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晋州城小,远不及郴州,先前就多次封城,物资有限。再围上些时日,待到城内物资耗尽,自然就不攻而破了。
根本就不需要费力去打。
关正和各营主将以及张时文等人都觉得不妙。晋州城的物资并不多,上次一战之后,晋州城外方圆数里已经没有了人烟,城内的物资并没有得到补充。
张时文算过,府衙的储备最多只能撑上十日,军营的更不用说了,常规五日的储备,这还是因为有袁博文这个暗挂在帮忙。至于城中民众,他们都觉得每家应该都不多了。
寒冬腊月,孤城一座,物资一旦耗尽,其结果可想而知。
袁博文一直没吭声,就听大家说。粮食,他要多少就能有多少,但这事怎么说开?放在粮行里慢慢卖,没人知道管你的粮食是从哪儿来的?即便是觉得奇怪,也不敢当着他的面说。
关正的伤还没好全,如今袁博文代管着全城,谁敢对他有意见?
慢慢卖问题不大,大批量拿出来肯定不行。
众矢之的下,不好招架。
谢云溪也觉得这事棘手。如果北凉真做了围困的打算,晋州现有的储备肯定撑不了多久,他们的粮食肯定是要拿出来的。
但怎么说呢?前不久城门还开着,还可以胡扯一通,现在北凉人一来,城门必须得关。东西怎么来的,没法说清了。
袁博文想了想,这件事情只有绝对的权威和武力才能压住,现在晋州城内也只有关正能做到这点,他这个代管目前也还能凑合。
“走一步看一步吧。”
反正目前没人管他要粮,谢记粮行继续开,米糠又不贵,现在城里的民兵都有俸禄,城墙下建设防御工事每天都在招工,只有肯干活,就饿不死。
只要他不说话,其他人再有想法,现在也只能放在肚子里。
谢云溪:“要不要跟淼淼说一声?”
晋州被围困,想要维持稳定,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粮食,还有药品和其他生活物资等,女儿那边得有个心理准备。
袁博文看了看时间:“明天吧,今天太晚了。”
谢云溪也赞成。
夫妻俩又说起其他事,幸亏粮行扩大了,当铺也开了起来。
北凉意欲围困晋州的事情,还是先不对民众公布,免得引起恐慌。等到时间稍长些,民众察觉过来,发现被围困了也没多大事,自然就不慌了。
不能出城,不能让人多想,闲下来容易出事,接下来还要多多招工征兵。民兵们的训练也要加强,各种技能大赛可以开展一下,表现突出的可以进入黄铮的骑射营和袁博文自己的大刀队。上次的大战,许多表现突出的士兵都升了职。进入精锐营也意味着有可能升官发财。
谢云溪想到粮行和当铺,袁博文管的事情多,她这里就一个粮行和当铺,可以再招些人手。另外还可以盘几家铺面下来,招些人手做点手工之类。但要做什么,得好好想想,最好是能传给女儿卖钱。
两边有来有往才是长久之计。
谢云溪想着这些睡着了,等醒过来袁博文已经不在家,问念荟,才知道他半夜就走了。大概就是自己睡熟的那会。
谢云溪吃过早餐后,把昨晚上夫妻俩商量的事理了下,这边民众常用的生活物资列了张清单,瞧着时间差不多,女儿应该起床了,才敲了敲镜子。
袁淼大清早听到动静,连忙过来。
谢云溪问:“你吃过了吗?”
“吃过了。”袁淼有点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没事的话,父母不会这么早敲她。
“北凉大军又来了。”谢云溪说。
袁淼也紧张起来。
谢云溪又说:“不过他们还没有发动攻击。你爸和其他主将判断他们这次有可能不主动进攻,而是围城,等晋州弹尽粮绝了才发动。”
袁淼想了想晋州的位置,北地腹地,周围都已经沦陷,打一场围困战确实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历史上这样的战事不少,她经常泡在军事群里,也听了不少。
既然围城,那就长久战了,打的就是一个物资,物资充足,有吃有喝,围上几个月半年都没问题。
袁淼想清楚后问:“需要我做什么?”
第55章 宝石
“你爸和我商量过,这次还得靠你。”谢云溪说。把列举的清单传给了女儿,“这上面是晋州常用的物资,具体要多少目前没有数,我们打算一部分以买卖的方式散出去……”
米粮蔬菜水果等可以通过谢记粮行卖出来。
衣物类日常用品晋州城内大多数民众不缺,贫困人家勒紧裤带咬咬牙也能撑过几个月。城里如今也有几家布庄还在坚持。谢云溪打算再盘一家门店下来,出售绸缎棉布及成品衣物,一来是作为补充,二来也能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
医馆也准备开一家,谢云溪是个医生,如今晋州城内都知道她医术不错,孤城中的男女大防早就没先前那么严苛了。当然,西医的那些,谢云溪依旧不打算拿出来,她现在怀孕,医馆即便是开张,也不会长时间坐诊,准备请人,郎中和学徒以及小工都要,开医馆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补充城内的药品以及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