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谢云溪一边忙,一边说话:“淼淼中午肯定没吃饭!”
  妻子和女儿说话的时候袁博文也听到了,他也心疼:“还是让她辞职吧,以后买了房子,让她请个保姆做饭。”
  谢云溪点头,他们离开的时候女儿还不会煮面条,这些年也不知道怎么过来的。现在婆婆又不在了,没个人盯着,女儿的作息能规律就奇怪了。
  作息不规律,身体能好吗?现在年轻或许没感觉,等年纪上来了想规律都晚了。
  分装好了粮食,袁博文就把袁归叫了过来。
  “早先你是找谁买的粟米?”
  袁归吃了一惊,还以为自家的存粮没了,但今日早上明明给庄家了送了小半袋过去。
  “有付记粮行的东家,新月酒楼的掌柜,还有下河村的一个村民……不过,他们后来都没卖了。”
  这都是十来天之前的事情了,现在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了。他昨晚上还听庄家的伙计的在唠,他们东家开到一两银子都买不到粮食了。
  十来天之前,三四十文钱就能买到一升粟米,那会他还都瞠目结舌,想不到现在更是吓人。
  “这些人你最近还有见到吗?”袁博文又问。
  袁归心里拔凉,老实摇头,一会后又想起来了:“前天我见过新月酒楼的何掌柜,他们在我们后面。”
  袁博文压低了声音说:“一会你转头看看,何掌柜一家还在不在后面,如果在,你问问他要不要粮食?记得避开人说话。”
  袁归心里的石头落地,脸上的笑也出来了,没想到他们居然还能卖粮!这时候卖粮可不得大赚一笔。家主属实厉害,这时候卖粮刚刚好,马上就要到晋州,晋州城里自然不缺吃的。
  袁归应下后,拍马回转。
  赶回来的时候刚好开饭,他顾不得吃就去找袁博文。
  “老爷,我见到何掌柜了!他们要粮食!”袁归想起何掌柜听到他问话的样子,惊得眼睛圆瞪,一连声说了好几个要,那样子真跟饿了几天的狼见了肉似。
  袁博文看了天色。暮色渐沉,时间刚刚好。他把袁归拉到马车旁边,从里面提了两袋粟米下来,安放在马背上,又往上面堆了些干草,瞧着毫不起眼后才作罢。
  “快去快回!路上注意点!”
  袁归点头,又问:“老爷,咱们卖多少钱?”
  袁博文已经知道时下的粮食已经有价无市了,大概无论他开多高,都有人买。但这钱挣的心里不踏实。
  “五十文一升你给他,但你要跟何掌柜说清楚,如果他要转手卖,不得超过百文,否则的话,下次有任何好事都不会找他了。”
  袁归心里可惜,五十文一升粟米能挣多少钱?但转念想,反正是吃不完,到了晋州,许是一二十文钱都没人要了。他心里又高兴起来,囫囵喝了一碗粥后,赶紧去办事了。
  袁博文直到不见人影了才转身上马车。
  谢云溪算了算账:“何掌柜这一趟,我们大概能挣四两银子。”
  袁博文笑了笑,挣钱倒是小事,能安然把粮食散出去才最要紧。剩下的还有一半多。女儿这次传过来的粟米能让他们挣到八、九两银子,换算起来也有两三万元钱。她那边的成本大概也就一两千元。
  怎么算,都是大赚。
  第19章 19
  远远看见晋州城墙,袁博文心里激动,勒转了马头,告诉了谢云溪这个消息,谢云溪将车帘掀了一角眺望,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颠簸了大半个月,总算看到了希望。
  人流蜿蜒盘曲,直到傍晚时分,两家的车队才到城门口。城门两边数名官兵把守,但凡进城,需得盘查过后才行。庄家的车队在前,正查问时,旁边有个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跑过来,神色激动,在庄炜的马车下喊:“是舅老爷吗?可算等到你们了!太太三天前就让小人在这里等候了。”
  庄炜见了来人也激动万分,原来是他妹夫家来接人了。道了几句衷肠后,管事的便去找守城的官兵说话。他家老爷在军中任职,打了声招呼,庄家的车马被放行了。
  庄炜叫了声且慢,指着袁家的两辆马车说:“那也是我们一起的。”
  进了城,庄炜过来邀请:“子虚,我妹夫一家就住在乌衣巷,要不,你们同我们一道吧?”
  袁博文婉拒了,他与人家素未谋面,哪好冒然打扰。与庄炜分别后,袁博文等人来到了客栈,跟商远结清聘金,住进了客栈。收拾妥当了,谢云溪才拿出镜子。
  袁淼早就等在镜子跟前了,一见到人就问:“你们进城了吗?”
  “进了。”谢云溪说,“现在在客栈里。”
  袁淼心里悬起的石头落地了:“晋州怎么样?大不大?人口多吗?”
  谢云溪说:“还行吧。”
  实际上他们进城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觉得街道没有沔州宽敞,也不如沔州繁华,但人却不多,到处都能见到乞讨的人。
  袁淼拿过早就放到一边的匣子:“我把东西给你们。”
  “先别着急。”谢云溪叫住了她,“等明天我们看看情况了再说。”
  “那你们手上还有钱吗?”
  谢云溪笑了:“还有,你不用担心。”原本他们手上就留了些散银,这两天卖粟米又挣了二三十两,应对眼下应该没问题。
  “爸爸呢?”
  “他在楼下跟人说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