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很快,袁淼就接到孙士林的电话,两人约好了见面谈的时间。
从锦绣华庭出来,袁淼的心情很激动。瓷器父母那边不缺,以后她又多了一条生财之道。
沈若臻打来电话,他那边已经敲定了定制短剑的事宜,不过对方要求先支付一部分定金,他手上没带钱,找楚萧借了。
“若臻哥,你不用打车了,我马上过来接你。”
袁淼开车直接来到楚萧的店里,将沈若臻借的钱还给了他。定制的短剑要三天之后才能拿到手。
袁淼问楚萧:“除了短剑,其实的刀剑是不是也可以定制?”
“只要你能给出尺寸就没问题。”
袁淼若有所思点头。
回到家后,袁淼就跟父母联系上了,告诉他们十把短剑三天后就可以拿到,除了这次的短剑,其他兵器刀剑只要能给出尺寸,这边一样可以定制。
袁博文想到军需库的那些存货,在他看来,那里面至少有五分之一不能用,但吴锦丰才是钱粮官,他这个提辖只是协助,上司都没发话,他不好开口。
“还有一件事。”袁淼说,“今天专家上门来鉴定瓷器了,你们上次给我的画缸和笔洗,他们说出自宋代汝窑,并且两件给出了六千五百万到七千万的估价,我已经跟拍卖行的负责人联系了,明天他会过来商量拍卖的事。”
袁博文和谢云溪都很吃惊。谢云溪问:“他们真这么说吗?”
袁淼点头,她也觉得不可思议。
谢云溪不知道说什么了。这当然是好事,瓷器在这儿到处都是,也就是四大名窑出来的略贵些而已,但这个贵跟女儿那边的动辄几千万完全不能比。她打算明天就上街一趟,再淘几件汝州席家的瓷器传给女儿。
“淼淼,今天我们粮行又开张了,上次你传过来的米糠卖的很好,你再下单买点,就放到你那边的库房里,等我们卖得差不多了,你再传过来。”
免得临时需要,急慌慌跑市场。
“好,还要其他吗?”
谢云溪看向袁博文,想了一会:“买点棉花吧?”
“买棉花?”袁淼有点吃惊。
谢云溪笑着说:“我们这边现在还没有棉花,马上天就要冷了,你传点棉花过来,我让人弹几床被子,再做几件棉衣。”
“弹被子?你们会吗?要不我直接买成品吧?”
“也行。棉花还是传点过来,这边过冬一般人都穿的是夹衣,夹层里面要么是柳絮,要么是芦花,一点都不暖。你传过来我们做几件冬衣。”
“冬衣也可以买呀,妈,你把样式画出来,我找个裁缝店让人做。”
谢云溪同意了。联系完后,她就把家里的几口人都叫了过来,量了他们的尺寸,又把时下的样式画了几张,预备下一次传给女儿。
袁博文突然抬头说:“你说明年开春,我们种点棉花怎么样?”
“行啊!再让淼淼传点那边经过改良的优质谷种来。咱们试一试能不能在这边种?如果能行,以后也不用淼淼到处去买了。”
这里有一样现代不能比,在这里购买的土地属于私人永久性产权,一般情况下,不更朝换代,不会变更所有人。
“等局势稳定了,咱们多买点地。”
“行!”
买了地,开春了就可以尝试把现代的各种优良种子传过来试着播种,如果成功肯定可以改善这里人们的生活质量。
说到了买地,两人又说起前几天军需所抬进来银子。
“吴锦丰肯定是故意的。”谢云溪笑着说。
当初承诺出粮的至今都有人没有兑现。
袁博文也笑了,两人决定把这些银子一部分换成银票,一部分换成金子。
第二天,谢云溪就来到了书坊,掌柜的一见是熟人,连忙笑逐颜开迎上来。
谢云溪边走边看,她是专程过来买瓷器的。上次放画缸的地方这次又摆了个画缸,颜色比那件汝窑花哨多了。
掌柜见她关注画缸,连忙推荐:“这是雁南胡窑的一件画缸,质地细腻,釉色鲜艳,您如果想要,四十两银子给您。”
谢云溪看不出好坏,就知道上次传过去的被鉴定宋汝窑出品。她问:“你这儿还没有汝州席家的摆件?”
掌柜的哎哟一声:“最后两件不是被您给买走了吗?现在晋州城进不来出不去,我这好几样货已经断了。您看这件雁南胡窑的画缸,也是件上品!”
谢云溪只想要汝州席家的瓷器。
掌柜的想了一会说:“我家里倒是有个汝州席家的花盆,您要不要?”
“我先看看。”
掌柜的笑了,唤来了店里的一个伙计,让他把家里的花盆拿过来。伙计走后,掌柜的给谢云溪奉了茶,让她稍坐。
谢云溪端了茶盏正要喝,突然听到外面扑通一声响,掌柜的出去一看,是个流民倒下了。他叫了一声晦气,让店里的伙计赶紧把人弄远点,别死在店门口了。
谢云溪抬头看了一眼,惊得一下站起,快步过去,拦住了正要抬人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