问问她。”
  他想了半晌,尔后才说:“是我一心在河道上,冷落了你们。”
  走出门,崔流秀等在外头。他说太后那边已知道,等着我们过去。
  我对单立说:“今天和管事他们商议许久,宫人上百,有些该留有些该走,等我回禀过母亲,再来告诉你。”
  他只点头,并不关心。
  “内宫有几位姑姑很精干,我想借来去雍州帮忙。你也去看过,岛上的野草杆子有我这么高了。只好幸苦她们一回。有些年纪大的,等干完这件,再寻个好去处发放了,多赏些银两,叫人家后半生衣食无忧的…”
  单立打断了:“刚才遇见安福郡主,也说雍州的事。她找到儿子,如今想替他谋个差事。那边的书院,不是要人打理么…”
  发觉我脸色不善,他不说了,一会又笑问:“你不是说要做巴陵那地的糕点给我吃的,如今东西呢?”
  我冷冷瞥他:“陛下,你不会答应她了吧?”
  他便搂住我的肩:“小冰,我本来要叫老郑去的,但河道那里事太多,他要去一趟铜雀台呢。收拾书院的事就给大公子做吧,改天叫郡主进宫,你亲自跟她说。”
  第68章 鹣鲽情深(三) 母亲回到内官后,选了……
  母亲回到内官后, 选了霞光云影当住所。她沿着甬道走过一圈,觉得还是霞光殿好,石台阶做得高, 窗台做得低, 比其它屋子更敞亮, 而且它的位置好, 出门绕过假石就是主路, 去中殿很方便。我知道,她是想离我近些。
  过几天是封后大典,想听听她有何吩咐。走至内室,她正要午睡,见我来了,命人将窗格都打开。
  “你如今才来。刚才小冰带着她的大姐姐来拜会,已经走了。”
  桌上放了一盆长寿竹, 一盆长春花。碧绿的枝叶,露水微沾, 花苞鼓鼓的,娇色正浓。
  母亲说,那是卢夫人送的,另有一盒冬虫草, 打开给我瞧,节节粗壮, 都有小指那么长。
  “卢夫人很会做人,温和谦逊, 福气也好,最大的闺女都长齐并肩了。小冰有这样一个亲姐,我倒放心。”
  那很好, 母亲若是闷了,多让她们进来陪你。
  一会又笑道:“对了,昨晚小冰提醒我,霞光殿的后面有三间屋子空着,要从膳房拨厨子炊具过来,以后单给母亲做饭。”
  母亲便说:“他们昨天弄好了。萍萍高兴得很。她想吃什么,又怕麻烦大厨房。如今能自个做了。”
  为何怕麻烦?这丫头认生,来了几个月还不习惯吧。
  “内廷的事,我不能照顾周全。母亲有什么不满,只管和小冰说。萍萍若闲得无事,也多去琼华宫走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