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因为她刚刚才反应过来,自己因为忘了隆科多居然是她跟胤礽的“长辈”这件事,而差点儿不小心露了破绽。
  好在张廷玉并没有察觉她刚才因为惊讶而做出的违和动作,隆科多真的是……既给她捅了娄子,又帮了她大忙了!
  “佟公子,罗姑娘,罗小公子,这位是李孚青李举人,是合肥人。”
  “这位是归允肃归举人,家在常熟。”
  “这位孙卓孙举人,乃宣州人。”
  “这位是——”
  宁澄澄与胤礽和隆科多,一边听着张廷玉在一旁熟练的给他们介绍比他们几个人都大的,年纪大概有二十多岁的举人们的姓名,一边跟他们打招呼,大部分举人虽然明显对他们三人十分的不在意,但在张廷玉介绍到他们的时候,还是会停下来与宁澄澄他们几个人略略对视上一眼,然后或与他们简单说上两句,或是只是对他们漫不经心的一点头,然后就继续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情了。
  在态度上,可以说是,略带傲慢,但并不十分高贵。
  在这期间,甚至还有人想要直接拉了跟他们在一起的张英过去帮忙品读文章,但张英那里敢怠慢宁澄澄和胤礽,只能跟对方说抱歉了,倒是让对方好奇起了他们姐弟的身份,不过也只是随口一问,未达目的,便随口作罢了。
  这倒是让从小到大都被身边人围着转的胤礽有了十分新鲜的体验感,于是在张廷玉带着他们在人群中穿梭的时候,便也没忍住好奇的观看了一下众位学子手里的书本与纸张。
  宁澄澄顺便也跟着看了几个。
  不得不说,虽然宁澄澄在未穿越前,对于国学文章,书法诗词,那是仅限于课本知识的,但传过来之后,在康熙和胤礽的耳濡目染,以及自己的学习之下,对于品鉴文章和字迹,倒是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己的心得,看过这些学子之后,她也不得不惊叹,这些个在她的记忆力完全没有印象的举子们,也是他们这个时代惊才绝艳的人物。
  可惜他们都没有像身边的张廷玉一样,有好的际遇,终归还是被埋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如果康熙能够摒弃满汉偏见,好好的使用这些人才的话,也或许……
  “哼,罗家小女,你身为女子,不思在家孝敬父母长辈,修习女德女诫,静思守贞,反穿得如此张扬,跑到这个地方来,抛头露面,还混入男儿堆里,看来罗家主母,对你的教养,亦是多有缺失,真是世风日下,世风日下!”
  正在宁澄澄心里为这些人最终被埋没的结局而觉得可惜之时,突然就听见了一连串阴阳怪气的嘲讽,这让宁澄澄一下子回过神来,重新把注意力调回了眼前,就见一个身穿黑色缎面长袍,外罩石青马褂,年纪大约二十多岁的瘦面男子正对着她一甩袖子,一脸嫌弃的转过了身子,仿佛宁澄澄是什么脏东西一般。
  宁澄澄眨眨眼,有些不明所以的看向了张廷玉,以及他身边抬手擦汗的张英。“这位是……?”
  “呵呵,罗姑娘,这是刘楷刘子端,南陵城东人,他祖父曾担任过前朝……江西按察史。”
  张英的介绍让宁澄澄瞬间秒懂了他的暗示,前明家族出身,倒也不是说这人可能是反贼,而是意思在于,这人出身非常传统的汉人家庭,而<a href=https:///tags_nan/mingchao.html target=_blank >明朝女子基本受礼教约束极为严格,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生死是小失节事大,所以……宁澄澄这样的“汉家女子”他自然是十分嫌弃,甚至可以说是厌恶。
  理解到此处,宁澄澄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一旁的张廷玉。
  就见他已经收敛了脸上原本一直挂着的温和态度,清秀的眉毛微微皱起,先是看了一眼背对了他们开始踱步走开的刘楷,随即便转头看向了怔住的宁澄澄,眼中似有担忧之色。
  看着这样的张廷玉,宁澄澄倏然一笑,手里条件反射的先拉住像个跳豆一样差点蹦起来的胤礽并轻轻捂住他的嘴,然后叹息开口:
  “刘举人说得是,都怪我爹,自从我娘在生小宝的时候难产去了之后,他因为对我娘情深难忘,就一直没有续弦,因此也没人跟我说过女子要如何,我只能听从我爹的教导,读书习字,四下游历,增广见闻……”
  宁澄澄此话一出口,张英脸上的汗更多了,张廷玉则是直接怔住,而另一边,刚刚往前走了几步的刘楷,更是直接僵立在了原地,就连周围原本还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但因为刘楷的话而被吸引了注意力的几个举子,都齐齐的安静了下来。
  “刘举人,小女读书时,读到《礼记》上曾言,妇人要幼从父兄,我如今的所行所为,皆从古礼,那么小女是哪里错了呢?小女不解,还请刘举人指教。”
  第45章 舌灿莲花 好一朵美丽的黑莲花……
  在宁澄澄看来, 单凡是一个有良知人,在发现自己的阴阳怪气,或者说“语言攻击”上, 不小心戳到了别人的隐痛, 那大概率当时只是会比较尴尬, 然后偃旗息鼓, 最后估摸着还会在晚上半夜都会不自觉的醒过来,然后狠狠的自责上两句:
  “我真是该死啊!”
  这就是真诚这项必杀技的力量。
  可惜她终归还是低估了这位叫做刘楷的, 前明江西按察使的孙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