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马车颠簸,我睡不着觉,也不想吃饭。远处的天际聚着乌云,没有雨,草木阴沉沉的。路过无定县渡口,我朝远处望了一眼。什么都没有,没有密林也没有洪水。四周一片寂静。窒闷的空气笼罩马车,轮轴咯吱咯吱碾着石子,那声音单调又刺心。
郭池在京都郊外的驿站接车。我们到达时,他朝马车挥手,这些天赶路,他是唯一对我笑的人。
他很高兴我们一行人安全抵达,又说如今人乱心更乱。他本来要出城接我们的,可京中没有人手,闵代英不让他出来。
阿康阿寿便问他家公子在哪里。
郭池说:“他太忙。分身乏术,所以叫我来接。”
我犹豫问道:“皇后呢?”
瞧他的神色,看来信上的一切都是真的。乌云没有散去,雷声隆隆,怕是有场倾盆大雨。换好马匹,继续赶路。雨很快落下,噼噼叭叭打着顶篷。绿桃提醒我挪一挪位置,原来顶篷的一角破了,水沿缝隙溢出,我的右肩全湿了。这才反应过来,水浇到脸上,抬手抹一抹,发觉自己在流泪。
马车停在安福郡主府。绿桃和我想先回琼华宫的,可郭池说,如今内廷的宫殿锁了大半,琼华宫也锁了。
“宫里走动的人,越少越好。”他解释道,“这样陛下可以安心静养。”
绿桃听完,寻问她兄长的身体如何,又对我轻叹:“他们这么要好…”
郭池正欲回答,远处奔来一羽林卫,简述宫里要找他。他一听,让侍女带我们去休息,自己匆匆离去。而我环顾四周,郡主府比以往安静许多,其他人呢?
我和绿桃住在后院的亭台水阁,前院发生什么一概不知。而且接连几天,除去送饭打扫的女人,连阿寿都没来过。绿桃坐在窗台前,托着下巴,她说又要来了。
我问什么要来了。
她木然瞪着远方:“当他们很忙,一本正经的时候,就是快要死人了。”
谁又要死了,心倏地一阵抽痛,抓住斑驳的窗棂。闵代英呢?我一直没见到他,心里莫名担忧起来。如果陛下如传闻所言不能理事,此时必然由前桥阁接手中殿之事。闵代英可不要得罪了他们。就如长丰初年即位,他都需看前桥阁的脸色。
送饭的老嬷嬷却眉开眼笑:“咱们公子如今出息了。阁里议事少不得他,一天有三五张帖子来请,吃饭都顾不上。时来运转,一个人身上的霉运抖搂干净了,未来的都是吉利事。”
我越发想见到他,又暗暗琢磨一遍。单立需要一段时间康复,内外事务已交给前桥阁,一切顺理成章。而代英不过是工曹小官,郡主府又虚有名号,他怎么了为众心捧月之人?
郭池又来看我一次,捧着几盒糕点。他是偷溜出来的,马上要去郊外大营视察骑射,同大公子一起去。
我叫住他:“他腿脚不便,你带他去那么远干吗?”
郭池笑道:“军中按时操演,是陛下定的规矩。代英陪着,看得清楚点。哪处有进步,哪处有不足,军务上他独具慧眼,细述呈报给陛下。我们都觉得,让陛下想点别的事,这样好得快些。”
绿桃听见,不肯配合他的殷殷期盼,冷淡说:“可能兄长一辈子也好不了。满朝文武都在想这个吧。”
郭池愣了愣,又哽住。我截住他垂下的手臂:“你们回来后,提醒大公子来趟水阁,我很久没见过他。”
然而直到中秋后的某个夜晚,我才真正见到闵代英。那天门童递过信,竟是母亲寄来的,她已经到玉泉山庄,叫我去山庄碰面。我以为她要入冬才到,得到消息很高兴,连忙打点马车预备出门。恰巧郭池来送公文,他就直接陪我去了。
到达山庄时,太阳已落山。我们在山脚遇见阿康阿寿,那两个很惊讶,对看了一眼。
郭池抬头望着:“你们公子在上面?”
阿寿反而问:“是的,怎么喜姑娘也来了?”
真奇怪,我怎么不能来?我独自往上山的路走。
阿康又赶上我:“喜姑娘,元太公在山上,跟我们公子吃饭,你知道吗?”
他们说的元太公,应该是我的爷爷。转过身,我真的不知道。爷爷来京都,怎么不通知我?惊疑之间,已有人提着灯,从上而下来迎接我。我有点害怕,幸好郭池陪在身旁。
“喜儿,你再瞧一眼那封信,是你母亲的字吗?”郭池提醒我。
确是母亲的字迹。疾步至山庄入口,烛火通明,四面寂静,仔细听,只剩细细蝉鸣。风吹过,我一把推开门。大厅内有张桌子,一眼瞧见爷爷和闵代英各坐两端。后者瞥我一眼,没有出声。只有爷爷拉住我,亲热地拦我入怀。
“喜儿,这么久没见。有三年了。你不想爷爷吗?你怎么了,是不是忘记我了?”
管家跟着上前,铺好蒲团,提醒我向老人磕头。母亲呢?环顾四周,她没在这里。管家又挪了挪凳子,爷爷示意我坐到身旁。我的身旁还站着郭池呢。刚才他向爷爷行礼,老人家的眼皮都没抬。我叫管家再去搬张凳子,他转身出去,就一直没回来。
这时爷爷突然对闵代英说:“女孩长大了,把旁的男人看得比家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