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吴锦丰不紧不慢道:“经下官与各主事核查,目前军需库军械耗损严重,尚有三分之一的缺口,战马除掉不能服役的,仅仅只有三百余骑……粮草的缺口巨大,按照整军五日的惯例,就有三分之二的缺口……”
  关正气得摔了东西:“缺口这么大,你怎么不早说?”
  “大人,下官已经说过了,账册前些天就让人送到大人府上。”
  关正哑口,他知道这事,但没看。
  “既然缺这么多,那想办法啊!”
  吴锦丰面不改色:“下官没钱。”
  袁博文听得哭笑不得。这两人都直。
  “你你你要多少钱?”关正问。
  吴锦丰报数:“军/械尚有三分之一的缺口,补齐至少需要一万三千两银钱,粮草缺口最大,按照整军五日的惯例,至少需要一万八千两银钱……”
  袁博文不由得看了吴锦丰一眼,他没想到吴锦丰对市场行情这么了解。
  他是开粮行,才对如今各种粮食的价钱了如指掌。吴锦丰一个军需官居然也知道的这么清楚。属实是个人才。
  听完报数,关正说:“先把粮/草和军/械补齐,其他的再说。”
  “请大人给军需所调拨至少二万一千两银钱!”
  “行行行,一会儿我让人给你送过去。”
  “是调拨给军需所,不是给下官。”吴锦丰强调。
  关正听得心烦,一脸不耐烦挥手。
  袁博文行了个礼后,正要跟着吴锦丰一道离开。关正叫住了他,神色肃重:“子虚,吴大人年岁已高,你要好好协助他。”
  袁博文低着头,眉眼没动:“是!”
  他知道关正想说什么。
  最开始关正提拔他是奔着回报来着,原本提辖一职晋州并没有,其他较大的州府有设,负责训练新兵以及协助军需管理,是个肥缺,哪知道突然要打/战了,现在的肥缺变成烫手山芋,关正有那么一点点愧疚。
  袁博文回到军需所后继续跟着吴锦丰,招来了底下各个管事议事。
  军需缺口要补齐,在哪儿补,找谁买,都要赶紧商讨出来。
  军/械好说,只要钱到位,就能找到渠道。只是时间上有点赶。
  最为难的,还是粮草。
  地震过后,又是洪水,现在又出现了瘟疫,晋州城门已经关闭了数日,城内的粮食本来就缺,现在又要打战。
  自古打战,都讲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吃没喝,叫人怎么打?
  以往多是下乡征粮,现在征不了,乡野村落都没什么人了,瘟疫一起,能跑的都跑了。
  出钱购买,现在不划算,粮价涨得太快太高,原本不到十来文一升的粟米,现如今涨到了五六十文一升,还有价无市。
  有管事建议强/征,召集晋州城内各大粮行富商,低价从他们手中购买。这些jian/商原本就赚了老百姓不少钱,现在该他们出点血了。
  作为jian/商之一的袁博文默默坐在一边,生怕引人注意了。
  吴锦丰说:“强/征不妥,这些富商的粮食并不是从天上掉的。”
  袁博文默默为吴锦丰点了个赞。
  这时节强征/确实不妥,被强/征了粮食的人不会甘心。这次的兵祸跟以往不一样,以往草蛮子虽然经常在边界作乱,但多是抢了东西就跑,很少有攻/城/略/地的。这次不仅杀了皖州的主将,还屠了郡守全家,这是威慑,也是一种态度。表明了更大的贪心和决心。
  战时拉长,被强/征了一次的人下次绝对不会配合了。如果内部也乱了,这战也没有必要打了。必输无疑。
  “这样吧,咱们请城内各大粮行一起商讨,眼下形势,大家同舟共济,才能安稳渡过。”
  这话说得漂亮,但袁博文觉得光话说得漂亮没用,这年头没人是傻子,得有点甜头人家才会出血。
  管事们都点头,吴锦丰对袁博文说:“子虚,你手下那些新兵这会都在吗?”
  “在。”
  “那好,让他们陪管事们走一趟吧,请咱们晋州城各大粮行掌柜过来一起商讨。”
  袁博文秒明白了,这是武力威慑。他应下来。
  管事们去准备了,袁博文也要去新兵营交待几句,武力威慑要做出样子。
  “子虚且慢。”吴锦丰叫住了他。
  袁博文心里咯噔一下。
  坏了,这老头八成要让自己做表率了。
  果然!
  吴锦丰说:“谢记粮行是你家夫人开的吧?”
  “是的。”
  “我听说谢记粮行今日关门了,有这事吗?”
  “有。内子担心皖州城破的消息传开,城内局势不好控制,便让掌柜暂时关门。”
  吴锦丰点头:“你家夫人料事如神。今日上午城内确实出现了打/砸现象,何记粮行就被抢了。”
  袁博文至早上出门后,还没回去,不知道发生了这些。
  “谢记还有存粮吧?”吴锦丰又问。
  袁博文低着头回答:“不多了。”
  吴锦丰叹了口气:“这次不好过啊。子虚,我这里还要请你帮忙。”
  “大人客气了。”
  “一会儿掌柜的到齐后,我打算以略低些的价钱从他们手上收购存粮。不过,他们多半不会赞同,你能不能让谢记做个表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