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十一月过去好几天,喜儿依然没有回来。我有些担心,想遣人去找,走至湖畔弯道,瞧见金芽芽又在欺负萍萍。这个牙尖嘴利的势力丫头,怎么教都是这个德性。她认为萍萍只是蛮邦庶民,根本不配入宫。最近萍萍跟着何夫人学点茶,她就嘲笑人笨拙,乌骨鸡学凤凰,这是她嘴里的话。
贬损别人,不会叫你变得高贵些,我早就教训过她。她却摇头晃脑,直言萍萍凭何能出入中殿,她不服气。
“小冰姐姐,外头已有琵琶女勾引,你要小心宫里,别给蛮子钻了空子。”她对我循循教导,又替人起了外号,不知背地里叫我什么。若不是看姑奶奶的面子,我早抽这小妞大嘴巴子了。
走到中殿,果然萍萍躲在单立怀里哭。我抢先说:“早叫你送她去女院,你偏不答应。”
单立安慰几句,萍萍就止住哭泣。其实他挺喜欢金芽芽,觉得年轻姑娘在一起总要吵闹,根本不当回事。再者芽芽虽跟着我,却懂得向他通风报信。我同母亲谈话略有不快,她要去说,多吃两口黄酒,她也要去说。所以比起喜儿,他更喜欢芽芽待在琼华宫。我想送人走,他当然不愿意。
这时萍萍细声提醒:“算时间喜姐姐该回宫了,如今没有音讯,娘娘不着急么?”
看来她也希望喜儿早些回来,我正是为这事来的。单立已换了常服,着急出宫的模样,我跟着送到宫门,本想找王琮叮嘱两句,结果却是阿松等候。他看见我,立刻上前问候,听闻娘娘抱恙很久,是否都好了。
自夏天起,羽林卫郊外的营房一直在修缮,他忙着监工,故而许久没进宫。如今主要房舍盖得差不多,所以单立想过去看看。
阿松对我笑道:“黄叶林的祝师傅很懂行,帮了咱们兄弟不少忙,多谢娘娘府上的慷慨相助。”
单立回过头:“既如此,你也一道去。反正天气不错,出门走走吧。”
我去耳房换上一套便服,出来后发现他们没驾车,只有单立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我吩咐再牵匹马过来,单立却说不行。
“别胡闹,多少年没骑马了。到我这里来。”
他示意共坐一骑,小内监搬来凳子,我刚踏上,他一手提我上去了。很多年没骑马,的确生疏了,尤其这两年娇养的日子,我都不习惯迎面扑来的尘沙。单立略微勒了马绳,速度放缓,我连忙捋了捋头发。
他看着我笑:“瞧你脸鼓的,回程还是坐车吧。”
出城门后,路上清静许多。我惦记着喜儿和绿桃,想再遣一队人往皇陵的方向去接人。
单立就说:“本来跟去一队人的,太常寺又随四人领路,另有年长的嬷嬷跟车,能有什么事?多半是贪玩,路上耽搁了。你耐心等等。现在临近年关,换班频繁,许多想回家的,大营内正愁没人呢,哪里再找人去皇陵呢?”
我不同意,喜儿行事稳妥,耽搁了行程,定会捎信给我。自从十月起,我就没收到她的信了。
单立不与我争执:“好了,你去找王琮,他手里有人,你就吩咐他,这样满意了么。”
这时阿松跟上来,他听说需要人去皇陵,便指大营内有两个准备回家的,路上经过无定渡口,让他们停留几天,四处打听打听。他们熟悉那片乡土,找人也便宜。
单立低头问我:“这样倒省事,你可愿意?”
我记下那两人的名字,等到达军营再亲自嘱托。阿松又提醒发信给沿途驿站,羽林卫一行人若遇到阻难,首先会求助驿站。
单立对他笑道:“你对皇后的事比对我上心。”
阿松实诚回答:“找人只是举手之劳。娘娘助我们解困,最要紧的是不必求人,一石一瓦能自己动手。多亏娘娘的援助,还有陛下的宽仁。”
因为内库没有额外银钱应付大营房舍的修缮,当时我灵光一现,想起黄叶林堆积了许多木材砖瓦,不由分说命人拉到京都。虽然东西陈旧,但足够用,连丹砂铁皮玻璃都有。跟车的祝师傅很懂营造之事,现场教了几下,单立就同意赋闲的羽林卫自己造房舍。原意只为避暑避寒,简单建一排房子就好,哪知横七竖八竟是一整套营房。向东延伸是赛马场,引一股活水圈起草地,沿水流又栽了整片果树。向西腾出一片斜坡从林,荒石险峻,单立说平日练习打仗用的。
我头一次见羽林卫大营,啧啧称奇。男人们都露着膀子,搬铁器拌泥沙,冬日里弥漫热气腾腾的汗味。许多马匹给放出来,同人一起拥向马场,各自啾啾叫着。向东那片绿草茵茵地,用竹筏搭起一间小拱门,门头落一彩带,坠着一个铃铛,看来要等单立去扯。
众人说:“陛下,今日赛马场完工,请陛下跑第一圈。”
单立便说:“我带你跑一圈。”
我见周遭有许多温顺小马,就想自己跑。他指我的手白白嫩嫩,怎么抓得住缰绳。翻一翻自己的手,选中一匹栗色小马。阿松给它顺顺毛,尔后扶我坐上去。蹬了蹬腿,心情惬意,小时候在小仓山我也有这样一匹马。
起初不敢快行,单立陪着我散步。粗露的野外与内廷不同,他的心情也不同,似乎不再刻意保护我,瞥一眼我的坐姿,就说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